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桥文化校本课程教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073182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古桥文化校本课程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古桥文化校本课程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古桥文化校本课程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古桥文化校本课程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古桥文化校本课程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古桥文化校本课程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古桥文化校本课程教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桥文化”校本课程第一节 开发古桥文化校本课程的基础一、古桥乡土资源的现状我校小学所在的镇地理位置属于江浙沪交界之地,位于美丽的淀山湖畔,所在镇属于典型的江南古镇,镇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旅游资源,有“江南第一桥乡”的美誉,横跨两岸的众多宋元古桥是难得教学资源,每座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古人曾生动的描述道:“镇素以多桥著闻尤为一地要冲”、“桥梁尤多于他镇,古称四十二虹桥”。 谢天祥.青浦古桥:江南古桥之萃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0.如今镇上还保存着自宋代以来七座典型的古桥(详见下表),多座桥被上海市政府和青浦区政府命名为市或区的一级文物保护遗产。 古镇现存七座古桥之特点桥名、照片主要特

2、点简介 迎祥桥迎祥桥在南首,建于元代,是江南著名的元式桥梁。它近似现代的公路桥,当代桥梁专家称该桥为:“连续简支”梁桥的鼻祖。迎祥桥造型特别,造桥材料采用砖、木、石组合结构,桥柱用青石拼成,石柱架条石作为横梁,横梁上密排楠木,桥面两边外侧、覆贴水磨方砖,以保护木梁。它是梁式五孔砖石桥,桥长34米,宽2米多。桥面无栏杆,是典型的元式桥梁,标志是元朝建国后的桥梁特点。 如意桥如意桥在迎祥桥北约50米的地方,因桥堍有祖师庙,故也称祖师桥。该桥建于元代,明、清两代多次大修,故桥身整齐优美,犹如新建一般,故乡民也称“新桥”桥型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0.8米,宽3.4米,显得很稳固。全桥石料为一色花岗石,打

3、凿整齐,桥面雕凿盘龙,右端有如意图案。普济桥普济桥是最古老的石桥之一,建于南宋,即公元1267年,明清两代作过重修,加置石栏,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6.7米,桥高5米。普济桥的建桥设计,很有讲究,它的拱圈砌置,与河北省著名的赵州桥相同,它的石料用珍贵的紫石,有紫色的光彩。每当雨过天晴,阳光照射桥上,紫石发光,晶莹光泽,宛如一座用珠宝相嵌的宝石桥。桥下的石砌拱圈上,在中间的一块拱石上,镌刻“咸淳三年”四个大字,庄重有力,证明此桥是宋代建筑物。 万安桥万安桥建于宋代景定年间,明代和清代多次重修,并立碑勒石。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9米,高5米半。原来桥上有亭屋,故也称亭桥。此桥的结构、造型和用石,与镇

4、南的普济桥基本相同,两桥同跨一河,南北相望,故称为姐妹桥。 普庆桥普庆桥原名汴水虹桥,原建于北宋汴京城内,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笔下清明上河图上的一座桥,是中国古代木建桥梁的典范。这座虹桥为单孔木拱桥,桥长16.8米,宽4米,是古代桥梁复制的杰作。严格按古代的造桥工艺,采用无支架施工法,没有榫头,不用钉子,全部用捆绑式结扎起来,连成一片。桥的两旁有木拱,桥的坡变平坦,拾级而上,行走平稳,拱梁的两端,分别雕刻狮、虎头像,既增加木桥的外表美,又反映中国的建桥特色和民族风格。林老桥林老桥在镇北首,是单孔石拱桥,桥北对着关帝庙,故又名关帝桥,建于元代年间,明、清两代作过重修,故桥身保养较好。桥长24米,桥高

5、4米半。因年久,桥面青石十分光滑,显得古朴典雅。放生桥放生桥在如意桥之北,约50米处,因桥下有放生河,放称放生桥,又因桥堍有总管庙,故也称总管桥。此桥建于明代,系单孔石拱桥,桥长25.2米,桥高4米,在明清以后多次重修。桥石采用花岗石和青石,质地较坚,桥柱上刻有楹联,清晰可认,系后来修建时所加。楹联曰:“桥连如意接康衢,水出湾潭通秀气。”表明此桥连接如意桥,通向康庄大道;桥下清水,流向淙淙小河。这副楹联既写出如意桥的气概,又写出如意桥流水美丽清秀。古人的楹联,抒发了热爱古桥的思想感情。二、开发古桥文化校本课程的基础(一)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乡土资源进入课堂,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

6、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受到学生身心发展的制约,自编的校本教材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蒲公英行动”课题组负责人刘宇新指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首先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要达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最重要的前提是遵循儿童生命发展的规律,若教育违背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不仅不能促进他的发展,反而还会阻止他的发展。因此,重视学生独立的生命价值,是现代教育之首要。” 侯廉贵.小学美术校本课程与乡土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8 此外小学阶段由于学制长,学生年龄跨度大,高中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有一些内容要分年级分步进行教学,才能取得

