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视角与汉语言教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086675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视角与汉语言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视角与汉语言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视角与汉语言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视角与汉语言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视角与汉语言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视角与汉语言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视角与汉语言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视角与汉语言教学导读: 汉语的动物文化词本身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 搭配意义、 象征意义等, 这是来自异域文化的留学生在习得汉语动物文化词时的难点, 因此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必须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汉语教学教什么?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对外汉语教学经历了重视结构-既重视结构又重视功能f结构、功能、文化并重的嬉变。从这个变化中可以看出, 对文化的重视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共识, 因此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必须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一、汉语文化词概述孟子敏认为, “所谓文化词语, 是指具有文化意

2、义的词或短语”。吴利琴在第二语言文化词汇的构成与教学一文中则指出, “文化词汇主要指的是在一定语言背景下承载的特定文化意义的词语。 它包括常用词语、 谚语、 成语等”。 张华根据 Leech对词义的分类,定义文化负载词为具有附加的联想意义的词汇,并且把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内容分为四类, 即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的联想意义、 反映民族特有事物与概念的词汇语义、 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习语和典故、词语的文化含义不等值。(一)社会文化制约了动物词的意义不同的文化传统、 文化心理制约了动物文化词的意义。 另外,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物,它们的文化意义还受它们自身外形特点、行为特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的影响,而有些动物

3、文化词的意义则受神话、传说、历史、 宗教、 地理环境、 风俗习惯的影响。因此在跨文化的视角下研究汉语的动物词, 我们更容易看清汉语动物词的特点,也更容易发现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动物词时可能出现的难点和容易产生的偏误。(二)不同民族动物文化词的词义异同在对比汉英动物文化词时, 我们将把汉语的动物文化词和英语的动物文化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看看他们之间有哪些异同,以期通过这种研究尝试去深化动物文化词的词义分析。1 .汉英动物文化词整体统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第 5 版)动物文化词的统计,其中表示动物名称的一级动物文化词有 46 个,它们是狼、虎、狮子、狐、獐、马、牛、驴、羊、鱼、狗

4、、鸡、鸭、鸟、鸽、百灵、鸿、鼠、 兔、 猴、 龙、 凤、 鳌、 精卫、 玉兔、 鳄鱼、 蛇、 鹤、 天鹅 (鹄) 、虫、蚂蚱、蛾、螳螂、蝉、蛙、象、蚂蚁、鳖、蚕、蟾蜍、猪、猫头鹰、乌龟(龟)、鸿雁、鸳鸯、啄木鸟。由一级动物文化词作为构成成分构成的二级动物文化词有 193 个, 由二级动物词作为构成成分构成的三级动物文化词 7 个, 共 246 个。 对汉语全部动物文化词进行统计可以看出, 汉语动物文化词中, 由现实中的动物构成的文化词数量最多的是虎( 29 个)、狗( 24 个)、马( 17 个)、牛( 15 个)、鱼( 15 个)、狼( 12 个)、狐( 11个)、鸡(12 个),由传说中的

5、动物构成的动物文化词数量较多的是龙(14 个)和凤(4 个)。2 . 汉语动物文化词跨文化比较在此,我们将以英语作为比照对象。和英语对比,汉语的动物文化词和英语的动物文化词呈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有对应词语,且文化意义相同。和英语比较,汉语的动物文化词中, 一级动物词在英语中有对应的词且文化意义相同的数量很少, 只有“狼”的文化意义和英语相同。 在二级文化词中,英语有对应词语且文化意义相同的有瓮中之鳖、 瓮中捉鳖、 蚂蚁啃骨头、蚕宝宝、噤若寒蝉、寒蝉凄切、井底之蛙、螳臂当车、飞蛾扑火、秋后的蚂蚱、害人虫、鸿鹄高翔、鸿鹄之志、蛇头、蛇蝎、地头蛇、鳄鱼的眼泪、死老虎、纸老虎、母老虎、狮子搏兔、鼠目寸

