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0204509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课程复习资料课程形态:指的是课程的存在或表现形式。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 但却实实在在地构成了学生在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实 践和结果。综合课程: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 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广域课程:把相对弱化了知识的分类标准、把性质基本相同的学 习内容分为若干领域,使该领域内的相关知识达到统一整合。综合课程:力图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领域的知识以一定的 形式整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各领域的知识之间

2、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核心课程:较多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学习内容,真正打破了 学科界限,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扩展 新经验,并达到身心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课程实施:把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也 是教师以课程计划为依据而组织幼儿的活动的过程。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行性 原则、时代性原则、缺失优先原则、辩证性原则。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顺序性、连续性、整合性。 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组织:主要包括教育的途径、活动组织形式和 教与学的方法策略。课程评价的内容:课程方案评价、实施过程评价、课程效果评价 课程设计的理论模式:目标模式、

3、过程模式。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从目标出发;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 发;从现有的材料、内容、问题出发;从已经设计好的教育活动方案 出发。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儿童发展具有敏 感期、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课程形态:指的是课程的存在或表现形式。常见分类有:1、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性质为标准,将课程分为德育课程、 智育课程、美育课程、体育课程、劳动技术教育课程。2、以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为标准,分为分科课程、广域课 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3、以学习经验的性质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向为标准,分为认知 性课程(重在促进学习知识的获得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情意课程(重

4、在学生情感的陶冶, 意志的磨练,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4、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分为显性课程(学校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影响,又称为正规和形式课程)和隐性课程。5、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 悟的课程、实行的课程、经验的课程。幼儿园课程的性质:1、基础性。一是从教育体制的角度;二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从 教育体制的角度看,幼儿园教育是学制的最初环节。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幼儿园课程的对 象是 36 岁的幼儿。2、非义务性。幼儿园课程虽是基础性课程,但是由于学前教育的 非义务性质,幼儿园课程也就具有了非义务性,它不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3、适宜发展性,发

5、展是儿童的最根本的需要,幼儿园课程要为儿 童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它必须以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 幼儿园课程主要特点:1、启蒙性,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尤其是它在人一生发展中的奠 定地位,使得它与启蒙性是密切相关的。启于使发,蒙以养正,引进智慧、文明与道德的II II萌芽。2、生活化,课程内容来自于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幼 儿的生活,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态度和能力。3、游戏性,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其基本的学习途径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对幼儿来说,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 有意义的学习;只有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才是理解性的学习。5、潜在性,课程的

6、潜在性或称隐蔽性特征。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与依据:1、对幼儿的研究,幼儿园课程是为支持、帮助、引导幼儿学习, 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设置的,课程目标是对其在一定期限内的学习效果,即发展 状况的期望。2、对社会的研究,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在度过快乐而有 意义的童年的同时,为积极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因此,在考虑幼儿园课程的目标 时,必须研究社会对儿童成长的期望和要求。3、对人类知识的研究,知识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 社会、认识自己,形成判断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的标准。 幼儿园课程内容:1、关于周围世界(包括自己)的浅显而基本的认知经验。2、关于基本活动方式(包括认识活

7、动)的行动经验(做的经验)3、关于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经验4、关于对待世界(包括自己)和活动的态度,即情意方面的经验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1、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2、有助于掌握基本活动方式的内容。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的内容。4、有助于培养幼儿情感态度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1、论理组织法,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而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 方法。但容易形成一种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课程模式。2、心理组织法,根据学习者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来组织编 排课程内容的方法。其关注的焦点是儿童,是一种以儿童为本位的课程模式。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1、以学科为中心

8、的组织形式。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知识本身的 逻辑性和系统性。按知识分类的强弱程度分为,分科形式、广域形式、综合形式。2、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围绕有关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内 容,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习、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并努力适应或改善它。 核心课程是这类组织形式的代表。3、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强调个体的兴趣和需要,注重让儿 童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教师的任务在为儿童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机会,创设一个富有教育 性的环境,让他们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发地发现和掌握知识。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组织:主要包括教育的途径、活动组织形式和 教与学的方法策略。一、幼儿园的教育途径。1、教学活动,即教

