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语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09035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中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中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中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中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语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座位号中职语文期末试题 分值:100 用时:120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第I卷(共3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科目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只将答题卡交上,试卷自己保存。一、选择题。(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脉脉(m) 乘凉(chng) 独处(ch) 颤动(chn)B凋谢(dio) 似的(s) 廿四桥(nin) 椭圆(tu)C不禁(jn) 拙劣(zhu) 匹配(p) 掩盖(yn)D应用(yng) 缥缈(pio) 绚烂(xun) 点缀(zh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饱尝艰辛 花木凋零 颓费色彩 缓慢优闲B凌空而起

2、 左顾右盼 姿态翩然 举目千里C俯仰天地 游目聘怀 若隐若显 别致出色 D没精打彩 光芒四射 浓妆淡抹 细枝没节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十几集、几十集的习以为常。B这次在浦东的参观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新的文化观念”日趋多元化,常常让我们莫衷一是。D他俩同窗八载,一直是相敬如宾,从来没有为琐事吵过架。4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1)十月革命前,列宁_成割草工人,隐蔽在拉兹里夫湖畔。(2)儿童作文是表达性的书面语言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内部语言及黏附着的_活动。(3)供水部门安装水管,煤气公司安装煤气管,环卫系统安装

3、下水道,你刚填平,我又开挖,是否几个部门_一下,那可为国家节约多少劳动力和资金啊!A化妆 表象 谐调 B化装 表相 协调C化妆 表相 谐调 D化装 表象 协调5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项是( )A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B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C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的满地。D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6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B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C一片蓝,

4、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D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邮电部门做出了不用标准信封和不按标准书写就不予投递。B每个夜色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C在原子中,电子的数目和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相符,所以原子是中性的。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事故安全的教育和管理。8下列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D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9“假舟楫者

5、,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绝”意思是( )A横渡 B极,非常 C超越,超过 D断,断绝10下列各句的译文不确切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一样用心。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译文: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译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第卷(共70分)二、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1落霞与孤鹜齐飞,_12无边落木萧萧下,_13今宵酒醒何处,_,_1

6、4_,霜叶红于二月花。1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16_,_。锲而舍之,金石可镂。三、综合训练(一)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问题。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

7、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

8、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17第一节里,“感到十分的秋意”的“十分”的意思是()。A副词,很。B形容程度深。C意思即“十二分”。D程度副词,非常,极其。18对这三节描写的景物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院落秋花北国槐树秋蝉残声B院落秋色秋槐落蕊秋蝉残声C院落秋花北国槐树北国秋蝉D院落秋色槐树落蕊北国秋蝉19联想一般分为四种: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下列各句联想类型和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A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C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

9、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20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B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倒好处。D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

10、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

11、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21.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文字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B.第一段文字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塘。C.第一段文字描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D.第一段文字描写了月下荷塘的静态美和动态美。22这一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面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

12、多样化。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C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23第一段文字写景的顺序是( )A从动到静 B从光到影C从上到下 D从荷到树24. 第二段文字描写的内容是( )A月光下的荷塘 B荷塘上的月色 C月下荷塘的荷与树木 D在月下荷塘上的所见所闻2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修辞特点与下面哪一项不同(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似的。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

13、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D绿茸茸的草地,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26从荷塘月色的文眼看,对全文线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作者行踪为线索:带门出去走煤屑路到荷塘边回门前进屋B以作者感情变化为线索:淡淡哀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C以景物描写为线索:月夜小路荷塘月色荷塘四周采莲D以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理变化为线索四、写作(44分)27.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格式有两处毛病,请修改。(4分) 征稿启事为丰富校刊中学时代的内容,特征求下列稿件:园丁颂歌,班级新事,学习心得,读书笔记,思想火花和文艺创作等。来稿要求观点鲜明,文字简洁生动,字迹清晰,篇幅以不超过千字为宜。请写明真实姓名和所在班级。稿件请于五月二十五日前投入稿件箱或直接送语文组李老师处。 祝大家学习进步! 中学时代编辑部2012年5月4日 修改:1、_ 2、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