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知识全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08071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知识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知识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知识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知识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知识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知识全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三化学知识全解常用物质的颜色 固体物质的颜色A 白色固体:氧化镁、五氧化二磷、氧化钙、氢氧化钙、硫酸钠、氯酸钾、氯化钾、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B 黑色固体: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C 黄色固体:硫粉 D 红色固体:红磷、氧化铁、铜E 蓝色固体:胆矾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G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生成沉淀的颜色A 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硫酸钡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溶液的颜色A 蓝色溶液:硫酸铜、硝酸铜等 Cu2 蓝色B 黄色溶液: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等 Fe3黄色 C 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硫

2、酸亚铁等 Fe2 浅绿色9、(1)试管夹应由试管底往上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2)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3)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 (4)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少量,液体取用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物质的除杂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

3、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2):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

4、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

5、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 、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 Cl-检验: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H NO3,白色沉淀不溶解,则含有Cl-SO42-检验:加入Ba(NO3)2 ,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含有SO4

6、2-CO32-检验:加入HCl,产生气泡,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CO32-NH4+检验:加入NaOH,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含有NH4+。H(酸) 检验: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与活泼金属产生气泡(氢气)OH (碱)检验: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试液变红与CuSO4 反应产生蓝色沉淀Cu2检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Fe3检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从颜色判断:Fe2 浅绿色 Fe3黄色 Cu2 蓝色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

7、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

8、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初中化学之“三”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

9、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发生化学变化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

10、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

11、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 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浓硫酸的稀释 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时

12、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a(OH)2)气体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升高而增大。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