6、光、鼠窃狗盗、兵强马壮、兔死狐悲、兔死狗烹、鸡口牛后、大鱼吃小鱼、鱼死网破、惊弓之鸟。这类词,在 246 个动物文化词中约占 12.6%。二是有对应词语, 但文化意义不同。 这些汉语文化词在英语中有对应词, 但是文化意义存在不同。 这类动物词在一级词中包括猪、蟾蜍、龙、凤、狗、鱼、牛、马、猫头鹰、乌龟、虎、狐狸等,加上二、三级词,这类动物文化词约占 246 个动物文化词56.5%。这些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文化意义,但是存在差异的地方, 主要是情感意义和内涵意义不同。 像与狗有关的动物词,中国人附加在狗这个动物身上的意义有下贱、 卑微等, 而英语国家的人则没有;像神话中的动物龙、凤,龙是古代时候

7、中华民族的图腾, 中国人看到龙或与龙有关的事物, 会由衷地有一种崇敬、庄严的感觉,凤本身也是吉祥、祥瑞的化身,而在英语文化中,龙是可怕的动物,凤是长生鸟。由于英语国家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与中国差别很大, 所以造成一些词语在文化联想意义和情感意义上还存在区别。以猪为例,在汉语中,它的内涵意义是懒、脏、笨、下贱,然而在英语中,猪还有固执、 讨厌、 难办的事、 赛马用的劣马等意思。 又如蟾蜍,在汉语中的文化意义里有一项是月亮, 而在英语中, 它的文化意义则是讨厌的人或物、可鄙的人或物。再如乌龟,在汉语中象征着长寿, 在英语中乌龟没有这个文化意义。 猫头鹰在汉语中具有不祥的征兆的内涵意义, 而在英语中,

8、猫头鹰由于它晚上活动的缘故, 所以具有常熬夜的人的内涵意义 (这个含义汉语中用猫头鹰的别名“夜猫子”) , 同时被赋予聪明面孔笨肚肠的文化联想意义。再如狐狸,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狡猾、妩媚的内涵意义,只是汉语中还具有贬义的情感意义。三是没有对应词语,或者有对应词语却没有对应的文化意义。在 246 个动物文化词中这类词约占30.9%。在一级词中,这类词包括比目鱼、鸿雁、鹤、啄木鸟、 鸳鸯、 精卫、鳌、 百灵等。在二级词中这类词包括鲤鱼、黄鱼、金蝉脱壳、精卫填海、玉兔东升、鳌头、大鳄、炒鱿鱼、千里马、落马、换马、出头鸟、鼠、无名鼠辈、猴儿精、虎彪彪、虎步、虎劲、虎口、虎生生、与虎谋皮、骑虎难下、如虎

9、添翼、虎头蛇尾、虎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狮子大开口等。三、动物文化词跨文化比较的研究价值在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本体研究层面来看, 对动物文化词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首先, 汉语动物文化词是汉语文化词中最生动形象又极富表现力的一类,各种生活中的动物以及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在动物文化词中出现,它们不但表现了中国人对这些动物的感情,更是反映了深层次的中华文化内容。这些文化知识是留学生最为缺少的,也是难学习的,可是又是必须要了解的,否则,将会影响对汉语的有效学习, 影响对词汇的理解, 从而影响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次, 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留学生, 在学习汉语之前, 如果已经掌

10、握了一个完整的语言系统以及对应的文化, 那么他们在学习汉语时, 已有的这些文化知识也好、 语言知识也好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中负面的那部分就是负迁移, 具体到对汉语动物文化词的学习。 以“牛脾气的意思”为例, 在调研中发现, 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调查问卷上选择的是“驴脾气”,我们知道,英语中有“ as stubborn as amule”的说法意思是“倔强得像驴一样”,这就是母语文化负迁移对留学生习得汉语动物文化词的影响。总之, 对汉语动物文化词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 可以更细致化地了解动物文化词, 深入了解动物文化词的整体情况以及跨文化视角下的特点, 便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控制把握, 以达到更好地实现语言教学目的和文化传播目的。说明: 本文系晨光学者课题“国际汉语热背景下的动物文化词汇研究”, 编号为12CGB14。注释:孟子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选自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在统计时, 重复的文化词算一个, 并且一般按排在前面的动物为统计标杆,比如龙飞凤舞、龙争虎斗归属于龙。有些文化词统计时,意义上偏重于哪种则归类哪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