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五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008483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财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五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财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五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财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五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财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五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财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五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财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财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五(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五)、概念题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 .需求规律3 。 隐成本4 .卖方垄断5 .古诺模型二、简答题1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假设前提是什么?2 .在一个由两种商品(X, Y)和固定要素供给组成的经济中,假设每个消费者对这两种 产品的偏好完全相同,Y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而某厂商在X产品市场上是惟一垄断卖主。 请用产品转换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 ) 一般均衡点是否必然位于产品转换曲线以内?(2)为什么垄断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3 .什么是皮古税(Pigouvia ) ?皮古税是怎样解决外部性问题的?4 .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会出现递减?5 .如何用无差异曲

2、线说明现金补贴要优于食物补贴?三、计算题1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 0.04Q30.8Q。10Q+ 5,(1)试求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2)如果市场价格 P= 10元,试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利润。2 .已知生产函数为 Q KL 0.5L2 0.32K2, 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 令上式的K = 10.(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边际产量(MPL)函数。(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3)证明当APL达到极大时 APl = MPl =2.3 .假定A和B两个厂商,成本函数分别是C=Q2+5QQ=2Q2+Q+0。

3、5Q A厂商享有外部经济,并导致其他厂商的外部不经济;B厂商的作用则相反。假设两个厂商都按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确定产量,它们的边际成本与价格都等于20美元。计算出两个厂商的产量和利润各是多少?如果A、B两个厂商合并,产量和利润会有什么变化?4 .在一个封闭的劳动力市场,只有一家雇佣工人的厂商,它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为 MRP=300- 0.1L ,劳动力供给函数为 L=20 400, L为厂商每周雇佣工人数,为工人每周的工资.求:(1)这个市场上的均衡工资水平是多少? (2)如果工人结成工会,规定每周工资最低为100,那么新的均衡工资是多少?就业人数又是多少? (3)如果市场上又出现一家厂商,

4、它的MR曲线与原先的厂商一样,那么新的均衡工资是多少 ?就业人数又是多少? 5.某公司面对以下两段需求曲线: p=25- 0.25Q (当产量为 020 时)p=350。75Q(当产量超过 20时)2公司总成本函数TC=200+ 5Q+ 0.25 Q,求:(1)该公司所属行业的市场结构类型是什么?(2) 公司的最优价格和产量是多少?这时利润(或者亏损)多大?(3 )如果成本函数改为 TC=200+ 8Q+ 0。25Q2,最优价格和产量是多少?四、论述题1 .试述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及其理论意义。分析囚徒困境博弈及其经济学意义参考答案一、概念题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消费者从每一相继单位的物品

5、中得到的效用都比前一单位 所得的效用小,有递减的倾向.这一规律可以表述为:任何消费者从相继的一个单位的产品 中得到的效用会随产品的总消费的增加而减少。出现边际效用递减主要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一个因素来自于人的欲望本身。十九世纪的德国经济学家戈森曾提出两条关于欲望的规律:欲望强度递减规律,即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人对某物品的欲望强度随着该物品的增加而减少; 享受递减规律,即随着欲望的满足,人所得到的享受是递减的。另一因素来源于物品具有的 若干种不同用途,当这种物品的数量不多时,消费者会用它来满足最强烈的欲望,即边际效用很大;而当这物品的数量增加后,消费者就会用它来满足次要的欲望,则感到满足的程度小一些

6、,即边际效用递减。微观经济学认为,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得到效用。当他把货币收入用于购买各种物品 时,总会比较每一个单位的货币支出,是否买到了同样大的边际效用。消费者对某物品愿意付出的价格,是以该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为标准的.既然某物品的相继单位的效用是递减的,消费者就只有在该物品降价时才会多买一些.如果该物品的售价不降低,消费者就会把想多买该物品的货币留在手中,而不再买边际效用降低的那种物品。对生产供应者来说, 物品边际效用递减会迫使他降低价格以引诱消费者去多买该物品。因此,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具有反方向变化的关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形状是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就在于此.2 .需求

7、规律: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 品价格的高低.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 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因此 需求规律就是市场上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描述。如果把需求规律反映在坐标图上, 则这一规律就表现为需求曲线具有的负的斜率,即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微观经济学中经常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和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来解释这种规律。应注意的是,需求规律只适用于一般商品即正常商品,对低档商品或

8、吉芬商品,则不适用,消费者对低档商品或吉芬商品的需求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需求规律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来研究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3。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 价格,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隐性成本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例如,为了进行生产,一个厂商除了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和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之外(这些均属于显成本支出),还动用了自己的资金和土地,并亲自管理企业。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既然借用了他人的资本需付利息,租用了他人的土地需付地租,聘用他人

