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实验步骤等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10352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实验步骤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材料实验步骤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材料实验步骤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材料实验步骤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材料实验步骤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实验步骤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实验步骤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1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水泥标准稠度(统一规定的浆体可塑性)时的 用水量,作为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用水量之一;掌握 GB134689 及 GB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熟悉其性能。2主要仪器设备(1)水泥净浆搅拌机(2)标准法维卡仪(3)天平(4)量筒3试验方法及步骤(1)标准法1)试验前检查 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搅拌机运转正常等。2)调零点 将标准稠度试杆装在金属棒下,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3)水泥净浆制备 用湿布将搅拌锅和搅拌叶片擦一遍,将拌合用水倒入搅拌锅内,然 后 在510s内小心将

2、称量好的500g水泥试样加入水中(按经验找水);拌和时,先将锅放到 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慢速搅拌120s,停拌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 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接着快速搅拌 120s 后停机。4)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拌和完毕,立即将水泥净浆一次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圆 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 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杆自由沉入净 浆中。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1) m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用水量为 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P ),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升起试杆

3、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 应在搅拌后 1.5min 内完成。(2)代用法1)仪器设备检查 稠度仪金属滑杆能自由滑动,搅拌机能正常运转等。2)调零点 将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3)水泥净浆制备 同标准法。4)标准稠度的测定 有调整水量法和固定水量法两种,可选用任一种测定,如有争议时 以调整水量法为准。 固定水量法拌和用水量为142.5mL。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 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放到试锥下面的固定位置上,调整金属棒使 锥尖接触净浆并固定松紧螺丝12s,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 30s 时记

4、录试锥下沉深度( S )。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 1.5min 内完成。 调整水量法 拌和用水量按经验找水。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 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放到试锥下面的固定位置上,调整金属棒使 锥尖接触净浆并固定松紧螺丝12s,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当试锥下沉深度为(282) mm 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用水量即为标准稠度用水 量( P ),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4试验结果计算(1)标准法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1) 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用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P ) ,以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按下式

5、计算。拌和用水量水泥用量x 100%(2) 代用法1) 用固定水量方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 (mm),可从仪器上对应标尺 读出标准稠度用水量(P )或按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其标准稠度用水量(P )(%)。P = 33.4 - 0.185S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2) 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为(282) 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和用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 ),以水泥质量百分数计,计算公式同标准法。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须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282) mm为止。2. 砂的筛分析试验1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测定砂

6、的颗粒级配,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评定砂的粗细程度;掌 握GB/T146842001建筑用砂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所用仪器与设备,并熟悉其性能。2主要仪器设备( 1)标准筛( 2)天平( 3)鼓风烘箱( 4)摇筛机。( 5)浅盘、毛刷等。3. 试样制备按规定取样,用四分法分取不少于4400g试样,并将试样缩分至1100g, 放在烘箱中于(1055)C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并 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4试验步骤(1) 准确称取试样500g,精确到1g。(2) 将标准筛按孔径由大到小的顺序叠放,加底盘后,将称好的试样倒入最上层的 4.75mm 筛内

7、,加盖后置于摇筛机上,摇约 10min。(3) 将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 总量 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的 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4) 称取各号筛上的筛余量,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200g,否则应将筛余试样 分成两份,再进行筛分,并以两次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的筛余量。5试验结果计算与评定(1) 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相比,精确至 0.1%。(2)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每号筛上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精 确至 0.1%。筛分后,若各

8、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 新试验。(3) 砂的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A + A + A + A + A ) 5 AM 234561x100 A1式中M x 细度模数;A、1、A2A6 一一分别为4.75,2.36,1.18,0.60,0.30,0.15m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4)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1%。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 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0 时,须重新试验。普通混凝土试验4.1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实验室拌和方法1试验目的 学会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制方法,为测试和调整混凝

