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对故障检修论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08194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轮对故障检修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轮对故障检修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轮对故障检修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轮对故障检修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轮对故障检修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轮对故障检修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对故障检修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RH2 型车辆轮轴部分的故障与检修浅谈*摘要:轮对引导车辆沿钢轨运动,同时还承受着车辆与钢轨之间的载荷。轮对利用轴箱装置 和构架联系在一起,使轮对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轨道的直线运动,并把车辆的重量以及 各种载荷传递给轮对。所以说轮对是车辆不可或缺部分,其结构和故障会直接影响机车车辆 的运行品质和行车安全,故而结合CRH2型动车组来探讨车辆走行部轮轴部分的结构、故障 与检修。关键词:车轴;车轮;故障;检修1 轮对轮对由一根车轴和两个同型号车轮通过过盈配合组装而成,轮对组装过程通常采用冷压 和热套的工艺,使车轮与车轴牢固的结合在一起,使用过程中也不允许有松脱现象。CRH2 动车组转向架用轮对采

2、用了空心车轴和直辐板车轮。动车轮对含齿轮箱和轮盘; 拖车轮对包括轴盘和轮盘如图1、2所示。- 丿r/=a三三三UU图 1 拖车轮对1-轮对;2-制动盘;3-车轴;4-具有轴箱装置减震器支架的轴箱图 2 动车轮对1-带有降噪环和制动盘的车轮;2-车轴;3-齿轮箱;4-轴箱;5-轴箱装置;6-轴箱减震器支架(每隔一个轮对一个)轮对的作用是引导车辆沿钢轨运动,同时还承受着车辆与钢轨之间的载荷。因此,轮对 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在保证强度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应减轻轮对 的重量,并使其有一定的弹性,以减少车轮与钢轨之间的动作力和磨耗。轮对的内测距是保证车辆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我国铁路采

3、用1435mm的标准轨距,轮 对在钢轨上滚动时,轮对内侧距应该保证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车轮踏面在钢轨上仍有足够的 安全搭接量,不造成掉道,同时还应该保证车辆在线路上运行时轮缘与钢轨之间有一定的游 隙。轮缘与钢轨之间的游隙太小,可能造成轮缘与钢轨之间的严重磨耗;轮缘与钢轨之间的 游隙太大,会使轮对蛇形运动的振幅增大,影响车辆运行的品质OCRH2型动车组轮对的内 测距为1353+2 mm。-1轮对的结构还应有利于车辆顺利通过曲线和安全岔道。1.1 车轴绝大多数的车轴为圆截面实心轴,采用优质碳素钢加热锻压成型,再经热处理(正火或 正火后回火)和机械加工制成。轮对为车辆的簧下部分,采用空心车轴结构就以减

4、少轮对质 量,从而降低车辆的簧下质量,一般空心轴比实心轴可减轻20%-40%的质量。CRH2 型动车组为了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轻质量,采用了空心车轴的设计(即在车轴中 心部开一直径为60mm的通孔,车轴的轴颈直径为130mm。),如图3所示。当然这也使超 声波探伤探头可以直接穿过通孔,使探伤容易化。车辆定员时轴重为(100%定员)137.2KN, 满员时最大轴重为(200%定员)156.8KN。由于车轴上加装部件的不同,车轴可分为动车转 向架用和拖车转向架用两种。动车转向架为动力轴,拖车转向架为非动力轴,如图1、2 所 示。动力轴安装有齿轮传动装置,它通过装在车下的牵引电机和万向轴驱动。由于动力

5、轴的 空间有限,因此,动力轴未装轴盘式制动盘。非动力轴上安装有外径670 mm、厚度97mm 的二分割锻钢制的轴盘式制动盘。制动盘的结构由制动盘环和盘毂组成,制动盘与盘毂通过 螺栓、垫块和弹性套等联接,制动盘毂与车轴为过盈配合。车轴的材料选用碳素钢,材质为 C38C。为提高车轴高速条件下的疲劳强度采用特殊的高频淬火工艺,车轴表面形成马氏体并 残留表面压应力。图 3 空心车轴车轴的结构及作用;1.轴端螺栓孔,安装轴端压板; 2.轴颈,安装轴承的部位; 3.防尘板座,安装防尘挡圈的部位; 4.轮座,安装车轮的部位; 5.轴身,两轮座连接部分; 6.制动盘座,安装制动盘的部位,如图4所示。图 4 车

