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学期教学计划5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09627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学期教学计划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整学期教学计划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整学期教学计划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整学期教学计划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整学期教学计划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学期教学计划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学期教学计划5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期教学计划5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学期教学计划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的一般特征和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发展趋势,合理使用。为本学期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掌握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重点探索因特网这个丰富的信息源。理解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的三种基本形态。掌握人性化信息加工的两类重要应用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信息加工。 学生情况分析 认知前提分析 优势 现在学生家庭中拥有电脑的数量较多,平时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比

2、较,而且,电脑学习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时间,部分学生比较感兴趣。 由于学校电脑设备想较其它县市学校落后,对学生积极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致使有些学生厌恶上机实践操作,从而影响部分学生积极性。 情感前提分析 优势 计算机是比较特殊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 不足 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改进措施教学措施) 强调基础知识,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2) 注重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4) 课堂中注重讲练结

3、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 加强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管理和引导。 教育措施 加强学生上机纪律管理,完善机房管理条例,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严肃处理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组织优势生辅导后进生上机实践操作,实现分层管理、分层教学。 时间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第1周、信息及其特征第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第3周、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第4周、因特网的搜索引擎 第5周、因特网的搜索技巧 第6周、放假第周、文件的下载文件及其类型第8周、文件的下载多路径文件第9周、文件的下载下载速率第10周、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第11周、其中考试 第1周、信息加工概述第13周、信息的智能化加工第14周、信息的编程加工

4、第15周、文字及其处理技术 第16周、字处理软件第17周、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第18周、熟悉Excel软件 第19周、表格数据的处理 第20周、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第2周、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化 第22周、期末 学期教学计划 篇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继续以教育局提出的“教育年提高教学质量”为总体思想,以“探究以问题为中心课堂教学”为载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教学主线,以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基本点,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我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工作目标、牢固树立教学的规范意识,实现教育年教学管理规范化。 2、注重教、科研的整合,落实

5、好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努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4、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做好六年毕业统考准备。 5、有序推进课程改革。 三、主要工作措施落实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 、继续完善“校长教务处教研组”的三级管理体制,各部门学期初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并把各项计划贯彻实施到位。 2、教务处要发挥上传下达、督导教学工作的职能作用,以“计划(组织)实施(落实)检查(评比)总结(反思)”的工作方式狠抓教学教研,并逐步完善教学教研的工作制度,特别要加强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多指导教师、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以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教学水

6、平。3、各科组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发挥各科教学教研工作的带头作用,认真制定学科工作计划,并配合教务处把计划落到位,组织各科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多指导教师按新课标和学期初我局提出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生学习评价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并在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定期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常规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备课:先进行集体备课,以年组为单位,教学领导参与深入共同探究单元的重点、难点等,保证提前量。基于我校1-3年级是单班,46年平行班也只有两个的原因,与上级协商后本学期具体形式如下:在以往的集备上做批改,再每个月整理出一单元的一次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再书写个案

7、,教案的书写做到五个体现:一是体现“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理念;二是体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三是体现学科特色,如语文学科突出“课文做例文,优化读写结合”仿写点的设计;四是体现预设的充分,以备精彩的生成;五是体现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训练。 上课:上课前必须复案。课后要写出教学反思(即课后小结),以利于改进教与学的方法。每月检查教案,重点检查教案在使用过程中的修改情况及教学反思记录。继续进行课堂教学考核,落实课堂常规,确保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会正确摆放物品,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学会认真思考,学会举手发言,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导处将加强巡视和听随堂课的力度。教师努力改变教学

8、方式,形成学科教学特色,学校提倡积极采用发现式,自主探索式,实践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辅导:辅导要针对少部分学生进行,不能把辅导当成课堂教学的延续。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力度,以保证他们的学习质量。 成绩考核与质量分析:本学期各学科继续搞好四次单元测试,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任课教师出题,保证试卷的设计质量。包年部领导做好监控工作,测后认真组织做质量分析,以改善后续教学。五月上旬学校要进行一次期中抽测,以检验一个阶段的教学质量。(7)继续加强综合实践课的研究,本学期由教学领导直接上课,采取集中与个体上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8)本学期将举办“百字百题赛”“朗读比赛”“学生阅读习作竞赛”等多项学

9、生活动。注重教、科研整合,立足课堂,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科研,尤其是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本学期将继续以“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探究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课题研究为主线。把科研与校本教研密切结合。本学期重点研究“以问题为中心课堂教学设计”,及校本课程研究“课文做例文,优化读写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1、课堂的设置不是单独为了教给学生知识,因而首先应让教师充分认识课堂。让他们知道应教好每一堂课。为学生也为自己,苦心经营每一堂课,让课堂发出生命的活力,让生命的价值在课堂上得到升华,“树立课堂不精彩、人生就不

10、精彩”的教学观、人生观。 2、加强集体备课。在教务处、各科教研组的组织下,认真学习新课程,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落实教育局提出的三种集体备课方式,同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并通过学习和钻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多进行总结并把总结提升到改进教学方法上。如:上学期校本教研整理出来的读后感训练手册习作审题训练手册本学期将在读写课上继续应用并进一步完善。 、使教师认识当前课堂教学理念,认真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不听课不是学生的错,要认识到这是自己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表现,从而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多探索、多钻研,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差异

11、,尽力争取学生爱听自己的课。近而提高教学质量。 4、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是要经过千千万万次实践而得出的,教师要通过校本教研等学习认真充实自己的教学业务知识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这是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用学习重塑自己,每天淘汰自己。 抓实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力量。 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课改进展如何,关键又在于教师,因此,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树立学习意识,把学习和研究成为习惯。学期初每名教师要制定读书计划,学期末要进行读书心得体会交流。更加鼓励并督促教师注重理论学习,科任教师每周二、周四早下午自己安排40分钟为固定学习时

12、间,班主任教师周一、周三下午自己安排0分钟为固定学习时间。自觉学习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摘抄,并加强学校内教师间的相互听课,每学期听本校的课不少于2节,本学期将继续举行教师读书知道竞赛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2、做好年轻教师和典型教师的在岗培训工作。我校的语文典型教师:陈立冬、张丽、常颖;数学典型教师:徐秀华、朱雪红;英语典型教师:马满杰。品德典型教师:孙波、王丹丹。学校多为典型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多为她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多让她们在研讨会上上课、谈课后反思。并且学校也努力为年轻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3、结合校本教研做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创造机会给

13、他们压任务,让他们挑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 4、本学期仍以校本教研为主,落实教育局提出的三种教研方式,围绕问题教研,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备课前的教研,为个人备课做好充分准备。教研课后的教研进行评析、研讨,以改善后续教学。落实小教部教研重点,把校本教研作为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渠道。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以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学期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

14、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5、 四、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运动和力”、“时间”、“生物与环境”、“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制作小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教材的意图之一。第二单元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生物与环境(二)”第三单元就是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