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194336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指导---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作文指导---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作文指导---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作文指导---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作文指导---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指导---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指导---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漫画类作文作为新材料作文的一种,高考浮现的频率并不高,年以来仅浮现了三次,年“摔了一跤”,年“有鱼吃还捉老鼠”,年“奖惩之后”。正是由于考察的不多,人们在平时备考时均有所忽视,以致于高考作文发布之后引起一片哗然,人们都惊呼出乎意料,考生也都感觉猝不及防。这也启示我们,高考作文备考,一定要全面,形式多样化,注重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提高,而非心存侥幸,盲目地功利化地训练热点作文题型。漫画类作文有别于其她材料作文的一种重要特点是,它以图形而非文字的形式呈现,考察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能不能全面仔细的理解画面,把握画面的核心内涵与深刻寓意,将直接决定考生的审题与立意。漫画类材料作文审

2、题时要做到:1第一,理解漫画特点。漫画,是一种用简朴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艺术形式。取材于社会现实或热点问题,一般运用变形、比方、象征、暗示、影射等措施,构成风趣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来挖苦、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社会性,常常能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2第二,审读漫画内容。一方面看漫画的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眼睛”,可以发现整幅漫画的内容和指向。另一方面,品读漫画上的文字,这些文字言简意赅,或是提示,或是交代,或是观点,常常是点睛之笔,透过它们,往往可以洞察出漫画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倾向。例如这幅漫画的文字就清晰明白地交代了一只小鸡喊出“我想去看大海”的

3、语境,即到了晚上该回鸡窝睡觉的时间,小鸡却有了异于常“鸡”的举动。这种举动该如何解读,将直接决定考生立意的方向和观点。再次,全面理解漫画内容,不放过每一种细节。细节重要涉及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表情、动作等,可以从中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推测人物的思想面貌、心理动态以及行为取向。此外尚有周边环境,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和事件有关的物品。考生要弄清事情的主次,谁是背景,谁是重要人物;如果有多种人物,哪个是重要人物;多种情节,哪个更故意义、更典型。例如上幅漫画,细节在于一只小鸡和一群鸡各在一边,区别明显,并且一群鸡中无论是大鸡还是小鸡,表情都是惊愕的,不理解的,而被孤立的小鸡反而开

4、心地笑着。还要理清漫画内容的寓意。例如高考漫画作文题,“巴掌”代表着惩罚,“吻”代表着奖赏,“分数”代表着进退、先后。具体来说,四个分数可整体表述为“分数”“成绩”“评价原则”;也可以分别将“0”表述为“完美”“优秀”“胜利”,“55”表述为“基本弱”“落后”“失败”;还也可以把“100”和“9”合起来表述为“退步”,把“5”和“61”合起来表述为“进步”。“巴掌”和“吻”可以合起来表述为“待遇”“评价方式”“教育”,也可以分开表述为“惩罚”“批评”“坏”“体罚”“暴力”“苦难”和“鼓励”“表扬”“好”“关爱”“温暖”“幸福”等。理解了这些,就大体可以看出漫画指向现实中的教育评价过度看重分数的

5、问题。最后描述画面,将图像内容转换为文字内容,进而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高考漫画题:漫画中有两个学生,左侧学生(甲某)因第一次成绩是10 分而得到鼓励褒奖,因第二次成绩是98分而被批评惩罚;右侧学生(乙某)因第一次成绩是5分而被批评惩罚,因第二次成绩是61分而得到鼓励褒奖。第三,揣摩漫画的对比、夸张之处。夸张、变形之处常常是漫画寓意所在,弦外之音。例如全国卷的“赏罚”,A.横向比较。图1:第一种孩子,由于考了00分而受到了奖励;第二个孩子,由于考了5分而受到惩戒。图2:第一种孩子,委屈,由于考了8 分而受到了惩罚;第二个孩子,喜悦,由于考了分而受到了奖励。B纵向比较。第一种孩子两

