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阶段性检测情况分析 (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11420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阶段性检测情况分析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阶段性检测情况分析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阶段性检测情况分析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阶段性检测情况分析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阶段性检测情况分析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阶段性检测情况分析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考察。试卷分六大部分。包括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质量诊析1、主要成绩从试卷反馈的信息和成绩统计情况来看,本次测试总体情况良好: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反映出目前数学教与学处于一种健康良好的态势。本次测试成绩与去年同期相比在平均分和

2、优秀率上有明显进步,这既说明试题在题型、题量、难度上与学生的水平接近,又说明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确实有所提高。(2)常规应用题的解答能力较强,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最大的共同点是与教材提供的题目基本一致的正确率明显高于经过一定加工变动的,可见学生对传统意义的“类型题”掌握较好。(3)学生某些方面学习习惯较好,在抽调的试卷中很少出现丢题,看错题目要求的现象,以往经常有要求列竖式,要求验算,要求简算或只要求列式不解答的题目,学生因审题粗心大意而造成失误,这点在今年的试卷中得到杜绝,另外,学生的卷面都比较清新整洁,答题规范,答案部局合理,书写认真,反映出平时习惯培养较好,训练有素。(4)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

3、所增强,我们必须承认在数学学习中,不同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极容易形成比较悬殊的差距,即所说的两极分化,更让人欣喜的是我看到分数较低的学生试卷中,即使是不会的题,他也会按自己的思路把计算过程、结果写出来,没有空白,这种不言放弃的精神让我感动,这份执着告诉我们每个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在逐渐增强。(5)多数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知识面有所拓宽,促进了数学学习和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2、问题剖析试卷反馈的信息也暴露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理念、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从试卷中我们看到粗心大意仍是数学学习的一大杀手,学生因计算马虎、抄

4、错数而失分的现象也不少。一个孩子在竖式计算中把因数8抄成5、一个学生计算中把除号写成减号,有的学生混合运算中前一两步计算准确无误,偏偏最后一步的疏忽,结果前功尽弃。还有的学生在应用题计算中第一步结果计算错误导致以后每个数据随之而错。看了这样的失误,让人不能不为这些孩子们感到惋惜,如果他们能在答题时更细心一些,如果他们能在交卷前仔细检查一遍,如果他们能对每一个结果的责任感更强一些,哪怕有一个如果成立,他们的分数将会改写,他们的未来或许也会被改写,当然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很多,不排除考场紧张,一时成笔下误,这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这样马虎大意,是否由于所做练习乏味,无新鲜感、挑战性有关?也许老师、

5、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认为我(他、她)是会的,偶尔失手无所谓,然而长此姑息必将形成顽疾。(2)对待问题不认真思考,不求甚解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方面丢分皆由于他们解决问题只凭感觉,不做深层思考。这种现象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其实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就是在这样的反复的“不会的错,会的也错”中被消磨殆尽。(3)解题、计算技能技巧和和估算能力有待提高试卷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明确要求简算的题目正确率很高,而在其他计算和应用题解答过程中,即使很明显可以简算的数据,学生也是按部就班的一步步演算,缺乏应有的数感和技能技巧的灵活运用意识。估算题目有的学生不得要领靠笔算后四舍五入。(4)知

6、识上仍存在盲点或误区有些学生出现的错误反映出他们对某些知识认识上理解上不透彻或存在偏差。说明有些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上需要加强。各部分知识点如果在学生头脑中打下深刻烙印,就不会在这解决问题时犯这样原则性的错误。今后努力的方向一、加强基础,强化习惯。重视数学基础,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是学好数学的法宝。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方案,有的放矢,不定时的进行检测、评估、矫正。重视单元检测的分析,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认真做事的习惯,如验算、认真审题、检验等。二、调动多方面因素帮助训练计算。将枯燥的计算融入解决问题当中,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用到基本的计算;可调动学生之间互改计算题;也可调动家长帮助出计算题和改题,教师说明出题范围和要求。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抓住课堂有效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掘教材,把握重点,不搞题海,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难点知识放慢节奏,注重全体学生的学习表现,想尽一切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四、将个人反思与组内反思相结合,多交流,遇上不好教的问题,集体讨论,找出最优的教学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