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实践反思模板 (1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20981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件4:实践反思模板 (1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附件4:实践反思模板 (1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附件4:实践反思模板 (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件4:实践反思模板 (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践反思模板实践收获 本课教学从“言语”到“语用”展开教学,深深地烙印在以下四个教学层面。一、 梳理文脉,关注言语内容这节课老师通过预习单的反馈汇报来梳理文脉。在预习单上设计了两个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再思考文中写了张家界的哪些景物。这张预习单把学生与文本,把学生与老师,把学生与学生串联起来,犹如一条项链。随后黄老师请学生找出文中能概括这三方面内容的一句话,即为文章的过渡句。利用过渡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就像一把万能钥匙,我相信以后学生如若碰到过渡句,一定会利用这种方法去概括,起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作用。在“学习语言运用,建构言语能力”为阅读教学取向的背景下,作为“发展性”教学内容的“梳理文脉”

2、,具有更深、更广的意义-文脉既培养了提取信息、概括大意的能力,更是在言语实践中,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习得言语表达能力。二、摘录词语,关注言语积累俗话说,只要读得多,记得多,就能厚积而薄发。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积累尤为重要。黄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请回顾黄老师的课堂:课前预习单上让学生摘抄描写山的四字词语,课前初读。课中让学生读一读自己摘抄的四字词语。根据课前的学情,在屏幕上出示其中的8个四字词语,开火车读正确。“一柱独峙”这个词特别难读,先是让学生理解“峙”的意思,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再读好词语,读出画面的美。“絮絮低语”采用换词的方法来理解,同样读出词语的情感来。老师引领学

3、生浸入字里行间,从张家界山奇的词语中浸润美,感悟美,润物无声积累了词语。课尾在写话这一活动中,把这些四字词语有选择地再一次呈现,用好这些四字词语,落实到当堂的言语实践之中。三、 提炼方法,关注言语表达我们都知道,“用课文来学语文”首先要依据课文合理确定本体性教学内容。那么,除了词语教学和课文朗读等这些基本要求之外,其他在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方面还应该教什么呢?在这堂课的教学中,黄老师作出了明确的选择,那就是关注言语表达,习得方法。这一段以读代讲,读词语、读句式、男女生对读、配乐朗读,读得入情入境。朗读是对内容的逐渐感知,学生对课文关键词句进行反复涵咏、细心品味。学生在深入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

4、渐入佳境,逐渐感知文本的对应之美想象之奇,感受到文本写得那么美是采用“看到+想象”的写法。3、4自然段结构相似,着眼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大胆取舍,重点聚焦第3段,实实在在用力,关注“动态的想象”。老师让学生做做动作教师的指导是无痕的,不是教条僵硬的。教师意在“语用”,但不能强加给学生。学习,应当真正发生在学生的身上。学生习得的过程是灵动发散的,让学生做做动作看似简单,实则内化文本的语言,自然和谐引导写法,知识习得和情趣并存共生,真是一举数得,由此学生对想象的认识更加丰满了。联系黄山奇石中的“金鸡叫天都”,整合新旧知识,进一步巩固写作手法,建构言语课堂,放大语用。通过这一步一步环环相扣的教学,为下一活动读写结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四、读写结合,关注言语迁移“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主要就是语文实践。”老师严格按照这一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为家乡雁荡山设计景点名片,创设语用情境,提供了语言形式的支架,学生迁移写话,变语用经验的积累为实实在在的语用技能。应用文本,走出文本,从课堂延伸到生活,让美在生活中播洒。问题建议课件是为课堂服务的,所以课件的制作必须人性化,当课堂被课件牵制的时候,那么课件就成了课堂的绊脚石。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参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