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三十章心肺脑复苏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07521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三十章心肺脑复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危重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三十章心肺脑复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危重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三十章心肺脑复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危重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三十章心肺脑复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危重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三十章心肺脑复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重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三十章心肺脑复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三十章心肺脑复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十章 心肺脑复苏一、概念1.心跳骤停2.心肺复苏3.心肺脑复苏二、简答题1.心跳骤停的原因2.心跳骤停的类型3.心跳骤停的诊断4.基础生命支持A、B、C。5.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6.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标志。7.改善胸外心脏按压效果的方法。8.胸外心脏按压的禁忌症9.开胸心脏按压的适应征。10.胸内心脏按压时注意事项。11.心肺复苏时的用药途径。12.全脑缺血期间的病理生理。13.再灌注期的病理生理14.特异性脑复苏措施三、论述题1.论述心跳骤停的原因、类型和诊断依据。2.论述心肺复苏的基础生命支持方法。3.心肺复苏时的用药途径和常用药物。4.如何维持颅内内稳态。四、单选题1.诊断心跳

2、骤停的确切依据:a. 原来清醒的病人神志突然丧失,呼之不应;b. 大动脉搏动消失c. 呼吸停止d. 瞳孔散大e. 紫绀2.2人实施心肺复苏术,人工通气与心脏按压之比为:a. 1:3b. 1:5c. 1:10d. 15:2e. 15:4五、多选题1.关于心跳骤停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室颤为心肌纤维失去协调一致的有力收缩,呈现不规则快速蠕动。b. 细颤张力强,粗颤张力弱c. 心搏完全停止心脏大多处于舒张状态。d. 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仍有低幅的心室复合波,心脏有少量泵血功能。e. 心脏骤停的三种类型可以互相转化。1 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术哪些是正确的?a.病人仰卧,头部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下肢降低15

3、。b.手掌置于胸骨柄的中、上1/3处。c.每次下压使胸骨下段下陷3-5cm。d.按压频率成人60-80次/分钟。f. 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协调配合。2 胸内心脏按压正确的是:a.拇指与其他并拢的四指至指腹均匀用力按压b.不要压迫心房、瓣膜口和冠状动脉主干。c.胸内心脏按压须与人工呼吸密切配合,比例为4-5:1。d.心跳复跳后继续观察20分钟。e.术毕缝合心包。参考答案第三十章 心肺脑复苏一、概念1.心跳骤停:因急性原因导致心脏突然丧失有效排血量的病理生理状态,也意味着临床死亡的开始.2.心肺复苏;针对心跳骤停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3.心肺脑复苏:心肺复苏的最终目的是恢复病人的社会行为能力,而发展为

4、心肺脑复苏.二、简答题1.心跳骤停的原因: (1)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肌病变、机体内环境的异常变化,过度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2)冠脉血流减少(3)血流动力学剧烈改变(4)心律失常2.心跳骤停的类型:1)室颤;2)心搏完全停止;3)心电机械分离。3.心跳骤停的诊断: (1)原来清醒的病人神志突然丧失,呼之不应;(2)大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40瞳孔散大。4.基础生命支持A、B、C。A. 呼吸道通畅;B.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5.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1)常导致胃扩张,应保持气道的通畅和吹气量的适度.(2)两人实施复苏术,人工通气与心脏按压之比为1;5,(3)

5、单人复苏术,每压胸15次后迅速吹气两口。6.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标志。1)大动脉可扪及搏动;2)紫绀消失,皮肤变红润.3)测得血压4)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7.改善胸外心脏按压效果的方法。1)增快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100次/分钟。2)插入压腹心肺复苏术。8.胸外心脏按压的禁忌症1)重度二尖瓣狭窄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2)心包压塞;3)严重张力性气胸;4)胸廓或脊柱严重畸形;5)晚期妊娠或大量腹水。9.开胸心脏按压的适应征。1)开胸手术病人发生心跳骤停;2)有胸外心脏按压禁忌症的病人;3)胸外心脏按压无效;4)多次体外除颤失败。10.胸内心脏按压时注意事项。1)正确的按压方法;2)不要压迫心房、瓣膜口

