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责任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18736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家的责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家的责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学家的责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学家的责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学家的责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家的责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家的责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家的责任2004年7月(56卷4期)周光召2004年7月(56卷4期)2004年7月(56卷4期)我很高兴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些有关科学家和科学 组织责任的话题。*无疑问,一个科学家的责任感是与他或她的个 人价值观以及在历史.自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 的伦理道徳观紧密相关的。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科学家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负责任的科学家所应遵守的 有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共识。在我看 来,科学家的责任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对科学自 身健康发展的责任;第二,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 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责任;第三,确保全人类的长远利 益,促进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繁荣和稔定的责任。

2、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历史中.人类是一个迟到者。 几百万年前在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分离后,人 类与黑猩猩的DNA械基对的差异已经很小。然而,人 类在过去数万年中所取得的进步是巨大的,而黑猩猩 在同一时期的变化却微乎其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近 五百年的时间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巳经有了全新的改 变。地球也被改造得不像自然界原初的模样。柱这些 变化中,有些超好的,有些是不好的。但总体来说,人 类在曲折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人类之所以能取得较为快速的进步,有赖于其独 特的发现新事物的智惫和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人类, 也只有人类才能够理解和掌握控制自然运行的法则并周光召:教授,中国科学RK,中国科协主

3、席,中国科学険,北京 100864。Zhou Guangzhao : ProfeMor. Memb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Prwident of China Aseociatio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864.成功地运用它们来改变世界智慧创造知识。努力探求 “真,善,美”,创造出了人类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在人类 的文化宝库中,科学和艺术是知识体系中最具创造性 和最活跃的部分,它们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徳 观深深地植根于人们探寻真,善美”的过程中。科学 和艺术的发展能改进人类自身的价值观并促进

4、人类向 完芙境界的不断进步。所以我相信,科学家的第一个责 任是发展科学,探索自然的真与美,培养创造性,在为 真善,美而努力的社会中成为主导和典范。科学的目标是去发现那些导致自然和社会发展变 化的原因以及基本的动力学规律。人们的探索活动专 注于自然或社会,或者两者都成为研究的目标。而作 为探索活动的最终研究成果则不可避免地会对此后的 自然和社会产生一定的有时甚至是重大的影响。因 此,必须高度关注科学家对自然和社会所承担责任问 题的亟要性。作为科学家,我们分享孕育着科学精神的核心价 值观。这种价值观包括追求真理、客观求实.诚实、 怀疑精神、公开、公平.思想自由.团队精神和社会 责任感等。一个真正的

5、科学家应该不带俱见,有自我 批评梢神.可信赖、笃信真理.准碗.自主、友好和 充满责任感。这些核心价值观已经帮助造就出一代又 一代高产出的极富创造力的科学家。它们也帮助科学 家预防和抵制一些发生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不正当行 为。只要这些核心价值观在科学共同体内始终保持强 势,科学和科学家就会披他们所服务的社会作为道徳 良心和诚实可琳的代表而备受專重。与此同时,我们与杜会其他成员一起分享一系列 公共的伦理道循准则这些准则基于对人们的行善意2004年7月(56卷4期)2004年7月(56卷4期)志,而不论他们的国籍、宗教信仰和经济状况的不同。 我们同时有责任保护自於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以保持可持

6、续发展。我们对自然和人类的责任随着科 学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增加。在科学和技术基础上不断成长赴来的市场活力正 驼动着一个复杂和快速变化的世界面对这样一个世 界.我们必须防止科学研究成果被滥用。即使从事最 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也必须意识到他们的工作最终会 对自然和社会产生重大形响。原子弹的制造和生物武 器的发展非常鲜明地表明纯科学研究也会对自然和社 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前者源于对原子核的研究,后者 源于对某些细菌和病涯的研究。科学家不能否认,恐怖分子或其他犯罪分子菩意 利用他们的发现来发展大规模杀伤武器.挑起军事战 争和非法市场竞争,洗杀无藉和破坏环境他们自己也 有直接的贾任。如果科学发现被滥用,那

7、么,我们在原 子能开发、空间技术、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纳米技术和 网络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就会演变成巨大的危险。 新技术和它们对社会的影响,不管是有利的还是有害 的,都会在稍后或立即显现出来。做出发明的科学家 以他们个人的观察和猜测能够预测到这些影响,如果 他愿意其至能翔助引导这种影响朝有利的或不利的 方向发展。正如日本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在1982年 所指出:“在过去,科学家被允许将他的注意力集中在 他自己的专业上;但现在不同他必须仔细地检査他的 研究成果对这个世界可能带来的后果,他必须承担吿 知和警告人们这一后果的责任,而不论这一后果是有 利的还是有害的。他必须承担责任的原因是因为他比 任何

8、一般的人都爭先更深入地知道他的发现所可能带 来的后果。H倘若受制于政治势力的形响或受获利原则的市场 经济的利用.加之科学家渴望得到社会上和专业上认 可的企图,科学就很难被认为是一项伦理的、道徳的. 进步的和无害的事业。我们都知道科学充满着好奇和创造性。伟大的科 学发现是不可预知的,它们是天才和灵感的结果。对 科学发明而育,科学和科学家的自由是最基本的而这 一自由必须得到保护。然而.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科学研究对人们的生 活,或对涉及到邻国间、区域间,甚至不同种族间利益 等全球问题可能带来有害形响意识的不断增强,要求 我们重新思考自由从审科学研究的原则并提出相关 科学家和科学组织的责任问题。由此