7、较好的效果。我国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喜欢画画,但空间感知能力较弱;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空间感知能力得到了发展,虽然绘画兴趣逐渐降低了,但设计和操作活动仍然普遍受欢迎。所以,低年级以绘画为主,画画一玩玩;中高年级以制作和欣赏为主。笔者在“古桥文化”的教学中就是分段分步进行:小学低年级以看一看古桥、说一说、画一画古桥等活动为主,来感受古桥的美所在;小学中高年级以鉴赏古桥、做一做古桥、设计桥等活动为主,来提升各种学习能力。这样,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有利于循序渐进,有利于因材施教,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二)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体现人本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要求课程

8、内容的选择应该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要把学习者当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看待。美术教育也是如此。“课程设置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汤立宏.校本研修专论.海洋出版社.第196页“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是补充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使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充分发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多样的、有选择性的、充分全面的发展。” 汤立宏.校本研修专论.海洋出版社.第198页因此,在编写美术校本课程时要把那些学生感兴趣的乡土资源内容编写进来,只有这样乡土资源进课堂才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热爱乡土美术,立志为乡土资源的传承作出贡献。在开发地方美术资源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要适合

9、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要培养他们的兴趣,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三)立足本土强化地方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提倡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 姜平主.学校课程开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页美术校本课程是一门地方性的课程,它是以地方性的美术乡土资源为依托的。美术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搜集资料,利用现有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学习。乡土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要立足于地方,坚持地方资源特色,让学生学习、传承、创新。因此,校本美术课程应突出当地的地方特色,与当地的民间文化结合起来,把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资源内容选进校本教材,这样校本课程才具有适应性和生命力。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的古桥与全国其他地方的

10、古桥有很大不同,无论是造型上还是材质上都有很大区别,特别是桥上的一些雕刻,文字,图案等等更是独具特色。因此在编写古桥文化校本课程时立足于本地的古桥特点,来设计教学,如“探索古桥上的石刻的含义”等活动。三、开发古桥文化校本课程的步骤及方法学校课程管理指南指出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需要评估,即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确定目标,即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组织与教学实施;评价,包括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课程管理指南.2002.以此为指导,笔者尝试按照“收集资料

11、调查摸底制定目标教学实验过程评价”等四个主要步骤来开发校本课程,同时还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部分环节,具体如下:(一)基本步骤第一步:对古镇的可开发利用的乡土资源进行初步筛选,初步拟定开展教学的古桥及附近建筑,初步的范围可大一些,如石碑,寺庙等。第二步:调查摸底,确定开展教学活动的古桥文化的相关内容。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了解学生对古桥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给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选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2011年9月,笔者在上海市青浦区小学针对三到五年级的部分学生发放了问卷调查表(详见附录三)进行了摸底,学生对“古桥历史故事”和“古桥的制作方法”、“古桥的造型”等等方面很感兴趣,最终

12、以这些为主要内容来设计美术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我校学生关于探索家乡古桥兴趣调查情况第三步:制订校本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参见本章第二节)第四步: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实验(参见本章第三节)第五步:编写美术校本课程教材(参见本章第四节)第六步:根据校本教材开展教学实践。根据制订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以及编写好的美术校本课程教材进行教学实践,并且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丰富校本教材,并及时进行教学研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第七步:教学评价首先要建立教学评价标准。小学乡土资源文化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乡土资源文化的情感和在学习过程中各项能力的提升。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

13、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教育部制定.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页因此应该把学生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参与度和学生对乡土资源文化的认识了解程度作为校本美术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准。在评价时,可以兼顾学生学习的作业成绩和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开展活动的情况,另外评价的方式应以学生互评和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二)主要方法1实地参观法实地参观法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到乡土资源文化的建筑、场所、名胜古迹现场等地方进行参观观摩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亲历现场,比较真切地接近乡土资源和民间艺术,使学生对乡土资源有比较全面而真实了解。有利于激发学

14、生对家乡资源文化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资源文化的情感,促使学生热爱家乡本土资源。笔者在进行“考察古桥”教学活动时,带领学生到古桥所在的实地观察古桥,拍照古桥等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调查走访法社会调查走访法就是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走访乡土资源所在地的居民、老人、专家或文物馆等,对乡土资源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的教学方法。这也是乡土资源文化教学重要的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家乡、了解乡土资源,增强学生对家乡乡土资源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传承乡土资源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笔者在小学三年级的“鉴赏古桥”的教学中就采用了这一方法,并取得了良好

15、的教学效果。笔者体会是这一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太小不便采用。3 尝试制作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做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能把每一个学生都融入活动之中,使学生成为教学和活动的主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进行乡土资源的教学时,引导学生们参照教师提出的目标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根据教师的建议组织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学习和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学习的促进者和参与者。笔者在小学四年级的“做做古桥”的教学活动中,就采用了这一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分组,选择制作材料,动手尝试制作古桥模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节 设计单元化的研究型教学活动一、确定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计划(一)制定总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古桥文化”的教学,了解家乡古桥的历史,初步了解家乡古桥的造型、建造年代、功用、装饰图案、材质、文化故事、桥名的由来、设计理念等知识,并学习写生、画出古桥作品,制作古桥模型、设计创作出桥的作品。过程与方法:在参观、考察古桥的过程中来收集有关古桥的资料,在写生、制作、创作有关古桥作品的过程中来学习了解古桥的造型特点,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采访等方法中学习有关古桥的知识和创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各项活动中激发热爱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