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合一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0099533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规合一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多规合一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多规合一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多规合一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多规合一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规合一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规合一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丰县“多规合一”项目建议书 目 录1、项目背景22、工作原则与技术思路42.1 基本原则42.2主要思路63、主要成果内容103.1“多规合一”技术报告及专题研究103.2“一张图”数据库114、项目工作计划125、项目团队166、相关项目经验177、我院综合优势177.1单位实力雄厚177.2 多规合一项目经验丰富197.3 项目团队实力雄厚207.4 工作高效时间跨度短21第16页 /共 22页1、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现行规划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显现;与加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的要求有相当距离;如规划类型过多、职能重叠、决策分散、缺乏衔接等,已明显

2、制约规划作用的发挥,影响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针对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等提出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探索“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并明确列为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2012年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新型城镇化研讨班座谈会的讲话中要求:“在市县层面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等多规合一”,在全国范围首次提出“多规合一”的工作要求。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推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3、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相关内容,再次要求建立生产、生活、生态开发边界清晰的空间规划体系,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目前,以“多规合一”等模式代表的各部门规划统筹协调改革探索已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2014年3月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加强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的相互衔接。推动有条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2014年1

4、月2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出关于开展县(市)“多规合一”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201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971号)将全国28个市县作为“多规合一”工作试点,目前试点市县的“多规合一”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徐州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之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推进“多规合一”列入重点工作。丰县作为苏北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名城,率先开展“多规合一”工作,对于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的融合,为规划体制改革决策提供实践支撑具有重要意

5、义。2、工作原则与技术思路2.1 基本原则(1)人地和谐、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多规合一”的基本内涵。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定位不能脱离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当地实际,在资源生态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选择最适合自身条件和优势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安排,应该切实落实经济社会发展意图,保障科学发展目标的落地,通过国土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2)安全优先、用途管制。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资源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充分保障,也是政府规划管控的重点。“多规合一”

6、应坚持安全优先、用途管制的原则,在考虑其他空间开发利用之前,先把与底线安全相关的空间划定下来严格管制,切实维护安全利益。一是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环境功能和重大资源、遗产价值的空间保护起来;二是优先划定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落实好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任务,将集中连片、质量等级高、土壤环境安全的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3)全域规划、统筹配置。“三生”空间规模、结构和布局是空间规划的核心,也是“多规合一”的重点和难点。坚持全域规划、统筹配置的原则,统筹考虑城乡和区域的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促进生态健康、生活宜居、生产便利的要求,加快各类用

7、地规模、结构和布局的优化,统筹协调布局城镇村生活空间、工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统筹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三线”划定,一体化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形成功能清晰、协调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4)节约集约、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各项规划应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多规合一”就是全面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按照统一的用地标准和用地政策,约束规范各项的开发建设行为,控制用地规模,提高用地效率,减少对耕地等的占用。同时,把环境友好落实到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各个方面,通过加大环境保护、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空间结构、强化综合治理等多种途径,全方位

8、控制生产生活的不利环境影响,加快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水平。(5)转变职能、有限规划。规划的实质是对市场失灵的弥补。“多规合一”不仅要着力解决规划间相互扯皮的问题,也要解决规划干预过度和不当的问题。切实贯彻十八大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精神,合理设置各项规划特别是“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内容,把市场不能解决的事项作为规划的重点,做有针对性的“有限”规划;同时,进一步规范规划实施的政策工具,尽量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规划实施,减少规划实施对市场有效运行的不利影响。2.2主要思路遵循收集基础资料、开展部门调研、开展专题研究、比对规划差异、建设项目梳理、划定控制线方案、制定保

9、障措施与政策建议的思路开展工作。(1) 收集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基础资料,主要包括规划、发改、国土、环保、林业、水利、农业、能源、交通、电力等部门的规划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审批数据等。规划数据与审批数据应采用审批通过或有法律依据的矢量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应采用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按照基础数据采用及整理标准,对前期工作收集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全市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园区规划、林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规划数据,制定丰县“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导则,明确数据入库标准,开展相关数据转换、整理和数据入库工作。(2)开展部门调研摸清本地区相关规划制定、实施和管理的工作现状,在县政府的统一组