9、师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2、游戏3、日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4、学习环境5、家园合作二、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1、集体活动2、小组活动(全班集体教学背景下的分组活动(同以内容、同一 要求、同一方法的分组;同一主题、不同内容的分组)、分组教学、个别活动。)教学策略:1、直接教学,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是一种明确、简 洁、有序、迅速的教学方式,幼儿在其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接受学习。但因是借助于 语言讲解进行的,不太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对幼儿情感的发展,认知经验的获得, 动作技能的形成效果不佳,也难发挥其主动性。2、间接教学,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方式, 教育意图不直接通过教师,借助

10、于教学环境的中介(物质环境、人际环境)作用传 递给幼儿,是间接教学最大的特点。较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以发现式学习、 无意学习为主,利于儿童的主动学习,但学习的有效性难以保障,所获经验较为 零碎、表面,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3、支架式教学,儿童的“学”好像一个不断建构着的建筑,而教 师的“教”则像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建构自己的心灵世界。(搭 “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儿童原 有经验和水平是学习的基础,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但为确保学习的有效性,教育者必须不断提出挑 战性任务和必要的支持。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教师的问题:1、教师创造着一

11、种“课堂文化”(一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心理氛 围)2、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是课程效果的保障。3、教师的态度、言行和管理方式等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4、从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放办园,扩展幼儿的 发展空间。5、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 动参与,促进幼儿发展。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1、有准备的环境(秩序、自由、真实与自然、美感与安全)2、教师导师(环境的提供者、示范者、观察者、支持者和资 源者)3、教具工作材料(生活训练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性教具和 文化艺术性教具)五指活动课程内容:1、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等。2、社会活动:周会、每天的谈话

12、、社会常识。3、科学活动:植物的栽培、动物的饲养、自然现象等。4、艺术活动:音乐、图画、手工等。5、语文活动:故事、谜语、儿歌等。 瑞吉欧教育中所体现出来的课程和教学特色有哪些? 答:瑞吉欧在课程和教学实施方面的特色有以下6 个方面:1. 弹性计划,即教师预先制定出总的教育目标,但并不为每一项 或每一活动事先制定具体目标,而是依靠他们的了解以及的经验,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提出 种种假象,依赖这些假象,形成灵活的,适宜这些孩子需要和兴趣的目标,课程寓于活动之中,寓于生成之中,寓于师生的互动之中,2. 合作教育,强调师生合作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教师不是借助 于明确的控制和规范,通过教师对幼儿的活动的关

13、心,支持,建议和帮助来实现活动的继 续和发展。3. 档案支持,对教育过程及师生共同工作结果的系统记录有力地 支持了活动的过程,一种高质量的档案可促进儿童的学习,支持教师的教学,刺激家长的 参与,赢得社区的理解与支持。4. 小组工作,35 个人的小组工作方式有利于促进同伴间的合作 研究。但小组内同伴间的发展水平既要有所有不同,同时这一不同又不要过大。5. 深入研究,其项目活动不是匆忙走过场,而是深入且富有实效 的学习。会逐渐发展起幼儿深入广泛地探讨问题的倾向和能力。6. 图像语言,在共同“项目”研究中,鼓励儿童运用他们的自然 语言和表达风格,自由的表达和互相交流,并从中获得认知发展的能力。其图像

14、语言与儿 童的工作,学习融合在一起,促进儿童的发展。单元主题:好吃的蔬菜设计理由:蔬菜的让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来源,由于幼儿对蔬菜 的认知混淆不清,于是主动构建并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让幼 儿在“好吃的蔬菜”这一主题中去看一看,尝一尝,做一做,经历一 个引发其兴趣与主动学习的过程。单元活动总目标, 1.喜欢参加各种制作活动,通过观察,品尝, 分辨蔬菜的色香味,知道各种蔬菜都有营养,逐渐喜欢吃各种蔬菜。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与态度。3.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动手,学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家务。单元系列活动:1. 蔬菜一家子目标:1.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 2: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3. 根据蔬菜的外形特征以及色彩,能够在游戏中将相应的五官, 四肢配对2 好吃的玉米 目标:1.通过观察,劳动,品尝,让幼儿认识玉米及玉米食品2. 学着剥玉米,培养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目标:1.进一步知道蔬菜的不同味道和多种吃法2. 简单介绍自己家做的菜肴3. 懂得与小朋友分享食品与交流,体验自豪与骄傲的态度4. 送菜忙目标:1、在情境化的游戏中,体会蔬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以及手脚协调一致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