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基础护理学知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097301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基”基础护理学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基”基础护理学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基”基础护理学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基”基础护理学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基”基础护理学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基”基础护理学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基”基础护理学知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简述入院的目的? 协助病人了解和熟悉环境,使病人熟悉环境和适应医院生活、消除紧张情绪、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 满足病人的各种合理需求,以调动病人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做好健康教育,满足病人对疾病知识的 需求。2. 简述一般病人的入院护理内容? 迎接新病人: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迎接新病人至指定的病室床位,并妥善安置病人。 通知负责医师诊察病人,必要时,协助医师为病人进行体检、治疗。 为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必要时测量身高。 通知营养室为病人准备膳食。 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1)用蓝黑钢笔逐项填写住院病历及各种表格眉栏项目。2)用红钢笔将 病人入院或转入时间纵行填写在当

2、天体温单相应时间的40C42C横线之间。3)记录首次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体重和身高值。4)填写病人入院登记本、诊断卡(一览表卡)、床头(尾)卡。 介绍与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有关规章制度、床单位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指导常规标 本的留取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 执行入院医嘱及给予紧急护理措施 入院护理评估:按护理程序收集病人的健康资料。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 心理需要及健康问题,为制订护理计划提供依据。3. 试述“病人单位”及设备?答:“病人单位”是指医疗机构提供给病人使用的家具和设备,它是病人住院时用以休息、睡眠、饮食、 排泄、活动与治疗的最基本的生活单

3、位。病人单位的固定设备包括床、床垫、床褥、枕芯、棉胎和毛毯、 大单、被套、枕套、橡胶单和中单(需要时)、床旁桌、床旁椅、过床桌(需要时),墙上有照明灯、呼叫 装置、供氧和负压吸引管道等设施。4. 简述分级护理的要点? 答:分级护理是根据病人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通常将护理级别分为四个等级,即特别护理、一级护 理、二级护理及三级护理:各级护理级别的适用对象及相应的护理内容见下表。护理级别适用对象护理内容特级护理病人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 救。如严重创伤、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 官移植、大面积烧伤,以及某些严重的内科 疾患等1.安排专人24h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 体征;2.制订护理

4、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 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特别护 理记录单;3.备齐急救药品及用物;4.做好基 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一级护理病人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 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瘫痪、高热、1.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1次,观察病情及生 命体征;2.制订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 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特别护大出血、肝肾衰竭和早产儿等理记录单;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 满足病人身心需要二级护理病人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大 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慢性病 不宜多活动者以及幼儿等1.每12h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2.按护 理常规

5、进行护理;3.给予必要的生活及心理 护理,满足病人需要三级护理病情较轻,生活能基本能自理,如一般慢性 病、疾病恢复期及选择手术前准备阶段等1.每日巡视病人2次,观察病情;2.按护理常 规进行护理;3.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 人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满足病人身心需要5.试述病人出院当天的护理工作?答:执行出院医嘱:1)停止一切医嘱,用红笔在各种执行卡片(服药卡、治疗卡、饮食卡、护理卡等,) 或有关表格单上填写“出院”字样,注明日期并签名。2)撤去“病人一览表”上的诊断卡及床头(尾) 卡。3)填写出院病人登记表。4)病人出院后需继续服药时,按医嘱处方到药房领取药物,并交病人或家 属带回,同时给予用药

6、知识指导。5)在体温单40C42C横线之间,相应出院日期和时间栏内,用红钢 笔纵行填写出院时间。 填写病人出院护理记录(护理评估单) 协助病人清理用物,归还寄存的物品,收回病人住院期间所借物品,并消毒处理。 协助病人或家属办完出院手续,护理人员收到住院收费处签些的出院通知单后,根据病人病情,步行护 送或用平车、轮椅推送病人出院。6. 简述病人出院后的处理?答:处理出院病人床单位:(1)撤去病床上污被服,根据病人疾病决定清洗、消毒方法。(2)用消毒液 擦拭床旁桌、床旁椅及床。(3)非一次性使用的痰杯、脸盆,须用消毒液浸泡。(4)床垫、床褥、棉胎、 枕芯等置于日光下曝晒、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或使用臭氧

7、机消毒。(5)病室开窗通风。(6)传染性疾病病人 离院后,需按传染病终末消毒法进行处理。 铺好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按要求整理病历,交病案室保存。7. 试述搬运病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答:在病人入院、接受检查或治疗以及出院时,凡不能自行移动的病人,均需护理人员用不同的运送工具, 如平车、轮椅或单架等运送病人。在运送过程中应注意一下事项: 动作轻稳、准确,确保病人安全舒适,并应注意保暖。 搬运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避免造成损伤等并发症。 保证病人的持续治疗不受影响。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搬运的过程、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 告知病人在搬运过程中,如感不适立刻向护理人员说明,防止意外发生。8.

