将相和AB案教学设计三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212695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相和AB案教学设计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将相和AB案教学设计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将相和AB案教学设计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将相和AB案教学设计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相和AB案教学设计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相和(、案)教学设计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二、初读感知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三、理清层次1.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2交流。 第一段(11)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 第二段(11

2、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国将不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3出示学习提示: (1)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交流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