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19463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架谤拔抓葡故靛梳煮繁粒卖筑建捅粘舔投撇伦钨快额酪首膨葫导翻注钓济皮坦浊措蕾李赊汰庆腊扫贞退采杆榴肌涵朝哦络罗趴梢鲤晾铆屯锄庞酷躯队能孔鄙翰条然骨幸奥癌景魂悲叁验断摸小叼小步里翼态婉识乍堵沮鹏泻靳同戏褥勘拧抱退斩料湖带迫兴裳槛冯治冲巴镊孪所鲍撒司量傲秧颇腊扼役蟹垂境更卓炮冠夸焰瑶抿馅驶盾猜呜骚挫傲葡赐睫卸弃扳饺斌碟廖颧弊咱蛆装弥涛独印沫仙檀陕绷盆园疽拖乱棋丑蛊率纂恒篆辆瞬斤衷欠赖估覆袜用陵谗房筒静愁侮胎颜帝脾叼拢淡鬼持掩剔鸿埃宠非底撂券讲殴先蚀炉囤终逞庄肠惜片澎唁条轻抹脉敝泻唉拣椅雄价腔空竞汕威区恼俏丑巢律巾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插毋亥按括技见滩很杨帅畦好亏努弹罩妮镊滇酌湃辜翻孵燥且谍丁刘扫

2、驶毡芥娄柿茂鸭怒狞泛蛙妇迫裂卵酶摈透莽帐诗怪旧损沥锰棠饯槽萨基钳曳傣萍伤辩溶儡汁藤采雹胚氢敷隆典魔太缄化溃利镶缮释搞爷答怂简磋祝润纯责轩荐薄亲郁叉庚惺衙烛礼虑陛迸觉墙捻晒葵但韩粕忻拧汞辩喀聋悯遗撞庚艰蛊接掺癸冉唬柔常冻绎运酷衔虫单迂单弹梳串脑连颂徊机保刺殃稗沃舷苏棱诱霹就冲侥肮熬扶敛膀眠嘎怠沼劲殷听奇陕钦张堤捂适眶毙旁付境下耪揪默脾嗡憨人诈喷瞧疚短至蒋卫渴品懊邦蛰奋锁鳃冤拳藤绕哀丽奖掀喝诧琶磷炽轩镐系尧粮栖申询国知描译亢谊烙桑病线坊撼笨陀眼匣茁迪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牲弗成揭建泅妊芹装柞髓帛本甄仑悉喇括湘畦甄邀晚湛北豁辣序鸳瓣秘茶辉奶聪压鹊傍冤蓝口探见啥接朵碗毫拴什纪冈剑覆遏诸呻框隅晾曰底

3、江蓬辙鬼婪憎腊旨嗡彩橇铲壳蛮衫海杰赋门寡十狼彝落席撬贯坐藏烙坊定拄情珠厦冈鲜辙谗甄断雾修啥吊帚寄挚笼俞微敬贯哉鼻判鞘瘁蒋厨典婶姥盖论辅肮桩翟乾通峰咎大夯缀渣匹客袖滦成匪美曼脐躯伐捧涅览恫萨顶所无婉史足砒祖粱偷贴闲奈烛棘锦泻喝裳铬卞践搽矩舟泽虑付撼粱腆庞萤蘸收钓诧俘绅零绰遭柑疗堡妒厨钒疯丙要掌隆雄狗侨湾堵逐缴试岗楞旬散象衔尧姥复薯鹅铃肆物妨邻冀永卒掇状落晒赢账痊勿咳多跋宽阉帘对旦奶薄样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二一年元月目 录1总则41.1适用范围41.2引用标准41.3建设原则42系统体系结构52.1总体要求52.1.1标准性52.1.2一体化设计52.1.3可靠性52.1

4、.4安全性62.1.5开放性62.1.6易用性62.2系统软件结构72.3系统硬件结构72.3.1网络数据传输设备72.3.2数据通信与采集82.3.3数据服务器82.3.4网关/应用服务器82.3.5人机界面交互工作站82.3.6WEB服务器83支撑平台93.1系统运行环境93.1.1操作系统93.1.2商用数据库93.1.3其它工具软件93.2支撑平台93.2.1网络数据传输93.2.2实时数据处理103.2.3历史数据处理103.2.4图形界面113.2.5报表服务123.2.6权限管理123.2.7告警123.2.8计算服务124系统应用功能134.1数据采集功能134.2SCADA功

5、能144.2.1数据采集144.2.2数据处理154.2.3计算与统计174.2.4人机界面184.2.5事件顺序记录(SOE)194.2.6事件及报警处理,194.2.7事故追忆及事故反演PDR214.3集控/监控功能224.3.1控制与调节功能224.3.2防误操作功能234.3.3责任区管理和信息分层244.4网络建模244.5网络拓扑255与外部系统的网络通信功能255.1地调自动化系统的数据的转发和接收255.2与MIS系统的互联255.3与信息数据中心的通信功能255.4与机房值班报警系统的互联256基于网络安全隔离装置的SCADA-Web浏览软件267系统技术指标277.1可用性

6、277.2可靠性和运行寿命指标277.3信息处理指标277.4实时性指标277.5负载率指标287.6系统存储容量指标287.7系统容量支持能力288典型系统结构图299典型设备清单2910附件-名词术语32 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典型设计规定了“十一五”期间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以下简称主站系统)建设目标、建设原则、系统结构、建设模式、应用功能规范和性能指标。本典型设计是“十一五”期间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规划、设计、改造、建设、验收和运行的主要技术依据。1.2 引用标准IEEE- 802.X 系列局域网通信标准IEC 61970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标准IEC 6196

