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3695820学校安全预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115302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93695820学校安全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493695820学校安全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493695820学校安全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493695820学校安全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493695820学校安全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93695820学校安全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93695820学校安全预案(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安全预案1.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2.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及职责分工3.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工作原则4.学生紧急疏散预案5.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6.大型活动安全应急预案7.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8.实验室事故处理应急预案9.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应急预案10.宿舍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11.突发饮食卫生事故应急预案 12.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13.校园防范暴力事件应急预案 14.校园治安工作应急预案15.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6.被盗案件应急预案17.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18.防汛、防台、雪灾工作应急预案17.地震应急预案 19.消防灭火疏散预案 20.财务工作应急预案 21.锅炉事故应急

2、预案22.校舍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23、停水、停电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 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 员:各处室主任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及职责分工一、总指挥:职责:全面负责事故应急处理。 二、副总指挥:职责:人员调动、支配、前线指挥。 三、通讯联络组: 各办负责人职责:负责及时报警,救灾人员的联络、与家长、社会沟通信息,保证各种指令信息能够迅速、及时、准确的传达。建立快捷绿色通讯联络:应急领导小组各办负责人各班主任全班学生。(当有灾情发生,全校师生及家长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四、疏散组: 各办负责人 全体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职责:负责师生疏散、转移,按照平时演练方案进行。 五、物资

3、保障组:职责:引导其他急救车辆、物资、人员现场救灾,负责物资供给,保障负责抢险物资设施供应等;当实行紧急警戒保卫,由全体男教职工组成警戒保卫组。 六、抢救组: 全体教师职责:对受伤学生进行临时救护,及时联系医院或送医院救护。七、善后处理组: 班主任职责:及时做好学生及家长安抚工作,控制事态,维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注:本应急指挥部适用于一切重大突发性事件,如地震、洪水、雪灾、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或事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原则为确保校园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扎实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保障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教育部门要求,结合

4、学校实际,特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及生活秩序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如发生的突发事件没有专门的预案,则参照相近预案实施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1.救人为本,救人第一。2.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3.严禁学生参加抢险救灾。学生紧急疏散预案1.当重大灾情来临时,学校第一时间发出信号:报警声长鸣(电);停电时为电声小喇叭鸣警笛或紧急连续的哨子声。当学校无法发出信号时,教师要镇静判断灾情,指导学生避险。2.听到紧急疏散信号或可以撤离时,全体教师各负其责,按照平时疏散演练方案、路线有序疏散。3.

5、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迅速进入各自班级,副科老师留在原班级协助,各楼梯负责老师迅速到位,帮助班主任维持秩序,防止出现拥堵、踩踏事件。4.由于学校周边环境因素,疏散的学生先到操场安全地带集合,视情况再定是否向校外撤离。5.所有人员打开各自通讯设备,保持通讯畅通。6.此预案用于需要紧急疏散的一切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等)。附疏散教师分工表:总指挥:副总指挥:第一疏导小组:各教室、正副班主任、当堂科任教师第二疏导小组:教学楼东楼梯 组长: 组员:第三疏导小组:教学楼西楼梯 组长:组员: 第四疏导小组:教学楼中间楼梯 组长:组员:报警员:安全场地(操场)指挥:现场救护员: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为了预防和减

6、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一、可能引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课间学生追逐、打闹;学生自行到校活动或放学后滞留学校活动;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安全标准;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实验操作不当;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二、事故的预防1.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2.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规范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3.加强对

7、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三、事故的处理1.发现人第一时间报校医和班主任,并报应急领导小组。以最快的速度把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救治。2.迅速通知家长。3.一般事故当天内书面报、重大事故立即报教体局安全股,同时填写出险通知书。4.调查取证。被调查人是未成年人要有班主任或监护人在场并且签名;调查人员应2名,记录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诱导;记录用钢笔或水笔。5.班主任及时通知双方家长协商友好解决有关问题。四、事故处理阶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1.依法调解的原则。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条款规定接待家长,注意不要信口开河,掌握合法、合理、有情操作的分寸。

