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化工厂设备管理制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199584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2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化工厂设备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某煤化工厂设备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某煤化工厂设备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某煤化工厂设备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某煤化工厂设备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煤化工厂设备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化工厂设备管理制度(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P N煤炭化工有限公司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2010年10月10日发布 2010年11月11日实施PN煤炭化工有限公司 发布 发布目 录设备管理制度1 范围2 目的3 职责4固定资产管理5 设备的更新6 新增设备的管理7 设备的移装、借用和调拨8 设备的封存9 设备的报废10 设备的使用管理11 设备的维护保养12 设备的预防性检修13 重点及关键设备管理14 设备文件(档案)的管理15 特种设备的管理16 动能设备管理17设备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8 设备的润滑管理19 设备的备品备件管理20 附表附件:附件1设备前期管理制度附件2动能设备管理制度附件3电气设备管理制度附件4

2、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附件5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附件6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附件7 设备更新改造制度附件8 检验检测设备、仪表管理制度P N煤炭化工有限公司管理文件标题:设备管理制度文件编号:生效日期:2010年10月8日版本号:A/11范围: 1.1本设备管理制度规定公司所有的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的设备的管理和管理职责,以及对这些设备的更新、移装、使用、检修、保养、报废、封存等的管理要求。适用于公司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的设备管理全过程。 2 目的: 2.1 通过对设备的有效的综合管理、使用和维护,使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满足产品生产要求,提高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3 职责: 3.

3、1设备管理由分管副总经理、设备动力部、各车间维修工及点检工组成。3.2在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检查,使用维护管理以及组织实施设备的资产管理,设备所需要的能源动力管理等。 3.2.1 负责制订、贯彻和执行有关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3.2.2 负责建立设备的台帐、技术档案,及时整理、更新。3.2.3 负责设备的验收、移交、转移、封存启用、调拨、报废等管理工作.3.2.4参加设备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审定改进措施并督促实施。3.2.5 编制设备的点检表、检修保养计划和备品配件计划,并负责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的实施和验收工作。3.2.6 采取跨部门巡检、绩

4、效考核等有效措施,提高全公司设备的完好率。3.2.7 监督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督促检查车间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协调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3.2.8 安排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及时解决车间及其他部门提出的设备管理上的问题。3.2.9监督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气瓶、防尘、防毒和防静电装置、机械和电气联锁装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定期安全检查、校验工作。3.2.10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及投产试车工作。3.2.11对全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转、供电正常化负责。3.3各分厂、车间、工段等使用单位负责相关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 4固定资产管理: 4.1 凡价值在2000元以上及使用年限在一年

5、以上的生产设备、检测仪器和设备,均列入公司固定资产,统一由设备动力部管理。自制的设备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一年以上者,经生产验证合格,图纸资料齐全,也应列入固定资产。凡价值在2000元以下的设备,属低值易耗品,应由使用部门建帐管理和维修。 4.2 财务部应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增减及转移做好业务记录,及时进行核对,并会同设备动力部年终核实固定资产一次,做到帐物相符。 4.3设备动力部对所属固定资产的设备进行计算机综合管理,要逐台编号,装上资产标牌,建立设备台帐。各车间有分台帐,并做到帐物相符。 4.4 各种仪器、仪表、检验检测设备由供应部采购,使用部门保管和使用,设备动力部负责定期检查鉴定和校

6、验工作。 4.5设备分类与编号规则 4.5.1本公司设备共分六类: a、生产设备,如四大车、电捕焦油器等b、通用设备,如泵、风机等流体类设备,锅炉、起重机等特种设备也归入此类c、供配电设备,如变压器、配电柜等d、检验检测设备、检验检测设备、工艺仪表,如压力表、温度表、化验室设备等e、起重运输、工程类设备,如汽车、行车、推土机、装载机等f、其它设备4.5.2设备编号规则 3.3.1本厂设备编号采用两段编号方法。第一段前两节字母为“P N”的拼音声母,第三节代表设备分类,第二段用阿拉伯数字代表设备顺序号。 3.3.2设备编号的标记如下: PN A N 其中:PNP N A设备分类 N顺序号例如编号

7、PNA1是指生产设备类的顺序第一台设备。5 设备的更新: 5.1设备更新的原则是为提高公司装备素质,符合产品生产要求,减轻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性能落后又不宜修复、改造的老设备。设备更新由生产部提出申请,报设备动力部。设备动力部应根据所掌握的设备技术状态,综合工艺、质量上的要求,提出设备更新方案报分管副总经理审批,经批准后纳入公司年度综合计划中执行。5.2符合下列情况可申请更新: 5.2.1设备磨损严重,经过2次以上大修,修复后技术性能仍不能达到工艺要求。 5.2.2技术性能落后,效率很低、经济效益很差的。 5.2.3通过修理、改造虽能恢复精度及性能,

