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文化作文400字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212430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民族文化作文4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弘扬民族文化作文4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弘扬民族文化作文4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弘扬民族文化作文4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弘扬民族文化作文4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弘扬民族文化作文4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民族文化作文400字(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弘扬民族文化作文400字篇一:弘扬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张家庄明德学校“开展经典诵读 打造书香校园”活动总结作为明德项目学校,张家庄明德学校长期重视对师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导向工作,始终坚持用“优秀的思想引领人、优秀的文化熏陶人、优秀的典型培育人”学校开展的“与经典同行 和圣贤为友”系列活动,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结合了学校发展的实际和对师生两代人的培养要求,用发展的眼光解读了传统经典,与时俱进,再现了学校人文环境中师生在吟诵经典艺术中所获得的人文感知。在“开展经典诵读 打造书香校园”方面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

2、传经典诵读的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采用多种形式向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诵读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儿童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学校每学期都制定了详实的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月赛以及最佳辅导教师和诵读明星的评选工作,以推动经典诵读有序开展。二、制定相关制度,1、建立组织

3、,明确职责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语文教研组长为主要成员的诵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指导,包括经费的落实;分管副校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人员的分工,职责的明确,活动方案的起草;教导处负责诵读课程的安排落实,日常班级诵读情况的督查;总务主任负责活动后勤保障,少大部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拟定计划,组织教师开展相关活动;办公室负责资料的整理和归档。2、纳入学校长期规划 2020年以来,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得到县教委领导的高度赞赏,为把此项活动推向深入,学校把经典诵读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计划,并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予以安

4、排落实、建立奖励机制每学期对于开展活动较好的班级和个人,学校将授予“经典诵读先进班级”和“经典诵读之星”荣誉称号,并作为学校文明班级的评选依据之一,教师在年度考核时作为加分因素。4、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能力适应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好经典诵读的有效举措。师德师风建设。我们结合践行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作风建设年等活动,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着力形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风;钻研业务,以“教学沙龙”“万字笔记”“国学经典培训”为载体,组织教师阅读经典原著,并开展“四个一”(每年读一本经典著作、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读一本教育期刊、每周读一篇教育成果作品)读书活动。以扩展视

5、野,强化内功,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三、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1、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2、落实活动方案,做到七个“结合”(1)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每周一诵”班上组织的“天天诵读”教师们精心设计了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从读的时间、读的形式、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真正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境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

6、,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2)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加强学科如音乐课教唱出塞静夜思满江红长征等歌曲,美术课引导学生给古诗配画等。(3)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读千古美文、做谦谦君子”活动,要求13年级学生每周至少背诵1首古诗和三字经选段,46年级学生每周至少背诵2首古诗和弟子规等。建立经典诵读成长记录,各班可利用班队课或诵读课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督查,期末进行检测评价。(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结合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凡人凡言征集等活动。(5)与“六一”等大型展示活动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在每一学期认真组织了以经典文化为内容,

7、以文艺演出为表现形式的专场经典诵读文艺演出。或多人吟唱满江红的铿锵激越、气贯长虹;或集体朗诵春江花月夜的缠绵凄切,荡气回肠;或课本剧的幽远高藐,意味深长;亦或快板三字经弟子规的清新活泼,神彩飞扬。皆能博得在场嘉宾的高度赞扬。(6)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结合三字经弟子规选段,利用班会、队会、黑板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对学生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7)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采取不同形式督促、指导孩子古诗文背诵,使诵读优秀诗文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3、措施方法到位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求速度又

8、求效果。开展古诗文诵读,我们要求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背诵两首古诗,低年级每周背一首古诗,学校“每周一诵”推荐一首古诗,做到厚积薄发。要数量又要质量。正确处理背诵与感悟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经典的质量。四、收获和体会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即学做“五小”儿童:勤学好问的小学生,集体生活的小主人,兴趣小组的小能人,科

9、技宣传的小喇叭,家庭社会的小帮手。树立“七自”精神:思想上自辩、品德上自励、文化上自学、情感上自陶、智能上自开、科学上自创、社会上自立。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陶冶性情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 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亦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大量诵读中华经典古诗词,一是

10、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的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篇二:弘扬民族文化刚刚拿到这个题目时,我还不懂得什么是民族精神,但转念一想:以前,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撒热血,自强不息,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铸造了新中国,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死,坚贞不屈的精神,这些不就是民族精神了么?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帮助贫苦穷困的人民;身残却意不残的张海迪;为了祖国的荣誉在幕后艰苦练习的奥运健儿。这些难道不也是民族精神么?在

11、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同舟共济,迎难而上,携手奋进,艰苦奋斗。在敢于胜利的精神鼓舞下,终于战胜这个可怕的恶魔,。那场战斗,就像一座熔炉,锤炼着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品格,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新的升华;也像一所学校,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使人们受到了民族精神的教育。又再一次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做了最好的注释,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力向前,永不停息的不竭的力量源泉。再回头想想:苏武、岳飞、林则徐、戚继光、郑成功等这些名字家喻户晓。 这些光辉的名字,已成为鼓舞中国人民维护祖国尊严,抵御外侮的精神力量了。其中,大家都知道林则徐是我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毁鸦片战争的失

12、败,是由清政府腐败无能,被英国侵略军的洋枪洋炮吓跑了胆。昏庸的道光皇帝将林则徐革职,充军新疆,葬送了由林则徐的禁烟抗英的斗争成果。但是,林则徐在禁烟抗英斗争中抵御外侮、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尊严和利益的伟大功绩,将永载史册;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将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和纪念。“民族精神”这个词语,它包含了许许多多深刻的意义,它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中国的理想憧景;它象征着中国卓越的精神;它代表着中国人民对民族精神的追求这作为动力推动着中华人民把民族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凝聚了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它反映了人门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焕发出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推

13、动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和壮大,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因为民族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命的强大支柱,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同时,我也联想到了现实生活。平时,在班里,一些同学不光自己不认真学习,还经常给班级抹黑,老师、同学多次教育他,他却毫不在意,屡教不改。想想那些民族英雄,他们可以为自己国家,民族的尊严,利用奉献所有的一切,甚至是自己宝贵的生命。而这些同学与他们真是天壤之别。再想想自己,也真是惭愧,班级里有什么事,我总是视而 同学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习民族英雄,弘扬民族精神,让民族精神永远闪烁着那夺目耀眼的璀璨光芒吧。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

14、要继承这伟大的民族精神,让民族精神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我们必须从小立志,立大志,换句话说就是说要树立崇高的理想。树立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伟大理想。把理想的追求化为每一天的具体行动,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刻苦学习,勤于实践,独立思考,乐于创新,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磨练勇敢顽强的意志。祖国的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行为积累起来的。民族精神是什么?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释,那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

15、主义。作为还未步入社会的研究生来说,我们热爱祖国,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勤学和好问,因为我们要做学问。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中华文明蜿蜒奔腾

16、了五千年,让我们在这里回顾、反思、警醒。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要让我们的祖国经过我们的努力,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勃发!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虚左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文明礼貌在我们身上不能丢失,那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真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