6、次不同样的处境:规定高水平只进不退,与否过于苛刻;退步因素与否由于奖励?第二个孩子两次不同样的处境:低水平的进步,值得奖励;进步因素与否由于惩罚?.交叉比较。图1、图 交叉对比之左上右下:分数优秀与成绩进步都应得到赏识。图、图2 交叉对比之右上左下:分数低劣,与成绩退步都会受到惩罚。透视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思考其背后的价值观,便是不加区别地唯分数论,考试至上,见分不见人。据此,可以批判不问态度、不看过程、不究品行、唯分数评价学生的简朴教育行为;可以呼吁教育者采用因材施教(评)、综合评价、多元评价、过程评价等更加科学的教育方式;也可以从奖惩原则的层面理解,优秀和进步要奖励,落后和退步要惩罚等。材料

7、的寓意:第一方面:漫画反映了社会上对于教育的某些片面的认知与做法.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片面追求分数,扭曲了教育本质;3片面的人才评价观和人才成长途径观;4.教育者只评价孩子的考试分数,却忽视了孩子的其她方面的素养等。第二方面:对漫画中的考生、分数、印记均可作抽象、引申的理解。考生可以联想到某人类群体,分数可以理解为人的工作成绩乃至团队、社会或国家的进步退步,印记可以视作一般意义的表扬与批评等。1.看待进步和退步,我们应采用理性的方式体现自己的情感、态度;2.起点不同,影响人们对进步、退步的预期;3.现实生活中对人、事唯数字的社会症结;4对当今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应持理性态度;5.评

8、价原则具有相对性;判断进步与否的原则,不是她人,而是自己。4第四,联系漫画特点,比较筛选确立观点。在理解漫画的意思的基本上,联系漫画特点: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进而思考漫画反映什么现象,流露什么感情,体现什么的深刻思想,进而斟酌权衡拟定立意。例如高考漫画作文题,理解漫画内容后,我们可以大体拟定漫画的核心话题是家长看待分数的态度,反映了目前存在“唯分数论”的教育现状。最佳立意是:成才观(人才全才);分数观(唯分数是论不以分数论英雄);教育观(赏识宽容s巴掌棍棒)。写作角度重要有:A.教师、家长的角度:对学生、孩子应当有科学理性的成才观、分数观和教育观,摒弃粗暴野蛮的观念方式。.学校、社会的角度

9、: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应当倡导科学的成才观、分数观和教育观,引导理性的素质教育。C.学生、孩子的角度:要形成既不唯分数论,也不忽视分数的科学分数观,也不要一味否认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更要摒弃低分便是才的知识无用论。5第五,联系现实,合适拓展。成绩未必等于能力,分数也不是学生成长的所有,我们不必太在乎学生一时的成绩,应有多元化的评价原则。这是我们对漫画的直接思考,诸多学生都可以看到。我们还可以跳出学校教育的范畴,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功利化或不合理的评价比比皆是。我们可以放大到全社会的成败观念,如对职称、职务的品评“唯业绩论”,国家发展、都市发展“唯GP论”等评价原则。这其实反映了

10、目前社会上人们对进步、退步的态度,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攀比竞争、急功近利、贪图眼前成败的浮躁心态。由于浮躁,短期行为似乎更受人关注,眼前利益也许更为人追逐,夸饰之风也许更被人艳羡,使人们无心分析进步、退步的因素,而这种心态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判断、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还可以联系各行各业管理者均要注意以鼓励为主,鼓励每一成员积极提高业绩,不以数字论英雄,多些正面鼓励,多些人性化管理。无论教育还是其她诸多领域,对于人才及其发展能力的评价,都应力求挣脱单一、片面的评价机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多用几把尺子来衡量不同的学生,向更为科学的多元化评价推动,以增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总之

11、,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与写作一定要认真细致地观测画面,描述画面,进而找准突破点,筛选角度与观点,并且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精确把握漫画主旨,二是选用最为熟悉的角度,三是切口宜小不适宜大,这样才干写好漫画类材料作文。6佳作示范:数字人生的悲欣周泽选寥寥几笔一幅画:一种满分少年郎、一种低分后进生;两个饱含夸赞的温柔红唇、两个刺目伤心的巴掌印,俯仰之间,道破莘莘学子十余年数字人生的欢欣苦楚。愚觉得,两个温柔红唇可算是当下教育的遮羞布:一为识才,一为激赏。激赏固然可取,而识才虽有拘泥应试之嫌,也无可厚非。而那两个巴掌印则直击教育功利化的命门,引人忧思!学艺不精固然可气,但满分少年的小幅退步又何罪之有?只进