8、及时与教体局联系和咨询。2.一次性解决原则。学生伤害事故的善后处理不解决住房、户口、开学和工作等;一个事故一次解决,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决。如家长不同意可提醒家长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型活动安全应急预案为了保证学校师生的安全,健全大型活动的安全防范制度,搞好学校的安全工作,特制定学校大型活动安全预案。一、事故预防:1.凡是外出活动,须严密组织,统一指挥。2.凡是举行大型活动,事先做好学生的学习动员和安全教育工作。3.带队教师明确职责,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教会学生观察好安全疏散通道。4.凡是外出活动,学校校医必须配备小药箱,以便应急。5.凡是外出活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组织学生以班为

9、单位排成两路纵队行进,前后呼应。严格行进纪律,注意行进安全。6.到达活动目的地后,必须听从当地的统一指挥。无论是参观或是听取报告,必须遵守各处的规定和要求。7.凡是进展室参观,参观者需成一路纵队,遵守展室规定,不准随意触摸展品。 二、应急处理:1.凡是在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或发生病痛情况,应做出紧急处理,严重者需拨打120或直接送医院医治。2.当事人要及时报告学校应急领导小组。3.做好学生的情绪安抚工作,保持秩序井然。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事故,轻则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抽筋、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紊乱、严重休克甚至丧失生命。伤害事故一般发生在

10、球类活动、体操、田径运动等运动项目中。 一、体育活动事故的应急处理 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校医和班主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校医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或打 120 救护电话。 2.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5.事故发生在课上或因学校设施原因造成伤害的,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学校应承

11、担责任的。学校应视情况及时报告保险公司。 6.前往医院探视,随时掌握伤者身体康复情况。二、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中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 2.完善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门要定期检修。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课。 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

12、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体育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调整;教师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修、见习等。 4.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 5.加强保护措施。严格裁判、禁止粗野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实验室事故处

13、理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学校实验室事故的发生,防止学校实验室事故事态的扩大,保障在实验室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师生的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一、事故的处理:1.火灾事故按火灾事故处理预案进行处理,按如下顺序操作:报警、疏散等。2.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立即送学校医务室,由校医视伤者情况决定是否送医院,若情况严重则立即将伤者送医院或拨打120电话。及时通知班主任。3.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如实告知情况。4.保护现场。5.重大事故必须立即向教体局汇报,先口头、后书面。6.进行善后处理,接待学生家长,进行理赔或补偿协商。二、事故的预防:1.明确引发实验室事故的原因:实验室的易燃物品遇到明火、电火;实验人员操作不当

14、;学生违规自行接触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2.实验指导老师工作认真负责、专业知识丰富、合格、称职。3.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不随意触摸实验室物品;教育学生不在实验室随便使用明火。4.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实验。5.实验室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必须做到“双人双锁”保管。为防止剧毒物品外盗或外流,存放处需安装报警装置。6.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7.实验室电线、电器必须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解决。8.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为确保网络正常使用,充分发挥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促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

15、理办法和有关规定,特制订本预案,妥善处理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遏制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有害信息的扩散。一、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1.如在局域网内发现病毒、木马、黑客入侵等网络管理中心应立即切断局域网与外部的网络连接。如有必要,断开局内各电脑的连接,防止外串和互串。2.突发事件发生在校园网内或具有外部IP地址的服务器上的,学校应立即切断与外部的网络连接,如有必要,断开校内各节点的连接;突发事件发生在校外租用空间上的,立即与出租商联系,关闭租用空间。3.如在外部可访问的网站、邮件等服务器上发现有害信息或数据被篡改,要立即切断服务器的网络连接,使得外部不可访问。防止有害信息的扩散。4.采取相应的措施,彻底清除。如发现有害信息,在保留有关记录后及时删除,(情况严重的)报告市教育局和公安部门。5.在确保安全问题解决后,方可恢复网络(网站)的使用。二、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