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课堂实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08032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字经》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字经》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字经》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字经》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字经》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经》课堂实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字经课堂实录三字经课堂实录 课前播放三字经朗读 同学们,刚刚我们看的视频里孩子们念的是什么呢? 生:三字经 师: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启蒙教材,相传为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所著,全书一千一百多字,都是用三字一节的韵文写成,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果喜欢听故事的孩子呀,那更应该读读这本书了,这里隐藏着可多故事了,古人说:“熟读三字经,能知天下事。”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师: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读三字经。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三字经要怎么读,才能读出它的韵味呢?是这样读吗?那是这样吗?谁来尝试念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第四行 第五

2、行 第六行, 第七行 师:刚才同学们将字音都读准了,而且还有同学会摇头晃脑的读,我觉得这反倒把三字经的味道读出来了。谁还想再试着读一下, 第二次读 师:从摇头晃脑读中能感受到读三字经的乐趣 第三次读 师,同学们,我们除了可以摇头读把三字经的味道读出来,你觉得三字经还可以怎么读? 第四次读 师:你们不仅把字音读准了,而且读得特别有劲,还有哪排来试试? 第五次读 师:你看看,善于读书的孩子准能从读中获得乐趣。哪个组还想来感受下朗读的乐趣。 第六次读 师:太有劲了,想不想全班一起来感受一下,我们能将摇头和拍手结合起来感受吧! 第七次读 师:太有感觉了,黄老师忍不住还想尝试同桌击掌读,大家一起试试吧!

3、 第八次读 师:同学们,是不是突然觉得朗读三字经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呀!别急,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挑战背诵,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先读两遍,再尝试背诵。 师:哪位高手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背得很流利,有谁来挑战他,上台展示。 师:男同学一起来挑战吧!女同学也一起来试试。 师:通过刚才的背诵,我们已经能够做到读而能诵,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里边蕴含的意思呀?老师也很想知道,那就请电脑老师为我们解释一下,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文中隐藏着什么学习的道理,好吗?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师:听完后是不是觉得这里边的学问真是大呀!我们来归纳一下,文中有几个字出场率很高呀,比如这个“教”字出现了

4、几次,把它圈画出来。还有“学”字也把它圈画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同学们这里有五个教,三个学,它像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什么最重要呀?对呀,父母教,我们学,老师教,我们学,那学什么呢?指着第一行的字:学习做人为善,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聪明、健康的好孩子。当然也许有孩子会提到“不”字出现了七次,那我们就可以说,不教不学那我们就不知道怎么才能将我们天生的优点发挥在生活和学习中。 这就是三字经告诉我们的学习的道理,告诉我们一定要会善学、会善听、更要会善用。 师: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在我们的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问题,同学们

5、不着急做,先阅读题目,再回忆刚才所学、所听,再认真思考,来,试试吧: 1、爸爸妈妈总喜欢叫小明一下子学奥数;一下子学钢琴,要不就是绘画或篮球,他们认为这样小明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儿童,可是小明却对此很苦恼。孩子们觉得小明的爸妈做法得当吗? 2 、小亮成天调皮、捣蛋,而他爸爸对此不闻不问。你觉得小亮爸爸做得对吗? 3、小辉从二年级开始就不喜欢学习,平时作业总是不完成。爸爸妈妈劝他要好好学习,可他总是说:“不,我要玩。”如果你是他同学,你会用今天学的哪句话来劝导他。 4 、邻居张伯伯教育的三个子女都考上了重点大学,大家都说张伯伯教导有方,纷纷向他学习教育子女的方法。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今天学习的一个例子: 师:谁来回答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过得很愉快,大家的表现非常棒,正所谓“人不学,不知义”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三字经,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回去后你们能不能将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告诉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呢?。希望孩子们回去后也能多阅读写国学名篇,如:弟子规、笠翁对韵、千字文等等。最后老师送大家三句话:读圣贤书 明君子品 做有德人。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