8、但经济性上不如更新合算的。 5.2.4设备运行时,耗能大或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且进行改造不经济的。 5.2.5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设备。5.3 更换(淘汰)的旧设备,设备动力部应组织拆移、封存,充分利用其残余价值。6 新增设备的管理: 6.1新设备进厂后,由设备动力部会同生产部、供应部共同开箱,清点设备、备件、随机文件等与装箱单是否一致,发现缺失及时与供货商联系解决。设备的安装调试由设备动力部负责,使用部门配合,重点关键设备或特殊设备的安装调试由供应商或委托专业安装公司进行。 6.2 新设备安装调试后,经生产工艺验证合格后,由设备动力部办理设备安装验收移交单。正式移交使用部门

9、,设备文件移交档案室。6.3设备动力部在设备开箱后15日内,完成设备台账登记、点检表、润滑表等设备管理作业文件;生产部应在新增设备使用前,完成编制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等使用文件。 6.4自制设备的验收:构成固定资产的自制设备,在制造完工后,设备动力部会同生产部、安检部进行验收。自制设备验收时必须有相应的图纸、说明书、精度检验单或技术鉴定书等资料齐全。验收合格后,由设备动力部提交档案室归档。7 设备的移装、借用和调拨: 7.1设备的移装:应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应由生产部或迁入车间提出申请报告,经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后,报设备动力部方可进行。设备的移装过程中的安装事宜,由设备动力部负责实施。 7.

10、2 外借设备原则上是闲置设备,外借设备须经设备动力部同意,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设备动力部应保持外借设备记录。 7.3设备的调拨:一律按质论价,实行有偿调拨,调拨设备须经总经理审批后,填写设备调拨通知单,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8 设备的封存管理: 8.1对闲置或连续停用三个月以上完好的生产设备,所属车间要填写设备封存(启用)申请单。经设备动力部批准后,方可封存,原则上原地封存。 8.2凡申请封存的设备,必须做到技术状态良好,附件齐全,并有醒目的封存标识。对已损坏的设备应予以修复并验收合格后,才能封存。8.3使用部门对封存设备应做到断电、断油、断水等,并在封存前进行清洗,涂抹必要的防锈油脂。

11、设备封存期间,要指定专人定期检查和保养,不准任意拆卸设备及零部件。 8.4设备封存的目的之一,是要提高保管质量,保护其不受损失。要采取妥善措施,切实加强封存设备的保管保养工作,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或至少保持现有的技术状况,不致遭到自然损蚀而日益劣化。8.5 使用部门要求将封存设备启用时,应填写设备封存(启用)申请单;设备动力部批准后,方能启封复用。 9 设备的报废: 9.1 凡列入固定资产的设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报废。 9.1.1 超过使用年限、主要结构陈旧、精度低劣、生产效率低,且不能改装利用或大修虽能恢复精度,但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者。 9.1.2 使用年限未到,但不

12、能迁移的设备,因建筑物改造或工艺布局必须拆毁者。 9.1.3 设备损耗严重,大修后性能、精度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者。 9.1.4 腐蚀过甚,绝缘老化,功能失效,性能低劣且无修复价值者或易发生危险者。 9.1.5 因事故或其他灾害,使设备遭受严重损坏无修复价值者。 9.1.6 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淘汰产品。 9.2 设备报废的审批: 9.2.1符合报废条件的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报设备动力部填写设备报废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废设备。设备未经批准报废前,任何部门不得拆卸、挪用其零部件或自行报废处理。9.3报废设备的善后处理9.3.1设备动力部及时删除报废设备台账,执行报废的设备应充分利用其残

13、余价值,拆解可用零件后由供应部统一处理。10 设备的使用管理: 10.1设备实行ABC分类管理方法,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电力系统、机组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以及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后果的设备。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备用设备皆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机组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后果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C类设备是指除、类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应将企业资源向A类设备重点倾斜,优先配备操作、维护保养(钳工、电工、仪表工等)人员及备件。10.2 重点关键设备按照A类设备实行重点管理。10.3新上

14、岗、转岗、调入的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必须对其进行培训。学习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知识等基本常识。 10.4操作工人必须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掌握设备的使用要求、润滑“五定”和“三级保养制度”的内容和要求,经考试合格才能独立操作,特殊工种如:起重工、锅炉工、电工等需按国家规定进行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10.5所有操作工人必须遵守设备的“三大规程”,合理润滑,合理使用设备,搞好“三级保养”做到“三好四会”,生产中不允许精机粗用,大机小用。严禁超负荷超规范使用设备,严禁随意拆除安全装置及零部件。 10.6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操作人员有权禁止使用设备。10.7影响产品质量或安全生产的关键设备、仪表应填写运行记录。 11 设备的维护保养 11.1 设备的“三级保养”包括:设备的日常、一、二级保养。 11.1.1设备的日常维护:班前班后由操作工,认真检查擦拭设备各个部位和加油保养,使设备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润滑、安全,班中发生故障,应及时给予排除。周末2小时为设备的周保养时间,精、大、稀、关键设备可酌情延长保养时间。 11.1.2设备的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修人员为辅,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和清洗油线、油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