9、,我们面临着一个真正两难的困境。作为文 化发展的一部分,科学应该被允许自由地发展而不应 对其加以限制。但是我们能承受这样一种可能的后果 吗?即一个出自自由的研究成果被滥用而导致具有更 大潜在性的破坏。在当今世界,战争仍然是解决国家间 纠纷以及那些好心家获取窈权和发不义之财的主要手 段。我们 研究项目及 其应用,i 尽管这些项 目是经肖 :辩论过的。 我们很覆 支持被许多 国家所攪 逢研究的凍 则。为保彳 歹进化,我们 应当学会在和平和相互尊車的环境卜共存。我们必须 遵从两位分别来自中国和徳国的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 的训导。中国的孔子说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徳国的 康徳说每个人应该将他自己和别人总不

10、只当作工 具,而应该当作目的本身。”许多科学家乐于从事与公众的沟通工作,但也有 一些科学家将这一义务视为负担。但如果科学家想要 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寧业并保持公众的信任和尊重, 那么关心和参与使科学知识得到更广泛的公众理解和 使用的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科学家的任务不只局限于吿知和教育社会,还应 该使世界变得更少有危険.更少受到破坏、览安全,也 比以往更繁荣。因此,对毎一个科学家而肖其不断增 加的一个责任就是准确和有效地说明新知识和新发现 所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对公众利益有所贡献。他们有 义务引导媒体和社会以预防他们的发现被邪恶目的所 滥用。同时,他们不应当只为自己的一己私利在未经 仔细核査和安全问

11、题没有得劉完全保障的情况下匆忙 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如今,科学家起着保护环境和发展人类社会的重 要作用未来的世界可能遭受严重破坏甚至由于科学 研究成果被滥用而遭到完全毁灭.科学家和科学组织 有义务充分意识到自己对人类所肩负的责任。避免有害只是我们责任中的一小部分.我们的主 要任务是做有益于人类的工作。联合国千年发展项目 建立了到2015年世界所耍达到的目标。第一个也许是 最岳要的目标是根除极端贫困和饥饿。与贫困作斗争、 缩小贫富差距.缩小拐有新知识与缺乏新知识群体间 的差距将主要依赖于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知识向贫 穷地区的广泛传播。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能享受由新知识所带来 的同等利益,人们获

12、取必要的自然资源的机会也是不 均等的。他们缺乏相关的如何实际合理地利用其资源2004年7月(56卷4期)2004年7月(56卷4期)科学(双月刊)2004年7月(56卷4期)2004年7月(56卷4期)2004年7月(56卷4期)的知识和能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地区、尤 其是发展中国家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如今已变得越来 越大并在不断增加,这些已经在世界局部地区造成了 新的严重的社会紧张关系导致我们所看到的冲突和 军事对峙。贫困阶层正在为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而努力,他 们从自然中榨取每一点能赖以生存的资源。边远地区 的森林砍伐、沙漠化、土壤腐蚀引起的生态灾难和许多 城市社会问题都由此而产生。

13、另一方面,富裕阶层的 人们似乎对他们已经较高的生活水平并不满足,通过 日益增强的市场推动力,他们不断地追求更旁侈的日 常生活,其结果是过分地消耗能源和浪费自然资源。 这一现象现在甚至也发生在中国的富裕阶层中而中 国仅仅是一个GDP刖刚超过1000美元的发展中国 家,从现在北京、上海道路上日益增多的私人豪华轿车 中可以看到这一点。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并在不 断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这些过渡消费将必然导致其环 境的灾难性退化。帮助贫困阶层提高他们的生产率以 及生活水准,教背富裕阶层在一个更美、更绿的环境中 享受一种更少污染和浪费的健康生活是我们的当务之 急。为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节俭必须体现在所有

14、 生活方式和自然资源的日常骨理之中,只有这样白然 提供给我们的不可估的资产才能被保护好并传递给 我们的子孙后代。当今掠夺式的生产消费模式必须得 到改变以有益于我们未来的福祉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是一项巨大的工作,其目标的实现只能依靠于 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我们必 须提高人们的知识和总体文化质於水平。旨在加强科 学大众化理解的公众教育.终身教育和法制道徳教育 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共同素 荣至关重要。科学家有大址的机会和社会其他成员一 起来共同实现这一目标。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同样,人类的一些主妥活动如 音乐、文可分割的。这些成就方i享。不0:家之间的沟通更方影

15、响作用的全球性“旬着更客观、更全面.色权力、不是金钱,科学家依靠的是独立客观的观察与研究是科学 的分析和严谨的判断,进而达成在同行内经反复讨论 和辩论过的共识。未来,许多国际争议将不可避免地 涉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问题,如跨边界的淡 水分配方案.全球环境保护问题、寻求控制全球气候变 化趙势等。只有在平等、客观和科学的基础上充分交换 意见,一个为各方所能接受的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被 确定。所有国家的科学团体应该团结起来,为我们这 一星球上居住者的共同及长远利益而一起努力工作。 我认为这才是科学团体应该肩负起的有益于人类的最 重興的责任。(本文为作者于2004年5月在中国科学洗上海交又学科 研究中心科学的生杰團桌会议上的英文发tM,编辑作了 U 译工作,并经作者审定同意发表。)关词:科学家 社会贵任 科学伦理可持续发展a2004年7月(56卷4期)2004年7月(56卷4期)跟踪。扫描2004年7月(56卷4期)2004年7月(56卷4期)树木可以长多高据英国 Mrtwe, 2004, 428: 851 报道,美国北亚利彙貂大学生物科学 系和梅里亚姆-鲍威尔(Merriam- PoweU)环境研究中心的科克(GW Koch)及其同事,对加州北部温带树 林中的红杉(redwood)进行研究,定 地回答了树木生长的髙度极限和制 约它生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