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盐道街中学三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09042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盐道街中学三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盐道街中学三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盐道街中学三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盐道街中学三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盐道街中学三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盐道街中学三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盐道街中学三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

2、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通过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惯性等知识,我们可以知道A.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与合力的方向相反C.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D.惯性的大小由速度的大小决定,速度大的物体,其惯性大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吸引物体、物体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作用力,乙物体受到作用后,才产生反作用力,所以先有作用力,再有反作用力C.甲、乙两队拔河,甲队取胜,说明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D.重力和支持力组成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下列说

3、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B.静摩擦力一定对物体运动起阻碍作用C.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D.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4、如图所示,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有m和M两个静止的物块。m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确定的数值,M是光滑的,与斜面之间无摩擦力。m的质量不变,逐渐增加M的质量,在m与斜面发生相对运动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受到的合力逐渐变大B.斜面对m的支持力逐渐变大C.m受到的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变大D.M对m的压力保持不变5、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C.物体运动

4、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D.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6、如图是一种测定风力仪器的原理图,金属小球P的质量为m,固定在一细长刚性金属丝下端能绕悬挂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当水平方向的风吹向金属小球P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定角度,则水平风力F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B.C.D.7、如图,节水灌溉中的喷嘴距地高0.8m,假定水从喷嘴水平喷出,喷灌半径为4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 )A.水下落的加速度为8m/s2B.水从喷嘴到地面时间为0.4sC.水从喷嘴喷出后速度不变D.水从喷嘴喷出的速率为10m/s8、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

5、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B.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先失重后超重C.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以选作参考系B.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C.物体在旋转时,一定不能看作质点D.质点的加速度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大10、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重

6、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1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A.m=0.5kgB.=0.4C.m=1kgD.=12、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力水平推车,但车仍然静止,表明A.推力越大,但汽车仍然静止是因为汽车太重B.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C.推力大小变化时,

7、静摩擦力大小也发生变化D.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因此汽车仍然静止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其中为橡皮绳,和为细绳,为固定橡皮绳的图钉,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绳的一端拉至点,记录两个拉力和;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绳拉至点,记录其拉力。图乙是某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做出的力的图示。(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图甲中的方向的是_。(2)此实验中,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找到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那么还可以研究以下哪些物理量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加速度 B.位移 C.路程 D.速度1

8、4、请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相关内容.(1) 如图甲所示,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两个细绳套. (2)如图乙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位置并记为O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及_.(3) 如图丙所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N和细绳的方向.(4) 如图丁所示,已按一定比例作出了F1、F2和F的图示,请用作图法作出F1和F2的合力F/._(5) F/与F大小相等,方向略有偏差,如果此偏差仅由F1引起,则原因是F1大小比真实值偏_(填“大”或“

9、小”)或F1与F2的夹角比真实夹角偏_.(填“大”或“小”)15、(1)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改变两球初位置的高度或改变铁锤的敲击力度,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_。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2)为进一步研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特点,采用图乙装置,描点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B斜槽轨道末端切线必须水平C要用平滑曲线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D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相同位置无初速度释放描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

10、迹如图丙所示,O为抛出点,A、B为轨迹上的两点,OA、AB竖直方向高度分别为y1、y2,按照自由落体规律,若y1:y2=_,则OA、AB段时间间隔相等;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x1=x2,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3)如果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那么轨迹上任意一点的y坐标与x坐标理论上应满足y=ax2,已知初速度为v0,重力加速度为g,则关系式中的a等于_。三计算题(22分)16、(1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kg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上表面紧靠(不相连)一固定斜面轨道的底端,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37,一质量为m=2kg的物块A(可看作质点)由斜面轨道

11、上距轨道底端5m处静止释放,物块A从斜面底端运动到木板B左端时速度大小不变,物块A刚好没有从木板B的右端滑出,已知物块A与斜面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与木板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25,(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1)物块A刚滑上木板B时的速度大小;(2)物块A从刚滑上木板B相对木板B静止所用的时间;(3)木板B的长度17、(10分)如图所示,斜面高为h,水平面上D、C两点距离为L。可以看成质点的物块从斜面顶点A处由静止释放,沿斜面AB和水平面BC运动,斜面和水平面衔接处用一长度可以忽略不计的光滑弯曲轨道连接,图中没有画出,不计经过衔接处B点的速度大

12、小变化,最终物块停在 水平面上C点。已知物块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均为。请证明:斜面倾角稍微增加后,(不改变斜面粗糙程度)从同一位置A点由静止释放物块,如图中虚线所示,物块仍然停在同一位置C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C【解析】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故B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13、故C正确;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决定,与速度无关,故D错误;选C.2、A【解析】A地球吸引物体、物体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正确;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B错误;C甲队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甲队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同理乙队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乙队的拉力等大反向,所以甲队的拉力等于乙队的拉力,C错误;D相互作用力是作用于不同物体的相同性质的力,重力和支持力不是相互作用力,D错误。故选A。3、D【解析】A、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加速度描述的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速度变化v大,不一定加速度大,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v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故A错误B、静摩擦力与物体间相对运

14、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可以和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和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充当动力也可以充当阻力,故B错误C、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就是合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另一个不在同一方向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就不是直线运动,故C错误D、平抛运动是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的抛体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4、C【解析】Am保持静止,m受到的合力不变,A错误;B对M和m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斜面对m的支持力仍保持不变,B错误;C对M和m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m受到的斜面的摩擦力M变大,则f逐渐变大,C正确;D对m受力分

15、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M对m的压力为M变大,则逐渐变大,D错误。故选C。5、A【解析】A只要物体在运动,其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故A正确;BD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变化越来越慢,但速度不一定增大,也不一定减小,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在增大,反之,速度在减小,故BD错误;C速度的变化量既与加速度有关,还与变化所用的时间有关,则知,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不一定减小,故C错误。故选A。【点睛】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关键抓住两者无关来理解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加速度的决定因素:合外力和质量6、C【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水平分力、绳子的拉力,如图将风力和拉力合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故选C。7、BD【解析】A水喷出后做平抛运动,下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