12、不退的强盗逻辑又当如何支撑?对分数的如此苛求是对教育之道的量化追求?还是背离?在公平大旗的辉映下,在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分数日渐膨胀,“看得见的数据”几乎成为教育的唯一标尺。不觉间分数俨然成了亲子话题的核心、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退一分则惶惶不安,进一分则熙熙而乐”是无数学子的常态;“退一步寸步难行、进一步海阔天空”更是无数师长的教育信条,更有部分师长以利诱之、以力服之。如此功利的指向又如何承载教育传道授业、明德修身的旨要?以分取才是历史的无奈之选,而唯分数论则是历史的倒退。即便是竞争日益剧烈的一时必然,我们也绝不应任由其张狂成当下教育最沉痛的无奈。教育本应是心灵的滋养、灵魂的塑造。无论是低分

13、少年的学艺不精、还是满分少年的2分退步,都本应是教人奋进、沉着应对的绝佳契机,人生路上的坎坷曲折又岂是区区三五分能掩盖?每一次的跌倒又怎能以粗暴的苛责去应对?教育之道贵在育人,教人求真更得向善,教人昂扬进取也教人有尊严地跌倒,此般种种又有哪同样是可以简朴量化的数据呢?注重分数无可厚非,但切不可“以分数论英雄”,如若德行有亏,次次满分又有何可喜?如若品行纯良,志不在读书又有何妨?分数的尺再长也测不出人生的长度,红唇再温柔也敌但是精心教育的心灵散发的馨香。回看那两个刺目伤心的巴掌,它们不是拍在少年的脸上,而是拍在有此不当之举者的脸上;是对当下教育窘态的一次自我解嘲,也是对教育愿景的一次美好展望。其

14、实,画中少年们的数字人生与世人经历种种又有何异?世人头顶谁没有业绩在望?世人心中谁没有业绩在求?谁不曾因只进不退的强盗逻辑而沮丧无助?谁不曾因些许业绩而沾沾自喜?画中少年们数字人生的种种悲欣谁都无法置身其外,本来,那两个巴掌是打在每个人的脸上。但愿疼在脸上,最后能慢慢、满满地甜到心里!与诸君共勉之!多元评价乃教育正道朱华华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评价的导向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方向,唯有不拘一格的多元评价机制才干引导教育走向正道,才干见到真正的人!进步的孩子收获表扬,退步的孩子遭受责罚,似乎天经地义,但教育成就的是个性,成就的是自我,成就的是有情感的人。当分数

15、作为唯一的原则来评判所有孩子的优劣,其中的悖谬不言自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每一种生命均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演绎。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源。”音乐天才朗朗、当红作家韩寒、台球神童丁俊晖她们是幸运的,有不唯分数论赏罚的开明父母的支持,有多元并举的时代向她们敞开广阔的胸怀。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仍有孩子因分数的些微退步而受批评、遭体罚。呼唤真正的生命教育,则必须多元并举,眼中有人,如果一叶障目,唯分数论英雄,将一种个活生生的人引向锋刃之上,在一种个数字上拼生存,那么个性独立、甚至天赋异禀的孩子只也许被驯化为教育的模具,被异化为考试的机器。追根溯源,唯分数论自有其历史的流毒,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部中国封建史,由于人才观的狭隘单一,不知埋葬了多少文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创作出红楼梦巅峰巨作的曹雪芹却只能举家食粥;弹奏出旷世奇曲的流浪艺人阿炳无法拿二泉映月评职定级。曾经“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如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身。于是在分数面前,家长们铁面无私,只容进步不许退步,但个人的潜能总有上限,一旦有幸得到满分,或是达到了自己进步的极限,则必然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