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193989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家长对孩子智力和特长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却忽视了对孩子生存所需最基本的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俗话说的好“心灵手巧”,“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等等,这是教育家的至理名言, 这也充分说明了手与脑之间的密切联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手脑双全, 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中国教育革命的策略是使手脑联盟”。许多家长由于怕孩子自己做不好, 耽误时间, 事事包办代替,如吃饭, 穿衣等, 认为替孩子做的越多就是越爱孩子,没有理解爱孩子的真正含义。 那么, 怎样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 并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双灵巧的双手,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呢? 大家都知道, 孩子的天

2、性就是好动, 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 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强, 因此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 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入手。在幼儿园合理布置手工区, 手工区的必须品有剪刀(适合幼儿使用的)、胶棒、双面胶等及放置这些物品的小盘, 适时投放操作材料, 如彩色纸、废旧烟盒、树叶、花生壳、瓜子壳、挂历纸、纸盒, 要定期更换所投放的材料, 以此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要经常清理活动区的卫生和用具的消毒工作, 保证幼儿的卫生环境, 对于幼儿的手工操作一定要遵循的原则是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看到孩子进步及时表扬, 鼓励为主。其次教师要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让他们做一些

3、力所能及的事情。 因此 我们一定要重视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多为幼儿提供创造动手的机会和平台吧, 让我们记住“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这句至理名言吧! 有关资料说明:婴幼儿期正是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阶段,而手腕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运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完善,大脑的完善发展又促进手的运动更加灵活精细,并对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生理基础。著名的学前教育家张家麟先生曾说:“要教养一个孩子会动手做事。”就是指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动手做事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呢? 一、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美术教学中 培养幼儿用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4、,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之一。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及废旧物利用,手编、布工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进行的。因此,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小画家亚妮从小跟爸爸学画,家长外出,她就在家画这画那,她喜欢猴子就反反复复画猴子,四岁左右就能画出各种姿态的猴子。前不久测查的12.5动手能力强的幼儿,据了解,有7成的幼儿入园早(2.5岁),从托班就开始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捏、撕、贴、折、涂等,延续至中班,动手习惯逐渐形成,3成的幼儿自幼受家庭熏陶,有的爱画画,有的爱剪纸,有

5、的喜欢制作玩具。可见,教幼儿从小开展一些简单的剪剪、画画、贴贴等美术活动,将有利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二、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各种趣味科学游戏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利用简易的工具、材料、仪器设备,按照科学操作方法,组织幼儿进行有趣的科学游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来做,在做中学习。并通过一些小型的简易的操作、演示,对某些简单的科学理论的验证,使孩子们获得直接经验,培养他们动手做科学实验的兴趣,唤起他们对一些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学会探索科学的方法。例如,小实验“天花板上出彩虹”的游戏,教师示范一遍后,可让每个幼儿动手操作,当幼儿看到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花板上时,会高兴得直拍手。在趣味小实验中,幼儿通过

6、看看、听听、摸摸,甚至拆拆、装装,既能表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又能从创造和成功中获得愉快。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一个个都变成了专心致志的“活动家”和“实干家”。再如“筷子折了”、“神奇的塑料尺”、“多彩的气泡”、“旋转的纸蛇”等科学小实验,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初步了解到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而且发展了动手能力。 三、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大自然中 幼儿好奇好动,生来酷爱大自然。他们可以为了玩水、玩沙、捡石子、采野花、堆雪人、打雪仗、制作动物标本而忘记吃饭。因此教师要利用幼儿这一天性,在幼儿园尽可能多地带领他们搞一些小种植、培土、插花、捡花瓣、编草帽的活动。在春天教幼儿扎风筝,一块到野外放风筝,夏

7、天教幼儿玩打水仗的游戏,秋天一块到野外捡落叶,进行树叶粘贴,冬天则可让幼儿冻冰花,堆雪人。充分利用大自然,一年四季都可进行锻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古人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正是对儿童在接触大自然中一些活动的写照。 四、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各种操作活动中 操作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当形形色色的操作材料呈现在幼儿的面前时,他们能主动与材料发生交互作用,在触、摸、摆弄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探索,并在发现、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发挥个别幼儿的才能,尤其是一些平时不爱说话易被教师忽视的幼儿。有的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表现出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并富于创造性。例如,有个叫宁

8、宁的小朋友,平时由母亲带着,赶上星期天妈妈上班时只好一个人呆在家里玩玩具,常常将玩具拆的七零八落,尔后再重新组合、虽然他性格内向,不善说话,但动手能力比别的孩子都强。每次全班幼儿玩拼图、插塑之类游戏,他总是首先完成,而且还别具一格,经测查,宁宁智力发展很好。可见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多收集一些废旧玩具及剪贴、拼图卡片,购买智力魔方等,为幼儿动手操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五、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家庭生活中 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了对孩子进行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了锻炼孩子“心灵手巧”,不惜投资购买电子琴、学习机等高档的学习用具,却往往忽略了日常生活细节

9、对幼儿的培养和锻炼。如有的家长为了省事,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孩子在家要什么给什么,养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生活缺乏自理能力。其实幼儿完全可以在家干一些擦桌子、扫地、整理自己的房间、洗手帕等生活小事,家长不必事事包办代替。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要求要互相沟通协调一致,否则幼儿就不能明辨是非,家园表现不一,形成两面性,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有资料介绍,在美国从婴儿1岁半起就培养其自理能力,学吃饭、用杯子喝水以及穿衣、扣纽扣等,他们的保育机构非常强调为婴幼儿提供和创设尽可能多的自我锻炼的机会和环境,以锻炼和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并与家长密切配合。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先有动作,后有思维,过多地限制儿童运动,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不利,也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创造型人才,如何使家庭气氛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呢?古人云:“授之以鱼,毋若授之以渔”,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总之,培养一个人的动手能力,应该贯穿在其人生的整个过程中, 幼儿阶段的培养尤其重要,这需要广大教师、家长及社会共同努力,并保持一致,只有这样坚持下去,祖国的下一代才能“手巧心更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