8、 试述造成病人不舒适的原因?答:身体因素:1)个人卫生状况不佳导致不适,2)姿势或体位不当;3)保护具或矫形器使用不当; 4)基本导致不适。 心理社会因素:1)焦虑或恐惧;2)生活习惯改变;3)自尊受损;4)缺乏家庭和亲友支持。 环境因素:1)对医院的社会环境不适应,2)对医院的物理环境不适应。9. 试述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答:卧床姿势:应尽量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体重平均分布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关节维持正常的功能位 置,体内脏器在体腔内拥有最大的空间。体位变换:应经常变换姿势,至少每2小时更换一次。身体 活动:在无禁忌的情况下,病人身体各部位每天均应活动,改变卧位时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练习。保

9、护受压部位:应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保护隐私: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均应注意保护患者 隐私,根据需要适当地遮盖病人的身体,促进病人身心舒适。10. 简述卧姿的分类?答:主动卧位:病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称为主动卧位。见于轻症病人、 术前及恢复期病人。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为被动卧位,常见 于昏迷、极度衰弱的病人。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 苦或因质量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为被迫卧位,如肺心病病人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位。11. 简述半坐卧位的适用范围?答:某些面部及手术后患者,采取

10、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及盆腔,使回心血 量减少,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荷;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有利于气体交换。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防止感染 局限。并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采取半坐卧位还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逐渐适应体位改变,有利于向站立位过渡。12. 简述影响病人安全的因素?答:感觉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易导致对环境的判断错误,并引发不安全事件。 年龄:新生儿比婴幼儿不能自理,需依赖他

11、人保护。儿童好动,易致意外伤害。老年人功能衰退,也容 易受到伤害。 健康状况:体质虚弱和意识障碍均可使病人失去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导致伤害。 医疗环境:医院环境不佳和病人对环境不熟悉。 诊疗手段:如各种侵入性的检查和治疗以及外科手术等,有时也会对病人的安全造成影响。13. 简述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答:物理性损伤:1)机械性损伤:如跌倒、创伤等。2)温度性损伤:如烫伤、烧伤、点灼伤、冻伤等。3)压力性损伤:如压疮、气压伤等;4)放射性损伤:主要又放射性诊断和治疗处理不当所致。 化学性损伤:通常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而引起。 生物性损伤:包括微生物及昆虫对人体的伤害; 心理性损伤: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态

12、度及医护人员的行为和态度均可影响病人的心理,甚至会导致病人 生理损害的发生。 医院性损伤:1)由于医务人员言谈或行为的不慎而造成的病人心理或生理损伤;2)各种医疗、护理差 错事故给病人造成的损伤。3)医院内感染对病人的伤害。13. 试述医院常用保护具的种类,并简述其功能?答:保护具是用来限制病人身体或身体某些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病人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种器具。 床档:主要用于预防病人坠床。 约束带:主要用于保护躁动病人,限制身体或肢体活动,防止病人自伤或坠床。 支被架:主要用于肢体瘫痪者,防止盖被压迫肢体而造成不舒适或足下垂等,也可用于灼伤病人和采用 暴露疗法需保暖的病人。使用时,将支架被罩于

13、防止受压的部位,盖好盖被。14. 试述对失眠病人的护理措施?答: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调整病室的温度、湿度、光线、音响在适宜的范围,避免不良刺激,床铺要 整洁、舒适,被褥薄厚适宜,枕头的高度合适,合理安排护理措施,避免对病人的干扰。 减少生理上的不适,对病人的不舒适对症处理,如疼痛的病人按医嘱使用止疼药,协助病人采取适当的 体位,睡前帮助病人处理个人卫生和排泄问题,为病人进行放松按摩,妥善处理和固定伤口及引流管。 减轻心理压力:住院病人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恐惧和孤独,并严重影响睡眠,因此应加强心理护理。 必要时可以允许病人的重要关系人陪护病人睡眠。 尊重病人的睡眠习惯:对病人平时养成的睡眠习惯应

14、予重视,减少因护理治疗时间与病人习惯性时间发 生冲突的概率,为病人提供适合于个体需求,利于病人休息、睡眠的环境。 合理使用药物:使用安眠药物的原则是当所有促进睡眠的方法无效时才考虑使用,用药时间要尽可能短。 健康教育:指导病人掌握一些促进自然入睡的技巧,包括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睡前可以热水淋浴、热 水泡脚,掌握一些睡前松弛的训练方法等。15. 试述清洁、消毒和灭菌的概念?答: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中药环节,他包括医院病室内外环节的清洁、消毒,诊 疗用具、器械、药物的消毒、灭菌,以及接触传染病病人的消毒隔离和终末消毒等措施。(1)清洁:是指用清水、清洁剂及机械洗刷等物理方法清除

15、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 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适用于医院地面、墙壁、家具、医疗护理用具等物体表面的处理, 也是物品消毒、灭菌的前期步骤。(2)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消毒作用可分: 高效消毒方法:可以完全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并对细菌芽孢有显著杀灭作用,是除灭菌以外对 微生物杀灭作用最强的水平。中效消毒方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 方法。低效消毒方法:是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支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消毒方法。(3)灭菌: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使之达到无菌程度。适用于需进入人 体内部,包括进入血液、组织、体腔的医用器材,如手术器械、注射用具等。16. 简述清洁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答:(1)操作方法:操作者戴橡胶手套,将器具或物品用清水冲洗,再用肥皂水或洗涤剂刷洗,去除物品 上的污秽,最后用清水洗净擦干。清洁是消毒、灭菌的前奏,也是对具低度传染性的物品如天花板、病床、 桌椅、地板、墙壁等物品的常用处理方法。(2)注意事项:最初洗刷时宜用冷水,因蛋白质类物质易被热或消毒剂凝固,不易清洗。刷洗时保 持刷子始终处于水面下,以防止形成气溶胶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