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县高中语文赤壁之战学案必修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19584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抚顺县高中语文赤壁之战学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辽宁省抚顺县高中语文赤壁之战学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抚顺县高中语文赤壁之战学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抚顺县高中语文赤壁之战学案必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赤壁之战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读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2.积累文言知识,尤其是特殊句式。(二)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原因是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三)情感目标了解史料剪裁从属于作者历史观的道理。预习导学1.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见基础训练40页2.知识点补充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本文记叙了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冬天,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击败曹操的作过程。孙、刘的胜利形成了曹、孙、刘三方鼎峙的局面。3.重要字音枭()雄胄()鲁缟

2、()芟()夷奄()有旌麾()斫()案羸()兵犊()车走舸()累()官燥荻()教学过程一、文言知识1.通假字进住鄂且之樊口通,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五万兵难卒合通,烟炎张天通,雷鼓大震通,2.古今异义致殷勤之意古义:含义:鼎足之形成矣古义:含义:刘琮束手古义:含义:权起更衣古义:含义:其实汉赋古义:含义:地方数千里古义:含义:当横行天下古义:含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古义:含义:各顾妻子古义:含义:初一交战古义:含义:3.一词多义鲁肃闻刘表卒卒夫义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五万兵难卒合事北面而事之不足与图大事引次江北次余船以次俱进若据而有之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而备必喜而从命事急而不断宜别图之,以济大事以

3、权以示群下挟天子以征四方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今为君计为为操后患安能复为之下乎羸兵为人马所蹈藉此乃天也乃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取蒙冲斗舰十艘4.文言句式(1)行将为人所并(2)受制于人(3)羸兵为人马所蹈藉(4)豫州今欲何至(5)卿欲何言(6)欲安所归乎(7)与备会于当阳长坂(8)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9)裹以帷幕(10)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11)荆州之民附操者(1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5.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必蹶上将军从吏卒甚失孤望可烧而走也兵精粮多,足以立事(2)名词作状语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备南走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3)词性互用率轻锐继其后敬贤礼士6.句子翻译(1)刘备天下枭雄(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3)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4)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二、课文分析1.理清文章思路,按事情发展顺序,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5段):孙、刘联盟抗曹的形成。第二部分(67段):战争实况2.赤壁之战头绪繁多,人物众多,形势多变,你能说说作者是如何处理详略,摹写人物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