6、和冠状动脉主干。3)与人工呼吸密切配合比例4-5:1。4)心跳复跳后继续观察20分钟。5)心包不宜完全缝合。11.心肺复苏时的用药途径1)静脉内给药 安全、可靠的首选途径。2)气管内滴入法 可经气管滴入的药物有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溴苄胺、阿托品、纳络酮及地西泮。禁止从气管内滴入的药物碳酸氢钠注射液、钙剂及去甲肾上腺素。3)心腔内给药 胸骨左缘第4肋间垂直穿刺。碳酸氢钠禁用。12.全脑缺血期间的病理生理1)能量代谢障碍;2)脑生化代谢方面的紊乱;3)细胞内乳酸酸中毒;13.再灌注期的病理生理1)脑血流变异;2)脑水肿;3)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4)细胞内钙超载;5)自由基产生增加14.特异性脑复

7、苏措施(1)低温1)及早降温2)足够降温3)降温到底4)及早足量脱水5)降温必须平顺,避免寒颤反应 (2)高压氧治疗;(3)皮质激素;(4)其他疗法 1)巴比妥酸盐负荷疗法;2)Ca2+通道阻滞药;3)自由基清除剂;4)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三、论述题一.论述心跳骤停的原因、类型和诊断依据。1.心跳骤停的原因: (1)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肌病变、机体内环境的异常变化,过度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2)冠脉血流减少(3)血流动力学剧烈改变(4)心律失常2.心跳骤停的类型:1)室颤;2)心搏完全停止;3)心电机械分离。3.心跳骤停的诊断: (1)原来清醒的病人神志突然丧失,呼之不应;(2)大动脉(颈

8、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40瞳孔散大。2论述心肺复苏的基础生命支持方法:一、呼吸道通畅 1.仰头抬颏法;2.下颌前推法;3.清洁呼吸道。二、人工呼吸(一)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1)潮气量的1.5-2倍,吹气时间1-1.5秒,每分钟吹气14-16次。(小孩每分钟20次)。2)机制:急救者呼出的无效腔气部分。产生肺泡氧分压75-85mmHg,PaCO2为30-40mmHg。3)a胃扩张b.两人复苏术,人工通气与心脏按压比为1:5。C.单人复苏术,每压胸15次后迅速吹两口。(二) 口对鼻及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 用于牙关紧闭或口唇有创伤的病人,婴幼儿。三、人工循环(一) 胸外心脏按压术(

9、ECC)(二) 1.操作步骤 1)平卧于硬板或平地上,下肢抬高15。2)按压位置胸骨中下1/3处。3)下压深度成人3-5cm,儿童1-2cm。4)按压频率成人60-80次/分钟,儿童100-120次/分钟。两人复苏术,人工通气与心脏按压比为1:5。单人复苏术,每压胸15次后迅速吹两口。5)每2-3分钟做一次判断有无颈总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按压有效的标志:1)扪及大动脉搏动;2)紫绀消失,皮肤转为红润。3)测得血压;4)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甚至出现自主呼吸。2机制 1)心泵机制;2)胸泵机制。3改善胸外心脏按压效果的方法 1)增快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100次/分钟。2)插入压腹心肺复苏术。4胸外心