10、织安排下,重点针对规划、发改、国土、环保、林业、水利、农业、能源、交通、电力等部门进行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各部门的行政架构、管理职能及其涉及空间规划、空间管制与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审批流程。(3)比对规划差异1)空间数据整理按照基础数据采用及整理标准,整理前期工作收集的基础资料,形成全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规划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审批数据及其他参考资料,并参照数据入库标准进行数据入库。2)规划目标指标比对对照分析各项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建设用地规模,确定“多规合一”控制线划定的目标和方向。城市发展目标对照研究分析“多规”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差异,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结合城

11、乡规划中的城市发展定位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战略方针,形成统一的城市发展目标。建设用地规模对照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为依据,比对衔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用地分类标准,研究分析“两规”的建设用地规模差异。3)空间布局差异分析对照分析“规划”确定的空间管制区域和建设用地布局,形成“多规合一”协调基础。应采用审批通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空间布局进行定量差异分析,形成差异图斑,并对差异图斑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处理建议。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可比对分析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特征和发展方向的差异。(4

12、)建设项目梳理与分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结合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按照行业分类,梳理建设项目,建立建设项目信息库。建设项目可分成公益类、产业类、经营类三大类。其中,公益类项目主要包括交通、水利、电力、环保、信息通信等市政类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保障房等公共服务类基础设施项目;产业类及经营类项目由县政府按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梳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建设项目用地与“两规”建设用地布局的差异情况,形成规划差异的相关信息。(5)划定“多规合一”控制线1)划定2020年的控制线方案依据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各项控制性指标,在差异处理和差异图斑消除的基础上

13、,结合其他专题研究,按1:2000的精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2)划定2030年的控制线方案依据规划的2030年县域人口规模、建设用地、生态与基本农田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林业保护等各项控制性指标,按1:2000的精度划定以下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产业园区控制线、基础设施廊道控制线,形成县域2030年“多规合一”“一张图”。(6)制定“多规合一”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结合“一张图”工作内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园区规划等规划提出规划修改及

14、编制建议。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多规合一”保障措施,明确“多规合一”具体运行办法、责任分工、协调机制与工作保障机制等,保障“多规合一”的有效运行。3、主要成果内容丰县“多规合一”成果主要包括丰县“多规合一”技术报告、专题研究和一张图数据库。3.1“多规合一”技术报告及专题研究(1)文本内容: 包括现状数据收集和整理、建设项目梳理与分析、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对照、2020年“多规合一”控制线方案、2030年“多规合一”控制线方案、实施保障措施等。(2)图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城乡总体规划拼合图、“两规”建设用地差异分析图、建设项目布局图、2020年“多规合一”控制线规划图、20

15、30年“多规合一”控制线规划图等。(3)专题研究:1)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力专题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城市与环境全面协调的原则,分析土地、水、生态等资源环境的生态容量、可承载的发展规模。2)产业发展专题研究。分析研究丰县各类产业发展特征、问题,提出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优化思路,并为产业园区控制线的划定奠定基础,引导工业项目集聚发展,引导产业集中布局。3)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研究。分析人口现状、结构和变化趋势,预测全市人口规模和空间演变规律、拓展方向及空间规模,提出到2020年和2030年的全市人口规模和各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3.2“一张图”数据库成果的空间矢量数据应采用ArcGIS

16、shp格式,提交数据的坐标应为西安80坐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图层:土地规划期末地类图斑图层、土地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图层、城乡规划拼合图层、“两规”建设用地差异图层、产业园区布局规划图层、重点建设项目布局图层、2020年“多规合一”用地图层、2020年“多规合一”控制线图层、2030年“多规合一”用地图层、2030年“多规合一”控制线图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模调出图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模调入图层、卫星影像图、行政界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政务电子地图、其它专项规划等。上述全部成果的电子文件(文字为doc格式,规划图纸为jpg、数据库为arcgis文件格式),成果数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划成果数据标准的规定。4、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