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08105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要地复述课文;2、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3、感受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教学重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感悟晏子成功反驳楚王的论辩技巧和思维方式。教学难点: 1、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 2、感悟晏子的语言机智巧妙的艺术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回顾引新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请根据老师的提示接读课文,(打开书50页)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学生读1、2自然段)故事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楚王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11课晏

2、子使楚(板书课题)二、深入学习,品读文本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春秋时期著名的外交官晏子去访问楚国,他是齐国的使者,代表了齐国去出使楚国。而楚王却处处为难齐国的晏子。本文写的就是(楚王)和(晏子)的较量,(板书:楚王、晏子)。请同学们回顾思考: :(1)楚王为什么想为难晏子? (2)楚王几次侮辱晏子,分别是怎么样的? (1)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 机侮辱晏子。(板书:侮辱) (2) 第一次让晏子钻狗洞,第二次说齐国没有人才,第三次说齐国人没出息【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前一节课的内容,再次明确课文的脉络,对进一步感知晏子的出众才华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2.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是怎

3、样做的呢?(板书:反驳)结果又是怎样?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细读第一回合,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画线箭头)生:楚王让晏子钻狗洞。(板书:钻狗洞)师:晏子是怎么做呢?(1)第一回合:我请一组学生朗读晏子的部分,其他组学生读旁白。(在朗读时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当时晏子说话的表情和动作会是什么样).师:楚王是针对晏子身材矮小而设的狗洞,要让晏子钻狗洞,同学们想像一下,如果你到别人家做客受到这样的待遇,你会样?(会生气、火冒三丈)可是晏子是怎么应对的?(画反驳线)(板书:狗国)他当时心里虽然生气,表面上却(沉着冷静),训练:如果让我钻狗洞进去,那么楚国就是 ,楚王就是 。只要 就 。(2)师根据回答整理板

4、书:钻狗洞是狗国老师引导孩子们得出推理:访问正常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 狗洞 ),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 狗国 )。现在我们男生和女生比赛,亲自体会一下楚王和晏子的对话,男生读晏子,女生读旁白。女生读晏子,男生读旁白。【设计意图:这两个环节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读、找、悟、议,来整体全面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楚王”这一人物特点,避免逐次逐句感悟可能导致的严重费时,冲淡学生阅读兴趣的现象。同时也达到了长文短教的效果。】3、在第一回合的较量中,结果是楚王失败,只好大开城门,但是,他会停止对晏子和齐国的挑衅吗?(生:不会)。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第二回合和第三回合楚王又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我们

5、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个和第三个小故事:老师提示: 到了楚国,楚王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晏子是怎样反驳他的呢?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应该怎样读?(师范读后学生有感情、有表情的朗读)b、在文言文中,这三个句子是用三个成语表示的,你知道吗?课件出示(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摩肩接踵)C、当楚王问“既然齐国有这么多的人,为什么打发你来了呢?”,晏子是怎样回答的?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这次交锋的结果怎样?d、你能仿照第一个故事的推理,推理出第二个故事的推理过程吗?(小组内讨论交流)e、用自己的话简要的复述这个故事板书: 张袂成阴说齐国没有人-挥汗如雨-只好陪着笑摩肩接踵【设计意图:学生在自己

6、研读、归纳、思辨和梳理、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原来晏子的反驳是那样的富有逻辑,富有哲理。同时,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得到训练,评价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4、在第一、二回合的较量中,楚王都是针对晏子身材上的缺陷来羞辱晏子,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三回合,看看楚王又想出了什么坏招呢?我们来看第三个故事:(5段)a、自由读第5段b、这一次楚王说了什么,晏子说了什么?两人说话时的神态怎样?c、你从这两个人的话中读出了什么?(楚王:自以为是;晏子:机智大胆)d、这次的结果又怎样?e、简要的复述这个故事板书:说齐国人做盗贼-南橘北枳-只好赔不是【设计意图

7、:学生在自己研读、归纳、思辨和梳理、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原来晏子的反驳是那样的富有逻辑,富有哲理。同时,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得到训练,评价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5、合作探究、深化主题:晏子回到齐国,齐王大喜,给他开了个庆功宴。如果你也去参加这个宴会,你能讲一讲晏子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吗?(让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因为晏子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临危不惧、 不卑不亢、热爱国家、才智过人, 所以他在这次外交活动中,所表现的智慧赢得了楚国的尊重,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6、迁移练习:课件出示表格让学生填一填【设计意图:利用填表格总结课文,使学生加深

8、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对人物品质的认识更为深刻。】7、拓展延伸:课件出示晏子使楚的古文丰富语文的学习资源。【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又丰富了语文的学习资源,感受生活中的语文。】8、作业:摘录宴子反驳楚王的话.课外阅读晏子春秋,并搜集1-2个语言机智小故事。板书设计: 10、晏子使楚要晏子钻狗洞-说楚国是狗国-只好大开城门 张袂成阴说齐国没有人-挥汗如雨-只好陪着笑 摩肩接踵说齐国人做盗贼-南橘北枳-只好赔不是【设计意图:形象直观的板书,有助于学生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晏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争得荣誉,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

9、我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让学生感悟晏子语言机智巧妙的艺术特点,从而了解人物形象。回想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得较好的是:1、整个教学环节,能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给了学生比较多的学习讨论时间。2、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多读书,通过读书,感受到晏子的智慧。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语言的妙处时,读起来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越读越想读。特别是在学习第2个小故事时很好地进行了语言训练,让学生把文中的句子转变成三个成语: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摩肩接踵,这样既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当中,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如:在教学第三个故事时,我让学生复述这个故事,但是,学生复述的语言要么生硬,要么不流畅,我想,以后在高年级语文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