9、来管理企业需付薪金,那么,同样道理,在这个例子中,当厂商使用了自有生产要素时,也应该得到报酬。所不同的是,现在厂商是自己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 .所以,这笔价值就应该计入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 不如显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成本。隐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 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 ,以获得更高的报酬。4 .卖方垄断:指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方是垄断者,但在要素市场上作为要 素的买方是完全竞争者。由于厂商在产品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因此它所面临的产品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而在要素市场上,因为是完全竞

10、争者,所以厂商面临着一条水平的要素供给曲线。由于厂商的边际产量 MP由技术决定,而产品的边际收益 MR由产品市场 决定,因此,对于一个特定的厂商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边际收益产品MRP线是固定的。根据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MRP=W其中W表示某个厂商所面临的水平的要素供给曲线。给定任意一个要素价格W厂商有一个最优的要素需求量与之相对应,而该需求量又是落在MRF的.因此,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便是MRFffi线。如果各个厂商在各自的产品市场中都是唯一的垄断者,随着要素价格的改变,那么尽管所有厂商都会调整要素需求,但这并不影响每个厂商在各自产品市场上的产品价格,这样,行业调整曲线仍然是

11、MRFffi线,市场需求曲线也就是各厂商 MR曲线的水平叠加。如果有一 些厂商共同垄断者某个产品市场,那么它们的行业调整曲线就不再是MRFffi线,这样,市场需求曲线就应该是各厂商的行业调整曲线dm的水平叠加。5 .古诺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A. A. Cournot )于1838年提出的对“双头垄 断”市场均衡的一种解释,故又称古诺解,或双头模型。古诺模型假定,市场上只有甲、乙两 个成本为零的生产和销售同种商品的厂商,他们共同面临一条线性的市场需求曲线.甲、乙两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古诺模型的特点就是着重于产量分析,认为厂商主要是依靠变动

12、自己的产量来争霸市场。先是甲厂商 进入市场,它的最优产量为市场容量的1/2;然后乙厂商进入市场,它的最优产量是甲余下的1/2市场的1/2,即1/4。接着第二轮竞争,又是甲先进入市场,其最优产量是乙余下 3/4市场的1/2,即3/8;然后乙又进入市场,其最优产量是甲余下的5/8市场的1/2,即5/16以此类推,最后两厂商各自占有全部市场容量的1/3达到均衡状态。市场价格则由此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两厂商生产商品数量的总和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上的点来确 定.二、简答题1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假设前提是什么?答:微观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作为前提的。在微观经济分析中, 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所要建立的

13、模型的不同需要,假设条件存在着差异。 但是,在众多的假设条件中,至少有两个基本的假设条件:第一,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在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条件。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或者“经济人 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任何经济活动中,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人。第二,完全信息的假设

14、条件。 这一假设条件的主要含义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 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或经济变量)具有完全的信息。例如,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充分地了解每一种商品的性能和特点,准确地判断一定商品量给自己带来的消费满足程度,掌握商品价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等等,从而能够确定最优的商品购买量。又如,每一个生产者都能准确地掌握产量和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技术数量的关系,了解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以及在每一个商品价格水平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等等,从而能够做出最优的生产决策。以上这两个假设条件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条件。西方经济学者承认,上述两个假设条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实,它们是为了理论分

15、析的方便而设立的。2 .在一个由两种商品(X, Y)和固定要素供给组成的经济中,假设每个消费者对这两 种产品的偏好完全相同,Y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某厂商在X产品市场上是惟一垄断卖主 请用产品转换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 一般均衡点是否必然位于产品转换曲线以内?(2)为什么垄断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答:由于X生产存在垄断,PxMC,而完全竞争的 Y市场Px=MC,这意味着,垄断产品 与完全竞争产品的相对价格比要大于它们的边际成本之比:Px/PyMQMCy。这种产出组合位于图1中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 A点,过A点的切线AB的斜率为边际转换率 MRTY=M0MG.由 于消费者总是将消费组合调整到MRS=Px/Py水平上。因此,当供求均衡时,点A也是消费者的消费组合,无差异曲线 U必然与过A点的价格预算线 AF相切于A点,AF的斜率为R/Py。 因为R/PyMG/MG,因此AF线比AB线陡峭。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资源既定 ,即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消费者的效用水平还有增加的 可能,无差异曲线向右方移动到L2曲线,即无差异曲线 L2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 G点,此时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