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导学案教师学生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0103505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歌行》导学案教师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短歌行》导学案教师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短歌行》导学案教师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短歌行》导学案教师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短歌行》导学案教师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短歌行》导学案教师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歌行》导学案教师学生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1、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2、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3、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自主预习一、积累整合1、古体诗 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主要形式有“诗 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即我们这个单元所学习的诗歌。古体诗不受近 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 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白居易的琵琶行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 留别、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 “歌”“行”“吟”“引” 即是古体诗的一种

2、形式。近体诗 也叫今体诗, 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 近体诗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 端,到唐初成熟。 近体诗包括绝句、 律诗和排律三种形式。 绝句共四句, 每句五字的叫五绝, 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 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 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又称长律,一般 为五言,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亦可隔句相对,称为扇对。2、行 ,是古代诗歌体裁。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

3、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除了“行”,还有 “歌、吟、引、曲、谣、辞 ”都是诗歌的一种体裁。如: 登幽州台歌 、 秦中吟、李凭箜篌引 、西洲曲等。3、曹操:字 孟德 ,东汉末年著名 政治 家、 军事 家、 文学 家,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 , 统一中国北方,并与其子 曹丕、曹植被称为“三曹” ,是建安文学 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建安风骨” :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 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 期文坛巨匠“三曹”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 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普遍采用五言形式, 以风骨遒劲而著称, 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

4、刚之 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4、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 (公元 208 年 ),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 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 兴处,忽闻鸦声向南飞鸣而去。 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 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 短歌行。二、初读诗歌,疏通字词。1、字音譬( p)如朝露衿( j n)呦( yu)鼓瑟( s)吹笙 ( shng)掇( chu)陌(m)阡(qin)契( q)阔谈宴(yn)匝( z)哺(b)2、注释对酒当歌:应当几何:多少去日苦多: 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何以解忧:以何,用什么青青子衿: 对人

5、的尊称,多指男子 。1悠悠我心: 长远的样子,形容情思连绵不断 沉吟至今: 低声吟诵食野之苹:忧从中来: 内心枉用相存:契阔:久别重逢绕树三匝: 三,泛指多次;匝,圈、周但为君故: 只是;缘故 艾蒿 何时可掇: 通“辍”,停止 枉,屈就;存,问候 。乌鹊南飞: 向南, 名词活用作状语 山不厌高: 满足三、交流感悟1、概括一下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明确: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 “宁 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作者罗贯中着力刘备脸上贴金,给曹操脸上抹黑,显然 是为了拥刘反曹的主题服务的。因此后人评价曹操为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京剧中

6、曹操是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2、回忆三国演义 ,曹操身边曾有哪些贤才?并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曹操对于贤才 的态度。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郭嘉等。礼贤下士 求贤若渴 爱才如命 刘邦大风歌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或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学始于疑 将预习课中生成的问题,归类整理。合作探究1、欣赏三国演义曹操横槊赋诗片段感受意境。2 、配合轻音乐雨,请同学们走上讲台朗诵短歌行,并自编相应动作。3、通读全诗, 请找出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诗眼是哪一个字, 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诗句。 (诗 眼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7、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 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个关键性的词或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 明确: 忧:慨当以慷, 忧 思难忘。何以解 忧 ,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4、诗人到底“” (诗眼)什么?请找出诗句分析欣赏。明确:一忧“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对人生的短暂 发出感慨和忧愁)东汉末年,群雄奋起,众多能人志士都想抓住时机建功立业,此时的曹操已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但这些辉煌的业绩也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曹操时年已五十四岁) ,况且其中又 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 因而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8、, 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重重地向他压来,这使他不由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再者,在 当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颓 废思想在壮志未酬、抱负不得伸展的文人中间颇为流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曹操不可避免 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只好借“对酒当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思。二忧“求贤不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及求贤不得的忧思。 ) 仅仅把感叹“人生苦短”作为诗歌的起点和终结,这只是一般文人的思想境界。而曹 操毕竟是曹操,他把这样的慨叹只作为本诗感情发展的基点,以这

9、种微吟低唱的形式,为 下文倾吐求贤若渴的慷慨激烈的心曲打下基础。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 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 飞等,即使刘表之流,手下也有一些谋士。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 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在曹操热烈的求贤过程中, 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让我们来听听曹操的心声吧:贤士啊,我像热恋的女子一样 渴望着你的到来,我只是为了你的缘故,一直“沉吟至今” ,你快快地来到我的身边吧!你 到来后,我一定摆宴设乐,竭诚欢迎!可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何 时才能来到我身

10、边?在这里, “求贤不得” 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涌出, 真是 “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三忧“功业未就” 。(作者在感叹人生短暂,贤才难求之时,油然产生了功业未就的 忧虑,愿意海纳百川,学“周公吐哺” ,使“天下归心” ,实现一统天下的宏愿。 ) 这可以说是笼罩全篇的忧思, “人生苦短”之忧、 “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一统 天下是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卜,作为一个深谋远虑、渴望建功 立业的将领,他能不产生这样的忧思吗?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 三吐哺”,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而这一宏愿还未变成真正的现实, “功业未就”的 苦闷依然萦绕心头。皇图霸

11、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 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 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 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 ,有“很深的忧” ,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 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 ,这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5、“诗言志,歌咏怀 ”。试结合曹操的 “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 “志 ”?明确: 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6、找出诗中四个化用典故的句子,并分析讨论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结合书下注解 进行讨论)明确: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文出 诗经 ?郑风?子衿 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 到来。古朴深沉

12、,自然妥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 ?小雅 ?鹿鸣 ,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 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化用管子 ?形解中的话,以山高海深为喻,作者要以博大的胸怀招揽天下贤士。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史记 ?鲁周公世家作者以周公为自己的榜样,要像周公一样 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怎样的心情? 还有哪些运用同样的修辞的诗句,请找出来并分析。明确: 比喻。以乌鹊南飞、寻找栖枝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贤才尚在徘徊选择, 犹豫不决

13、,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把人生比作“朝露” ,喻人生短促。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才比作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 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山高水深比喻执政者的阔大胸怀, 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同时表明自己要完成统一大业的志向。8、请大家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有何现实意义。明确:从写作的角度敢于创新,抒发真情实感;从人才的角度广纳人才,唯才是举 从人生理想的角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国家的统一、安定是 主流。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A、譬如( p)慷慨(ki )青衿(j

14、n)B、笙箫( sh ng)阡陌(m)契合( qi )C、周匝( z)哺育( p)鼓瑟( s )D、沉吟( yn)拾掇( du)呦呦(o)2、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 世的一面。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 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 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3、

15、默写填空(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 ”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2),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曹操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眼睛,描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海景图:苍茫动荡,山岛 高耸屹立。树木丛生,绿草丰美兴旺。秋风飒飒,大海巨浪滔天,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 均若出于沧海之中。诗人正是通过这一诗歌画面,抒发了一统天下的雄心和积极进取的精 神。5、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众说纷纭,他曾讨董卓为汉除奸;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叱咤风 云;他曾广聚贤才,横槊赋诗。他是奸是忠,是善是恶,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人物曹操的?请 以“我心目中的曹操”为题,写一篇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