6、轴1.2 车轮车轮的结构、形状、尺寸、材质是多种多样的。按其结构分为整体轮和轮毂轮轮两种 如图 5 所示。整体车轮按其材质可分为辗钢轮和铸钢轮等。轮毂轮又可分为铸钢辐板轮心 辗钢辐板轮心以及铸钢辐条轮心的车轮。为降低噪声,减小簧下质量、还有橡胶弹性车轮 消声车轮等目前我国铁路车辆普遍采用整体辗钢车轮。图 5 车轮1-轮缘;2-踏面;3-轮辋;4-辐板;5-轮毂孔;6-轮毂CRH2 型动车组车轮是用碳素钢整体碾压车轮,具有较好的弹性和优良的防噪声性能。 车轮直径如60 mm、宽度135mm,车轮材质为SSW-Q3R,车轮踏面为LMA磨耗型踏面,轮 缘高28 mm,最大可能的磨耗半径为35mm。在

7、车轮上装有轮盘一体锻钢式制动盘,制动盘 外径725 mm (有效外径720 mm)、厚度为133 mm (车轮宽度-2 mm)。整体辗钢轮由踏面、轮缘、辐板和轮毂组成。车轮与钢轨的接触面称为踏面,轮对踏面 具有一定的斜度,所以称为锥形踏面,如图6所示。踏面锥形的作用为:在直线运行时使轮 对能自动调中;曲线运行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轮对偏向外轨,由于踏面锥形的存在,使 外轨上滚动的车轮以较大的滚动圆滚动,在内轨以较小的滚动圆滚动,从而减少了车轮在钢 轨上的滑动,使车轮顺利通过曲线;车轮踏面有斜度,运行时车轮与钢轨接触的滚动直径在 不断地变化,致使轮轨的接触点也在不断的变换位置,从而使踏面磨耗更为

8、均匀。标准锥形 有两个斜度,即1:20和1:10,前者位于轮缘内侧48-100mm范围内,是轮轨的主要接触部分, 后者为离内侧100mm以外部分,各个成面均以圆弧面平滑过度。踏面的最外侧半径6mm的 圆弧,起作用是便于通过小半径曲线,也便于过辙叉。图 6 锥形踏面(左)磨耗性踏面(右)除锥形踏面外,在研究轮轨磨耗的基础上又提出磨耗性踏面。实践证明,锥形踏面车的 初始形状,运行中将会被很快磨耗。当磨耗成一定形状后,车轮与钢轨的磨耗都变得缓慢, 踏面形状将处于相对平稳。如果新造轮踏面制成类似磨耗后相对稳定的形状,即使磨耗形踏 面,如图6所示,则在相同的走形公里下,可明显地减少踏面的磨耗量延长轮对的

9、使用寿命, 减少换轮、旋轮的工作量,其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磨耗形踏面可以减小轮轨接触应力, 提高车辆运行的横向稳定性和抗脱轨安全性。由于车轮踏面有斜度,各处直径不同,因此根据国际铁路组织规定,在离轮缘内侧70mm 处测量所得的直径为名义直径,作为车辆直径(滚动圆直径),简称轮径。轮径小,可降低 车辆的重心,增大车体容积,减小簧下质量,缩小转向架固定轴距,但也有阻力增加、轮轨 接触应力应增大、踏面磨耗加快等不足之处。2 轮轴部分的故障轮轴的日常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故障有损伤主要有车轴的车轴裂纹、车轴磨伤、 车轴弯曲等和车轮的踏面磨耗、踏面擦伤及剥离、轮缘磨耗、车轮裂纹等。2.1 车轴的故障

10、2.1.1 车轴裂纹车轴裂纹分为横裂纹和纵裂纹,如图7所示。裂纹与车轴中心线夹角大于45时称为横 裂纹,小于45时称为纵裂纹。车轴断裂的原因主要是疲劳断裂。或向內 1C1-3O rnmfflM _ = ZTrPi弹wr-1_T-2)图7 车轴常发生横裂纹的部位2.1.2 车轴磨伤车轴的磨伤有轴颈、防尘板座上的纵、横向划痕、凹痕、擦伤、锈蚀、磨伤等。轴身的磨伤、磕碰伤,由于转向架上零部件安装不当与车轴接触造成磨伤与磕碰伤。磨伤及磕碰伤 处容易引起应力集中,造成车轴裂纹。2.1.3 车轴弯曲 车轴受到剧烈冲击时会引起车轴弯曲。车轴弯曲时,车辆运行振动增大,会造成轴箱发热、轮缘偏磨,甚至引起脱轨事故

11、。2.2 车轮的故障2.2.1 车轮踏面圆周磨耗 车轮踏面圆周磨耗是指车轮踏面在运用过程中车轮直径减小,并改变踏面标准轮廓。1. 踏面磨耗会破坏踏面标准外形,使踏面与钢轨经常接触部分的磨耗变大,使轮对蛇 形运动的波长减小,频率增高,影响车辆运行的平稳性。2. 踏面磨耗造成轮缘下垂,轮缘下垂严重时,会压坏钢轨连接螺栓,引起脱轨。3. 踏面磨耗严重时,也使踏面外侧下垂,当通过岔道时,踏面外侧会陷入基本轨与尖轨之间,把基本轨推开,造成脱轨,如图8所示。莘本杭I刚內单屁3鬥FHh星車轨迄打方甸图8 踏面磨耗严重时轮对过道岔挤压基本轨2.2.2 踏面擦伤、剥离和局部凹下1. 踏面擦伤;由于车辆在运行中制

