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019325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继解决食品供给问题和农民收入问题,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解决 生产方式问题的阶段。该阶段,土地细碎化不仅造成生产要素低效配 置,还造成农产品商品化率偏低及农业产业缺乏自立性和竞争力。狭 小的经营规模难以形成技术变迁的有效诱致机制,微观上妨碍了农户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宏观上阻碍了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变革o20XX中 共中央印发关于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 意见,要求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 经营。以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和构建现代化生产方式为途径,优化 要素配置,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使中国农业自立于产业之林的必由之 路1-2。新

2、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者。其中,专 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端于普通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中坚,也是农业现 代化发展的新兴力量。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这两类主体通过流转土 地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引入社会化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 依靠自身积累积极创新生产经营过程,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与农产品提质增效,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及如何种好地等 现实问题。当前,土地细碎化造成了农业生产要素的低效配置,极大 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尤为不利。现 有文献就土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充分研究,但面对 新的时代背景与发展环境,这一问题也处于不断变化中,

3、对其进行深 入研究仍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而且已有研究的一个重要不 足为研究对象主要是普通农户,且以区域性样本为主。针对此,本文 将研究对象从区域性普通农户拓展到全国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这两 类规模农户,分析土地细碎化对普通农户和规模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 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土地流转这一缓解细碎化问题的措施能否提升农 业生产效率。一、文献综述(一)土地细碎化与农业生产效率土地细碎化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通常是自然村域),农户所 经营的土地是分散不连片的,或者某一土地被多个农户耕作的状态。 土地细碎化问题在我国尤为严重,其产生既有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土地 均分、好坏搭配的历史原因,也有人均土地资源紧

4、张等现实原因3-5。关于土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多数研究者认为土地细 碎化对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负面影响,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 物产量6-10。Wan等对我国玉米、晚稻和小麦种植技术效率的研究 发现土地细碎化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这三种作物的技术效率分别下 降 4%、 15%和 17%。进一步估算认为,如果消除了土地细碎化问题, 即将各户经营土地完全归整为一块,我国粮食产量每年可提高 15.3%, 增加7 140万吨。同样的,Zhang等研究指出,土地细碎化浪费了我 国5%10%的有效耕地面积,并显著增加了经济成本,使土地生产率 降低了 15.3%。其他针对保加利亚、缅甸、摩尔多瓦、

5、孟加拉、越南、 伊朗等国的研究均得出土地细碎化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显著 负向影响。综述已有研究发现,土地细碎化主要通过影响生产要素配 置进而对农业生产及生产效率产生影响。(1)劳动投入方面:土地细 碎化使得劳动投入增加,但降低了劳动效率和劳动边际报酬,造成劳 动力“内卷化”。而且劳动投入增加对其他生产要素有明显的挤出效应 (2)机械应用方面:土地细碎化减少了农业机械的运用,提高了机 械使用成本,降低了机械应用效率,从而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降 低了生产技术效率20-21。而且,土地细碎化会阻碍农机社会化服务 的采用与推广。(3)资本投入方面:土地细碎化不利于资本深度投资, 也不利于土地综合

6、产出率的提高。即使增加投资,也会因较小规模不 能有效分摊投入成本而使得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低下6-8。(4) 技术投入方面,土地细碎化降低了农民接受农业新技术和农业技术创 新的积极性,阻碍了农业新技术的采纳,降低了农业投入产出效率。与此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土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 正向影响。土地细碎化有利于农户发挥精耕细作的优势,可以通过轮 作、套作提高作物种植效率。位置分散的地块以及各地块上不同的作 物生产条件不仅能降低生产风险,还可通过多样化种植降低市场风险 20,23。而且,由于不同农作物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季节的不同, 土地细碎化创造的多样化种植条件亦能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作

7、强度 避免季节性家庭劳动瓶颈。Wu等对河北两个县的分析发现,土地细 碎化提高了农户物质投入效率,进而提高了农户粮食生产能力。 Bizimana 等对卢旺达的分析表明尽管土地细碎化导致地块面积减小, 但人地比例过高使得土地生产效率得以保证。 Sen 对印度农村的研究 发现土地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具有负向关系,并指出小农户在生存压 力之下,并不能保证产出的最大化,但一定会努力保证生产要素利用 率最大化。当然,还有研究者认为土地细碎化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并 不明确。如 Bentley 对葡萄牙西北部村庄的研究指出土地细碎化既不 会降低,也不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即土地细碎化并不是导致农业生 产效率低

8、下的必然原因。 Niroula 等对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稻谷生产 分析发现,土地细碎化对稻谷生产效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二)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 土地流转是指农户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将经营权转让给 其他经营主体。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经营权在农业生产者之间的合理 流动,意味着土地资源流向农业生产能力较强的农户,实现了土地从 低效率农户向高效率农户转移,农业生产从小规模农户的劳动和资本 密集型向大规模农户的土地和资本密集型转变,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 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路径主要是: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 -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具体而言,土地流转降低了 土地细碎化程度,实现了规

9、模经营,为机械化耕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助于先进机械设备的使用,提升了机械作业效率。规模经营也减少 了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劳动投入,使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 配置更为合理。而且,随着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所具 有的规模经济、规模效益逐步体现,从而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和效率。不过,也有研究者指出,由于地块规模小,农户之间自发的土地 流转面临着地块不匹配、交换链条过长、交易成本过高等难题,土地 流转实际上很难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10, 36,即土地流转并不能提 升农业生产效率,如有研究指出转入土地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没有显 著影响35, 37,土地流转降低了农业技术效率。之所以如此,从地

10、权稳定性来看,不稳定的地权降低了农户对所流转土地未来投资收益 的稳定性及可得性的预期,弱化了增加投资的动力,仇焕广等研究证 实农户自有地块的单产显著高于转入地块。另外,流转合约期限较短 及低效率流转合同的存在,也降低了农户生产积极性。甚至,土地流 转降低了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要素投入强度,从而使得土地生产率出现 下降。而且,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在于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在于 生产经营创新,土地流转本身并不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图1 所示的关系图谱,土地细碎化、土地 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且这些关系因时因地 而变,很难针对分析提出具有单一方向的研究假说。对于普通农户和 规模农户,土地细碎化对其农业生产效率有何影响,影响是否一致? 土地流转能否缓解土地细碎化问题,以及能否促进两类农户农业生产 效率提升?显然,现有文献对上述問题并未给予充分研究。本文分析 主要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二、模型设定、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