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行钦幽州人为刘守光裨将....阅读附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0189536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行钦幽州人为刘守光裨将....阅读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元行钦幽州人为刘守光裨将....阅读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元行钦幽州人为刘守光裨将....阅读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元行钦幽州人为刘守光裨将....阅读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行钦幽州人为刘守光裨将....阅读附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行钦,幽州人,为刘守光裨将.阅读附答案 元行钦元行钦,幽州人,为刘守光裨将。与李嗣源战于山北,身中嗣源七矢。拔矢而战,反中嗣源。屡败,乃降嗣源。嗣源谓其壮士,以为养子。从战,数立功。庄宗闻其骁勇,取之为散员都部署。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由是宠绝诸将。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行钦以诏书招在礼。在礼登城谓行钦曰:“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假设公善为之辞,尚能改正自新。行钦曰:“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在礼再拜,以诏书示诸军。皇甫晖从旁夺诏书

2、坏之,军士大噪。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群臣皆谏止,乃遣明宗讨之。明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行钦闻之,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从璟,明宗子也。行至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璟。明宗入汴州,庄宗不得进。庄宗谓行钦曰:“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我至荥泽,欲单骑渡河,自求总管,卿等各陈利害。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行钦泣而对曰:“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危

3、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因与诸将百余人,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君臣相持恸哭。庄宗崩,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送京师。明宗见之,骂曰:“我儿何负于尔!行钦瞋目直视曰:“先皇帝何负于尔!乃斩于洛阳市。呜呼!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节选自?新五代史元行钦传)【注】明宗:李嗣源。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

4、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B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C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D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社稷原指土 地神和谷神,古代君主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后来“社稷成为国家的象征。B“断发,古

5、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此处指元行钦想保全生命。C“刺史是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有检核问事之意,主要负责对地方政府进行监察。D“先皇帝是指本朝在位皇帝的已经去世的父亲,这里用“先表示对已经亡故君主的尊敬,也用来区别现任皇帝。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元行钦作战勇敢,不惧危险。与李嗣源作战时身中七箭,他拔出箭继续作战,反而射中李嗣源;庄宗被梁军包围,元行钦匹马击退敌军。B元行钦忠心为君,深受宠信。庄宗曾抱着元行钦哭着说:“富贵和你共享!赵在礼在邺城谋反,元行钦没有攻下,也并未因此受到斥责。C元行钦颇有谋略,眼光长远。在和明宗李嗣源合

6、力讨伐赵在礼时,他预见到李嗣源兵变,率军撤退至卫州,并上奏皇帝李嗣源谋反一事。D元行钦誓死报国,但晚节不保。形势危急时,他和众大臣断发发誓,以死报主;唐庄宗遇害后,他却仓皇出逃,后被捉拿,斩于洛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假设公善为之辞,尚能改正自新。(5分)2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5分)10.C【“去就作“未知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其诚节作“有足嘉矣的主语,应该归下,排除B】11.B【“断发,叙述的是誓死报君的决心】12.C【“他预见到李嗣源兵变不正确,原文是“而明宗

7、军变,与在礼合。行钦闻之,退屯卫州】13.1将士们离开家乡父母多年,没有皇帝的旨意就急迫归家,懊悔哪里来得及呢?倘假设您在皇帝面前替他们说说好话,将士们还能改正自新。2臣原本只是一个卑贱之人,承蒙陛下保护体恤,官至将相之位。如今危难之时,却不能报效国家,即使死了也无法推脱自己的责任。【1关键点:“经年,多年;“奔归,急迫归家;“善为之辞,替他们说说好话。2关键点:“小人,卑贱之人;“抚养,保护体恤;“无以,没有用来;“塞责,推脱责任。】文言文参考译文:元行钦,幽州人,是刘守光的偏将。和李嗣源在山北作战,身中七箭。元行钦拔出箭继续作战,反而射中李嗣源。屡次失败,于是投降李嗣源。李嗣源认为他是猛士

8、,把他收为养子。跟随李嗣源作战,屡立战功。庄宗李存勖听说元行钦骁勇善战,收纳在身边做散员都部署。庄宗与梁军作战,战败而溃逃,被数百梁兵追赶,重重兵器包围。元行钦单马驰来,夺剑砍断敌军长矛两支,斩首一级,包围的梁兵退去。李存勖抱着行钦哭道:“富贵和你共享!从此,元行钦在诸将中最受宠信。赵在礼谋反。唐庄宗于是任命元行钦为邺都行营招抚使,率领二千兵马前去讨伐。元行钦用诏书劝降赵在礼。赵在礼登城对行钦道:“将士们离开家乡父母多年,没有皇帝的旨意就急迫归家,懊悔哪里来得及呢?倘假设您在皇帝面前替他们说说好话,将士们还能改正自新。元行钦道:“天子将你们视为对国家有功之人,一定会赦免你们的小过错。赵在礼拜了

9、两次,把诏书给士兵们看。皇甫晖从一旁夺过诏书,将之撕毁,军士都吵闹不止。元行钦久攻邺城不下,而庄宗想亲自帅兵前往,群臣都进谏阻止,于是唐庄宗只得派明宗李嗣源前去平叛。李嗣源驻扎在城西,而元行钦那么驻军城南。不久,李嗣源兵变,与赵在礼会合。元行钦听闻此事,率军撤退屯驻卫州,上奏皇帝李嗣源已经谋反。庄宗差遣李从璟快速赶到李嗣源处核实事情真伪。李从璟,是李嗣源的儿子。到了卫州,当时明宗已经反叛,行钦于是拘禁从璟,将杀他。从璟请求回到京师,行钦于是同意了。不久,李嗣源率军南下,元 行钦便返回京师。后来,元行钦又随唐庄宗前往汴州今河南开封,行至荥泽时,闻听李嗣源已经达到黎阳今河南浚县。庄宗便欲派李从璟去

10、面见并劝降李嗣源,但元行钦认为不可,并将李从璟杀死。这时,李嗣源进入汴州,唐庄宗不能前进。唐庄宗对元行钦说:“你跟随我这么久,荣华富贵险急患难共同经历。如今情势危急,你们默默无言,坐视成败。我到荥泽,要单枪匹马自己去求见李嗣源,你们各自陈述利害关系。如今让我到了这样的境地,你们怎么办呢?元行钦哭着答复道:“臣原本只是一个卑贱之人,承蒙陛下保护体恤,官至将相之位。如今危难之时,却不能报效国家,即使死了也无法推脱自己的责任。于是和众将一百多人,都解开发髻,剪断头发,放在地上,发誓以死报主,君臣相拥痛哭。唐庄宗遇害后,元行钦出逃,被村夫捉拿,刺史石潭打断元行钦的双脚,用囚车将他送到洛阳。李嗣源见到元行钦后,大骂道:“我儿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元行钦怒目直视道:“那先帝又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于是李嗣源将元行钦斩于洛阳闹市。唉!死亡可贵的原因,是能为道义而死而不苟且偷生。在李嗣源动员兵变之时,诸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而只有行钦把谋反的消息及时上报,至于断发自誓,他的节义实在值得嘉奖。等到唐庄宗驾崩后,他不能自我决断,反而逃跑来苟且偷生,最终被抓住处死。他的言辞虽然慷慨不屈,但是他的死并不是他自愿的,哪里有什么可贵之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