12、动力过大,抱闸过紧,车轮在钢轨上滑行、空转而把 圆锥形踏面磨耗成一块或数块平面的现象叫做踏面擦伤。造成踏面擦伤的原因有车轮材质过 软,制动力过大,制动缓解不良,同一轮对两车轮直径相差过大等。2. 踏面剥离;车轮踏面表面金属成片状剥落而形成小凹坑或片状翘起的现象叫踏面剥 离。踏面剥离的原因,一种是车轮材质不良,在车轮与钢轨多次挤压作用下发生疲劳破坏; 另一种是车轮在钢轨上滑行时,摩擦热使踏面局部金属组织发生变化而发生的金属脱落。3. 踏面局部凹下;踏面局部凹下是因为车轮局部材质过软,在运行中与钢轨挤压造成的。2.2.3 轮辋过薄当车轮踏面磨耗超过限度或因其他故障要镟修车轮,车轮轮辋厚度随之变薄。

13、轮辋过薄 时,其强度减弱容易发生裂纹,车轮直径也变小,影响转向架各部分配合关系。轮辋过薄超 过限度,应更换车轮。2.2.4 轮缘磨耗1. 轮缘过薄;会使车轮过道岔时,轮缘顶部会压伤尖轨或爬上尖轨而造成脱轨;使轮轨 间横向游隙增加,在通过曲线时,减小了车轮在内轨上的搭载量,容易脱轨;在通过曲线时, 增加了车辆的横动量,使运行平稳性变差;降低了轮缘的强度,容易造成轮缘裂纹。2. 轮缘垂直磨耗;轮缘外侧面被磨耗成与水平面成垂直状态,叫垂直磨耗,如图9所示。 轮缘垂直磨耗车轮通过道岔时,轮缘外侧磨耗面容易与基本轨密贴,轮缘顶部更易压伤或爬 上尖轨,造成脱轨。图9 轮缘垂直磨耗3. 车轮裂纹;车轮裂纹多

14、发生在使用时间过久,轮辋较薄的车轮。裂纹的部位多在辐板 与轮辋交界处、轮辋外侧、踏面及轮缘根部。当车轮出现裂纹时必须更换车轮。4. 轮毂松弛;车轮轮毂孔和车轴轮座组装前,机械加工精度不够及粗糙度不合要求,组装压力不合标准等,在使用中由于车轮与车轴的相互作用力,车轮和车轴会发生松弛。3 轮轴的检修一级修作业时,车轴需要通过目测检查车轴轴身,要求无裂纹及碰伤;轮对的踏面檫伤、 踏面剥离、踏面硌伤不过限,轮缘无缺损、磨耗不过限,轮对的部尺寸不过限。二级修作业 时,车轴需要进行超声波探伤;要对轮对的轮辋轮辐超声波探伤,对踏面檫伤、踏面剥离、 踏面硌伤过限的镟修后能继续使用的需要对轮对镟修。3.1 车轴

15、外观检修1检查车轴可见区域A、B的腐蚀、凹痕和刻痕2检查车轴的各过渡圆弧R处,如图10所示。图10 车轴外观检查3.2 车轴故障检修1在车轴轴身上小于1mm深度的凹痕可以用粗砂纸打磨去除,按纵向方向(沿着车轴中 心线)打磨。打磨后用磁粉对相关区域进行探伤检测,不允许有裂纹产生。2如果发现在车轴轴身上的磕碰印痕超过1mm深则更换轮对。3在过渡圆弧R处不允许出现磕碰或裂纹,如图3.1所示。如果在这个区域发现磕碰或裂 纹则更换轮对。4. 车轴内部的缺陷(如内部的裂纹、气孔、夹渣等),须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探伤检查, 如有缺陷则需更换轮对,如图11所示。(在使用540万公里之内,每运行6万公里进行空心轴 超声波探伤检查;超过540万公里后,每运行3万公里进行空心轴超声波探伤检查。每60万公 里进行车轴表面磁粉探伤。每120万公里进行车轴轮座表面磁粉探伤。)图11 超声波对空心轴探伤5. 车轴轮座若有拉毛或损伤,应进行打磨。6. 其他轴身如有必要则进行表面修复。7. 对车轴进行补漆、防锈处理,并标识。8. 记录有关数据信息。3.3 车轮的故障检修3.3.1 车轮踏面磨耗的检修车轮标准直径为860mm,轮径磨耗限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