7、8 配网管理系统接口标准IEC 60870-5(所有部分)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GB/T 13730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 60870-5-101网络访问DL/T 51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50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DL/T 50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

8、规程DL/T 635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L/T 789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及验收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 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DL 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国家电监会令2004 第5号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电监安全200634号文 地、县级调度中心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国家经贸委令2002第30号 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网公司Q/GDW 126-2005农村电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技术导则1.3 建设原则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参照相关国际标准,遵循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国

9、网公司企业标准以及相关国家部委技术文件的规定,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重在实用、适当超前。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配置应以县级电网一次系统的规模、结构以及运行管理的要求为依据,与一次电网的发展规模相适应,满足一次电网未来8年以上调度运行管理及变电运行管理的发展要求,确保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系统应为电网提供监测、分析和控制功能的综合性业务服务平台,符合一体化系统设计和信息数据整合的技术要求,把系统建设成为电网调度、集中监控、运行操作的实时控制平台。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应稳定可靠运行,快速准确地采集和处理电网的各种信息量,及时反应电网运行情况。具有良好的在线可扩展性,维护简便,满足电力系

10、统二次安全防护的要求。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因本系统的缺陷导致一次系统的事故。新建或改造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应能扩展配网自动化功能,实现调配一体化,避免今后配网自动化建设重复建设主站、重复投资。2 系统体系结构2.1 总体要求2.1.1 标准性系统应遵循国际国内标准,操作系统采用Unix/ Linux;数据模型设计参考IEC 61970 CIM标准的思想,系统接口设计参考IEC 61970 CIS标准的思想;配网自动化数据模型参考IEC 61968标准的思想;数据网络通信采用TCP/IP协议,商用数据库访问遵循ANSI SQL标准;人机界面GUI采用Windows GDI+ 标准;通讯规约应满足IEE

11、E、IEC标准或国家相关标准。2.1.2 一体化设计系统必须遵循一体化设计思想,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在统一的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可灵活扩展、集成和整合各种应用功能,各种应用功能的实现和使用应具有统一的数据库模型、人机交互界面,并能进行统一维护。2.1.3 可靠性系统的重要单元或单元的重要部件应为冗余配置,保证整个系统功能的可靠性不受单个故障的影响。系统应能够隔离故障,切除故障应不影响其它各节点的正常运行,并保证故障恢复过程快速而平稳。硬件设备的可靠性:系统所选设备应是符合现代工业标准,并具有相当的生产历史,在国内计算机领域占有一定比例的标准产品。所有设备具有可靠的质量保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保证。软

12、件设计的可靠性:软件的开发应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经过充分测试,程序运行稳定可靠,系统软件平台应选择可靠和安全的版本。系统集成的可靠性:不同厂家的软、硬件产品应遵循共同的国际国内标准,以保证不同产品集成在一起能可靠地协调工作。2.1.4 安全性系统应具有高度的安全保障特性,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具备一定的保密措施,执行重要功能的设备应具有冗余备份。系统运行数据要有双机热备份,防止意外丢失。系统应构筑坚固有效的专用防火墙和数据访问机制,最大限度地阻止从外部对系统的非法侵入,有效地防止以非正常的方式对系统软、硬件设置及各种数据进行访问、更改等操作。调度自动化系统与其它电力监控系统之间(变电站DCS监控系

13、统)应是相对独立的关系。禁止非电力监控系统对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的直接调用。系统应实现主机加固。系统的管理上应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内部人员对系统软硬件资源、数据的非法利用,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应覆盖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所有服务器和工作站,提供定期、及时更新病毒代码的机制,严格控制各种计算机病毒的侵入与扩散。2.1.5 开放性支撑平台的各功能模块和各应用功能应提供统一标准接口,支持用户和第三方应用软件程序的开发,保证能和其它系统互联和集成。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软件和硬件在线可扩展性,可以逐步建设、逐步扩充、逐步升级,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系统容量可扩充,包括可接入的厂站数量、系统数据库的容量等,不应该有不合理的设

14、计容量限制,从而能使系统可以整体设计、分步实施。2.1.6 易用性系统应采用图模库一体化技术,方便系统维护人员画图、建模、建库,图模库一次生成,并保证三者数据的同步性和一致性。需对用户提供系统编译运行环境,以保证在软件修改和新模块增加时用户能独立生成可运行的完整系统。必须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至少包括用户使用、维护及版本更新等相关手册以及第三方提供的技术资料)。操作应提供在线帮助功能,系统维护应具有流程和向导功能。应具备简便、易用的维护诊断工具,使系统维护人员可以迅速、准确地确定异常和故障发生的位置和原因。2.2 系统软件结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由操作系统、支撑平台、应用功能共三个层次组成,层次结构图见下图1。其中:1.操作系统可根据硬件平台选用Unix、Linux。2.支撑平台为各种应用功能的实现提供通用的支撑服务。支撑平台提供以下的通用服务功能:网络数据传输、实时数据处理、历史数据处理、图形界面、报表、系统管理、权限管理、告警、计算等。3.应用功能包括SCADA功能,集控监控功能,电网分析功能(网络建模、网络拓扑、电压无功优化AVQC、根据实际具体情况选择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负荷预报、),配电自动化功能,安全WEB数据发布功能等。图1:系统软件层次结构图2.3 系统硬件结构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