9、土的性能,进行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打下基础。2主要仪器设备(1)混凝土搅拌机(2)磅秤(3)天平(4)拌和钢板等。3. 拌和方法 按所选混凝土配合比备料。拌和间温度为(205)C。(1)人工拌和法1)干拌 将拌和钢板与拌铲用湿布润湿后,将砂平摊在拌和板上,再倒入水泥,用拌铲 自拌和板一端翻拌至另一端,如此反复,直至拌匀;加入石子,继续翻拌至均匀为止。2)湿拌 在混合均匀的干拌和物中间作一凹槽,倒入已称量好的水(约一半),翻拌数 次,并徐徐加入剩下的水,继续翻拌,直至均匀。3)拌和时间控制 拌和从加水时算起,应在10min内完成。(2)机械拌和法1)预拌 拌前先对混凝土搅拌机挂浆,即用按配合比要求

10、的水泥、砂、水及少量石子, 在搅拌机中搅拌(涮膛),然后倒出多余砂浆。其目的是防止正式拌和时水泥浆挂失影响到 混凝土的配合比。2)拌和 向搅拌机内依次加入石子、水泥、砂子,开动搅拌机搅动23min。3)将拌和物从搅拌机中卸出,倒在拌和钢板上,人工拌和12min。4.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和易性)试验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1. 试验目的 通过测定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的塑性混 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同时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 土拌合物质量评定提供依据;掌握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的测试方法,正确

11、使用所用仪器与设备,并熟悉其性能。2. 主要仪器设备( 1)坍落度筒( 2)捣棒(3)直尺、小铲、漏斗等。3. 试验步骤(1) 每次测定前,用湿布湿润坍落度筒、拌和钢板及其他用具,并把筒放在不吸水的 刚性 水 平 底板 上 , 然后 用 脚 踩住 2 个脚 踏 板,使 坍 落度 筒 在 装 料 时 保持 位 置固 定。(2) 取拌好的混凝土拌和物15L,用小铲分3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 为筒高的 1/3 左右。每层用捣棒沿螺旋方向在截面上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 5 次。插捣筒边 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 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

12、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 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加料,顶层插捣完毕后,刮去多余混凝土,并用镘刀抹平。(3) 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 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150s内完 成。4 试验结果确定与处理(1) 提起坍落度筒后,立即量测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 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值。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以mm为单位,结果精确至1mm。( 2)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再测定。如 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

13、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3) 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粘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 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 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和物中稀浆析出的程 度来评定。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和物保 水性良好;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且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 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能不好。(4) 和易性的调整1) 当坍落度低于设计要求时,可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水泥浆量。2) 当坍落度高

14、于设计要求时,可在保持砂率不变的条件下,增加集料的用量。3) 当出现含砂量不足,粘聚性、保水性不良时,可适当增加砂率,反之减小砂率。4.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 测定混凝土拌和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重量(即表观密度),以提供核实混 凝土配合比计算中的材料用量之用。掌握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 2002,正确使用仪器设备。2主要仪器设备( 2)台秤( 3)振动台( 4)捣棒等。3试验步骤(1) 用湿布把容量筒内外擦干净,称出其重量,精确至50g;(2) 混凝土的装料及捣实方法应视拌和物的稠度而定。一般来说。坍落度不大于 70mm 的混凝土,用振动台振实为宜;

15、大于70mm的用捣棒捣实为宜。(3) 用刮刀将筒口多余的混凝土拌和物刮去,表面如有凹陷应予填平。将容量筒外壁 擦净,称出混凝土与容量筒总重,精确至50g。4. 试验结果计算混凝土拌和物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kg/m3。m mY = i x 1000hV式中 h混凝土的表观密度,kg/m3;m1 容量筒的质量, kg;m2 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 kg;容量筒的容积, L。4.3 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1. 试验目的掌握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标准及GBJ1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根据检验结果确定、校核配合比,并为控制施工质量提供依据。2. 主要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2)混凝土搅拌机(3)振动台(4)试模(5)养护室(6)捣棒、金属直尺等。3. 试件制作(1)制作试件前应检查试模,拧紧螺栓并清刷干净,在其内壁涂上一薄层矿物油脂。一般 以 3 个试件为一组。(2)试件的成型方法应根据混凝土拌和物的稠度来确定。1)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