10、脏按压的禁忌症 1)重度二尖瓣狭窄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2)心包压塞;3)严重张力性气胸;4)胸廓或脊柱严重畸形;5)晚期妊娠或大量腹水。(二)机械人工循环(三) 开胸心脏按压法 1.适应症 1)开胸手术病人发生心跳骤停;2)有胸外心脏按压禁忌症的病人;3)胸外心脏按压无效;4)多次体外除颤失败。2.操作步骤 1)单手按压法;2)双手按压法;3)向胸骨推压法。3.注意事项 1)正确的按压方法;2)不要压迫心房、瓣膜口和冠状动脉主干。3)与人工呼吸密切配合比例4-5:1。4)心跳复跳后继续观察20分钟。5)心包不宜完全缝合。3.心肺复苏时的用药途径和常用药物(一) 心肺复苏时的用药途径1. 静脉内

11、给药 安全、可靠的首选途径。2. 气管内滴入法 可经气管滴入的药物有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溴苄胺、阿托品、纳络酮及地西泮。禁止从气管内滴入的药物碳酸氢钠注射液、钙剂及去甲肾上腺素。3. 心腔内给药 胸骨左缘第4肋间垂直穿刺。碳酸氢钠禁用。(二) 心肺复苏时的常用药物1.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和甲氧胺。肾上腺素为首选药物。常用量0.01-0.02mg/kg。大剂量肾上腺素为0.1-0.2mg/kg。2. 纠正酸中毒 常用药物碳酸氢钠,初量1mmol/kg(5%碳酸氢钠1.66ml/kg)。以后每10分钟追加量不超过初量的1/2。碳酸氢钠应避免滥用,因为:1)

12、碱血症并不能提高除颤成功率和最终存活率。2)造成高钠血症和高渗血症,使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而抑制血红蛋白释氧。3)NaHCO3解离出HCO3与H+结合产生大量的CO2,CO2可自由进入血脑屏障和细胞膜,进入脑和心肌细胞形成反常性细胞内酸中毒;4)碱血症使K+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造成低钾血症,诱发心律失常;5)可使同时摄入的儿茶酚胺失活。3. 钙剂 适用于血浆高钾或低钙引起的心跳骤停,或心跳已恢复但心肌收缩无力、血压不升。复苏时选用易游离的氯化钙5-10ml。4. 抗心律失常药 1)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成人剂量1mg/kg。2)溴卞胺:治疗室颤,顽固性室颤反复电击无效时,用溴苄胺

13、可能有效。降低低温下室颤发生的温度阈值,对抗高血钾诱发的室颤,5mg/kg。3)阿托品:治疗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房室水平的传导阻滞或心室不收缩。0.1-1mg。4.如何维持颅内内稳态。(1)增加脑血流和改善脑氧供;1)增加脑血流a预防低血压b.提高平均动脉压c.降低颅内压 2)改善脑微循环;3)提高血液氧含量(2)控制高血糖;(3)防止脑缺血后体温升高。四、单选题1.诊断心跳骤停的确切依据:ba. 原来清醒的病人神志突然丧失,呼之不应;b. 大动脉搏动消失c. 呼吸停止d. 瞳孔散大e. 紫绀2.2人实施心肺复苏术,人工通气与心脏按压之比为:ba. 1:3b. 1:5c. 1:10d. 15

14、:2e. 15:4五、多选题1.关于心跳骤停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c.ea. 室颤为心肌纤维失去协调一致的有力收缩,呈现不规则快速蠕动。b. 细颤张力强,粗颤张力弱c. 心搏完全停止心脏大多处于舒张状态。d. 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仍有低幅的心室复合波,心脏有少量泵血功能。e. 心脏骤停的三种类型可以互相转化。2.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术哪些是正确的?c.d.ea.病人仰卧,头部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下肢降低15。b.手掌置于胸骨柄的中、上1/3处。c.每次下压使胸骨下段下陷3-5cm。d.按压频率成人60-80次/分钟。e.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协调配合。1 胸内心脏按压正确的是:a.b.c.da.拇指与其他并拢的四指至指腹均匀用力按压b.不要压迫心房、瓣膜口和冠状动脉主干。c.胸内心脏按压须与人工呼吸密切配合,比例为4-5:1。d.心跳复跳后继续观察20分钟。e.术毕缝合心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