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第七单元检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20077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第七单元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专题:第七单元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专题:第七单元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专题:第七单元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专题:第七单元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第七单元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第七单元检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反面的答题卡上1、下列物质属于最清洁的能源是A.煤 B.氢气 C.可燃冰 D.石油2、如图所示,把颗粒大小相同的白磷和红磷分别放入大试管中,同时放进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片刻,白磷燃烧并产生白烟,红磷不燃烧。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质本身是可燃物就可以燃烧;只要有氧气,物质就能燃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没有氧气不能燃烧;温度未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氧气也不能燃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氧气可以燃烧;A、 B、 C、 D、3、下列仪器,不可以作为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A集气瓶 B量筒 C试管 D烧

2、杯4、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甲烷、天然气、CH4 B、乙醇、酒精、CH5OH C、生石灰、氧化钙、CaO D、一氧化碳、煤气、CO5、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利用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 B、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C、隔绝空气 D、降低蜡烛的着火点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D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7、2011年9 月29日,“长征-2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上太空,火

3、箭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C2H8N2),并用四氧化二氮(化学式N2O4)作强氧化剂,有关这两种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 B这两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氮元素C偏二甲肼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D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8、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9、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4、反应物浓度B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C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D双氧水在常温下分解缓慢,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10、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 B石油 C乙醇 D天然气1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大,人们的节能意识也日趋增强,图7-26中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12、2012年5月18日开始,伦敦奥运圣火只在英国境内传递。采集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来引燃火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 B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

5、化为热能和光能C强风和大雨下火炬仍可以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燃料的燃烧不受燃烧的条件影响D火炬内装的燃料丙烷(C3H8)属于有机物13、为测定气球内的气体成分,有学生用超薄材料的气球按照右图进行实验。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打开开关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最后悬于烧杯口。气球内可能的气体是 A甲烷 B氧气 C氯气 D氢气14、超细的铁微粒是一种纳米颗粒型材料,可在低温下将CO2分解为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超细铁微粒在反应中可能做催化剂B该反应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C该反应的另一产物可能是O2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15、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7-22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

6、铜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燃烧的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持续升高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16、关于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 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 D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17、某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信息:2Na+C122NaCl 2Mg+CO22MgO+C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可利用钠与氯气的反应原理生产大量食盐,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置换反

7、应,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使用CO2灭火应有所选择。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18、为判断某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需进行的实验有(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A、 B、 C、 D、19、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右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AQ 点BN点CP点DM点20、如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过程中没有分解反应B、此过程中S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D、该流程中生

8、成CaSO4的反应可表示为:2SO2+2CaO 2CaSO4 班级 姓名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BABCBCCABCBCBDBACBAC二、非选择题21、(3分)如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 ;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是 。A B22、(7分)家用燃气主要有天然气(主要成份CH4)、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H2、CH4、CO)和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

9、成分是C3H8、C4H10、C3H6、C4H8)等,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厨房中安装泄气报警器(如右图所示)。(1)如果某家庭用的是罐装液化石油气,报警器的位置应按_ (填“A”或“B”)图安装,原因是_。(2)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则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H4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3)燃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就会显黄色或有黑烟,这时可调大气灶_ (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或调小气灶_ (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写出以天然气为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3、(5分)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

10、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物质中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填序号):CO CO2 SO2 NO2我市从4月1号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的检测。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 ,这是汽油 燃烧产生的。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24、(4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

11、展密切相关。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6H2O+ 。25、(7分)南京著名的风景点珍珠泉,水底有大量气泡冒出,像串串珍珠,珍珠泉由此而得名某学生猜测这种气体可能是沼气,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沼气中含有60%70%的CH4,还含有C02、N2和CO等.他想用实验检验珍

12、珠泉中冒出的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7-28中甲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泉水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收集。(1)这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理由是 ,所以可采用图中甲所示的 法收集。由于瓶口过小,收集速度太慢,在不换瓶的情况下,我们只需选用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就可以将收集的速度大大提高,这种仪器是 。(2)如图中乙所示,若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 (填“A”或“B”)导管。(3)假设将这种未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剩余气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吸收水分)(以上两步,能吸收的气体均完全被吸收),再通入纯净氧气中点燃,将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CuS04)、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此未知气体的组成是 。26、(6分)全球能源生产正向“氢能经济”转型,以可再生生物资源(如纤维素等)为原料生产氢气已成为能源研究的重点下图是某新型能源转换与利用模式示意图。(1)该模式中涉及的能源转化依次为: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能;(2)某有机物水相重整制取H2分两步进行反应,其中第一步反应可表示为:CxHyOzCO+H2 (未配平),则x:z= ;(3)该系统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4)氧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2和O2在常温下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