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会变的小圆形教案反思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0072986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语言会变的小圆形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班语言会变的小圆形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班语言会变的小圆形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班语言会变的小圆形教案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班语言会变的小圆形教案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语言会变的小圆形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语言会变的小圆形教案反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语言会变的小圆形教案反思这是小班语言会变的小圆形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小班语言教案知识,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一、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要让幼儿主动地去说,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精心创设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将幼儿置于乐观的情感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幼儿求知欲望。而会变的小园形这首儿歌,文字形象、生动,结构重复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明快,富于童趣。作者以小圆形,变变变开头,一个变字用得非常巧妙,赋予事物以生命,使整个画面轻松、活泼、欢快

2、起来,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易于引起幼儿学习的极大兴趣。儿歌不仅能让幼儿感受语言的美妙,同时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儿歌的语言,从而将儿歌中的语言内化,迁移为自己的语言,调动了幼儿联系实际,寻找圆形物体的积极性.。二、活动目标:1、能有节奏地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2、能愉快的跟着儿歌做动作,体验创编儿歌的快乐。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三、活动准备:1图片、魔术棒2经验准备:幼儿收集圆形的东西四活动重难点:1能有节奏地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2活动难点:能愉快的跟着儿歌做动作,体验创编儿歌的快乐。五、活

3、动过程:(一)认识圆形,联想所见的物体1、出示圆形问:这是什么形状?你见过那些东西是圆形的?2、幼儿联系已有的经验,初步想象圆形物体。(如:皮球、蛋糕)3、我们一起看一看,老师见过的圆形物品。(先以圆形直接导入,让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那些东西是圆形的,丰富了幼儿对圆形的认识,也为最后的创编环节作准备)(二) 观察圆形会变,初步熟悉儿歌内容1、小圆形可会变戏法了,你们想看吗?老师这里有根魔术棒,我是魔术师,只要把这个魔术棒对着小圆形,嘴里念咒语说:小圆形,变变变,它就会变东西出来,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和幼儿一起变戏法。出示红太阳问:变什么了?(变太阳),变出来的太阳什么颜色的?(红红的),这红

4、颜色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来说红彤彤。我们连起来说:变太阳,红彤彤。我们一起来说一遍(和幼儿一起边说边做动作)。2、小圆形又要变了,我要请小朋友来做魔术师,让小圆形来听你的话。还记得嘴巴里要说什么?我们一起来试着说一遍。好,我们一起来让他变,幼儿一起说小圆形,变变变。变什么了?(气球)气球飞到哪儿去了?(天上去了)对!变气球,飞上天。小朋友们,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跟老师说一遍(和幼儿一起边说边做动作)3、小圆形说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很乖,他还想变个东西给小朋友看看,你们想看吗?再请个幼儿上来做魔术师。这回小圆形变什么了?(西瓜)变个西瓜怎么样?尝尝什么味道?那我们把变出的西瓜说成一句话怎么说呢?老师想

5、到一个说法,我们一起说说看:变西瓜,甜又甜(和幼儿一起边说边做动作)。(通过这个环节,幼儿对儿哥内容已基本熟悉, 为有节奏的朗诵儿歌和愉快的跟着儿哥做动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三)完整欣赏儿歌、表演儿歌1、小圆形真能干,变出了好多东西,老师把会变的小圆形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老师完整朗诵儿歌一遍。 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说一遍。2、小朋友们,这首儿歌真好听,要是能表演出来就更棒了。我们一起来表演这首儿歌,请全体小朋友起立,边朗诵边模仿动作小朋友的表现真棒,我们来给自己一点掌声。 (在本环节里,幼儿进一步熟悉儿歌,通过表演儿歌,进一步提高对儿歌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创编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创编儿歌 除了

