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19205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阜阳城郊李卫全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单一名言审题立意这类材料一般里面只有一个名人的一句名言,或者一段话,我们同样需要从中找出关键词,理清关系,准确立意。具体方法有四步:第一步,明确话题;第二步,抓关键词;第三步,理清关系(比喻性要弄清喻意);第四步,准确立意。例1: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马云说: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三四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第一步,明确话题。在自己处在不同的位置时,如

2、何看待他人,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第二步:抓关键词。欣赏他人、欣赏自己,尽量不要将欣赏换成其他词。第三步:理清关系。要注意分析欣赏他人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毕业自名牌学校,也就意味着当自己比他人出色的时候;而同样,欣赏自己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毕业自三四流学校,也就是说当自己不如他人的时候。这个关系理清楚了,对于我们准确立意十分关键。第四步:准确立意。结合上述的分析,再整理一下语言,可以立意为:人在高处时,我们需要欣赏他人;人在低处时,我们需要欣赏自己。也可以从两句中任选一句来立意。例2:201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请

3、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第一步:明确话题。讨论的是人生的美,人生的意义第二步:抓关键词。光明和阴影第三步:弄清喻意、理清关系。光明和阴影应该是喻体,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本体。光明当指人生中的鲜花、掌声、顺境、功成名就,生活平静幸福、爱情甜美、友情真挚、家庭和谐等一切令人兴奋欣喜的事件与方面;阴影当指人生中的挫折、磨难、低谷、逆境、厄运、不幸等令人颓废、消极、痛苦的事件和方面。光明阴影之间的关系必须阐释清楚,二者是共生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关系;是相反相成或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衬托,甚至互相化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人生。第四步:准确

4、立意。综合上述分析,本材料可以立意为:人生既有痛苦,也有快乐,我们都要去经历,这样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有魅力。同类练习:1、中国长安集团的总裁,在接受东方之子采访的时候说,一个企业的失败往往是因为他曾经的成功。做企业第一次成功相对比较容易,但第二次却不容易,第三第四次更难,原因是不能归零。正如一部电视剧有句道白:生活就是不断的重新再来。但重新开始,一切归零,对于成功者尤其不易。对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体验?请写一篇文章来表达。2、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你会发现它不过是灰色而已。-里希特长庚星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二、多则名言审

5、题立意这类材料有两则以上名言出现,两则名言的意思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相反的。对于相同意思的名言,我们要用求同法;对于相反意思的名言,我们要用求异法。例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求同法:这三句名言,讨论的是同一个话题收集材料。由此我们可以从收集材料的重要性角度立意。一般这类材料与单

6、一名言材料比较相似,审题难度不大,不做赘述。例4: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首先,我们还是可以按照单一名言的审题方式进行分析,然后再运用求异法。第一步:明确话题:这两则材料讨论的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还是要向他人问路的问题。路应该是一个比喻。第二步:弄清喻意:路应该指的是人生之路,问路应该指的是听取他人的建议。第三步:求异法。这两则材料表达的是相反的两种观点。首先我们抓住其中一则进行立意,这样就可以有两个角度:1、不要在乎他人的看法,坚持走自己的道路。2、多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才能少走弯路。接着,我们还可以抓住二者的不同之处,从对比中得到启

7、发。这两则材料,对于人生道路,一个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一个强调要虚心求教,二者孰对孰非?应该说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了。因此,可以有第3个立意的角度: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同类练习: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生命当如灿烂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中国诗人汪国真说:生命可以没有灿烂,不能失去的是平凡。以上两句寓有深意的诗,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这一类型的作文,有赖于对诗歌材料本身的解读。

8、冷静品读,仔细体味,悟出诗的意蕴,把握住诗的主旨,才能确定写作的重心。具体做法是:1读懂诗歌,分析意象的深层意义(如比喻、象征的本体),依据标题分析意象的主次,选准角度。2分析重点词句,把握情感倾向。3理清材料内在、外在关系(对比、互补、原因等),整体阅读,准确立意。例5:珍珠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第一步:分析意向。从标题和诗歌内容得知,诗歌的主体是珍珠,而珍珠应该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第二步:把握情感。珍珠不再思量的是什么?应该是后面提到的苦闷与忧伤,泪水也应该由此产生,但所表达的情感倾向是:不要被泪水湮没,也就是说,不要被苦闷与忧伤湮没,否则生命不会闪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