6、儿歌里太阳、气球、西瓜,你还喜欢哪些圆形的东西?我们一起来想想把它编进儿歌里。(这个环节是整个活动的亮点部分,幼儿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朗诵,通过发散性的想象,对儿歌进行再创造)(五)我们幼儿园里还有很多是圆的东西,请小朋友一起去找一找,把他们也编进儿歌。(幼儿还沉浸在创编儿歌带来的快乐,找更多的圆会让幼儿这种快乐的情绪得到延伸)附儿歌:小圆形小圆形,变变变,变太阳,红彤彤。小圆形,变变变,变气球,飞上天小圆形,变变变,变西瓜,甜又甜。活动反思:优点: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我较好的把握了三个结合:1、预成教材和生成教材相结合幼儿的认知经验已今非昔比,他们更喜欢接受新奇、从现实生活中随机生成出来的事物

7、,因此我从既定的教材中走出来,寻找到易为幼儿接受的题材,开拓了新的教材教法。从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教案的设计环节,尤其是幼儿的作业单再现了教师的创新亮点。此作业单最突出的特点是美观、游戏性强、具有反复利用性。作业单是用封塑膜过塑的,画错了可以擦去重新再画,并且反正面都有数量不同的泡泡,满足不同需要的幼儿,使幼儿能更为愉悦、成功地作画。2、示范法与观察法、谈话法结合相结合示范法的运用,使幼儿较好的掌握了在圆形里外添画的规律。但如果示范法过前、过全,则容易束缚幼儿小手和大脑,阻碍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只示范了三个范例,(西瓜、太阳、小猫头)但其展现的内容却是三个类别的内容(水

8、果类、动物类、宇宙类)。(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从三个范例中可以引发幼儿进行相似联想,拓展幼儿的的想象力。观察法是我把绘画内容变成了幼儿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感受深的东西,让幼儿有物可画。因此前展性感知经验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活动前我就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圆形的物品,以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孩子们之所以能说出这么多圆形的物品是因为他们有了前期的观察经验。谈话法是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开放的谈话环境,让幼儿把绘画构思都表达出来,提高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谈话中教师及时捕捉幼儿闪光点,发现并纠正谈话中的不足,让幼儿有物想画。三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的新型师

9、生关系。如在活动中,晨晨小朋友只画了一个太阳,就不知该画什么了,于是我说了句一粒芝麻掉下来,幼儿思维马上被激活了,他在圆形里面点了无数个小点点,还告诉我这是芝麻饼。我想这就是因人、因情施教,它既帮助了弱者,又不限制强者,保证不同水平的幼儿有胆敢画。3、教师评价与幼儿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让幼儿在自我表达中展现有个性的创意.(如:我们成人看孩子的作品,线条不流畅,结合比例不合常规(添画人头时眼睛太往上);有的色彩深浅也不合实际(绿太阳),幼儿自我创意是:这个西瓜切成了两半、绿太阳会觉得凉快幼儿的奇思妙想让我很吃惊。因此也让我把更多赞赏和鼓励的语言普洒给每个孩子。我觉得每一幅画都没有好坏之

10、分,只有不同幼儿表现水平之别。因此,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只有和幼儿评价相结合,才能防止片面和偏颇,起到尊重幼儿创作成果,全面教育幼儿的作用。不足之处:因为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随时会出现教师没有预设到的问题与行为,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需加强,解决的方法一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二是要对每一个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这为我们如何把握幼儿绘画教学指明了方向。

11、因此,作为教师应在激发幼儿自由表达和个性创造方面多作研究和努力,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相关知识小班语言:嘻刷刷:小班语言活动嘻刷刷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设计思路,准备材料,活动流程等内容,通过游戏活动,尝试用身体不同部位表现各种刷刷子的动作。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体验共同游戏的的乐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小班语言嘻刷刷教案吧。小班语言教案:小兔运南瓜:小班语言活动小兔运南瓜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学会看图标进行想象,并连贯地讲述。会迁移以有生活经验,围绕小兔运南瓜,积极思维,合理想象,想出运南瓜的各种办法,体验创编的乐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语言小兔运南瓜教案吧。小班阅读教案:小兔子分萝卜:小班语言活动小兔子分萝卜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倾听故事,知道排队可以让活动变得更加快乐、有序。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表述小兔分萝卜前后的话语。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阅读小兔子分萝卜教案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