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07064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京口区六年级语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案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主备学校:镇江市中山路小学 课型:阅读课 使用学校: 使用教师: 【教材分析】课文主要讲了19世纪初,音乐家肖邦的故乡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他不得不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身在异国他乡的肖邦不忘亡国之恨,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复发,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的充分表现,这是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抓住这一主线,披文入情,因文悟道,以取得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情感陶

2、冶相结合的效果。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场面描写是本课在写作手法上的训练点。在描写送别场面时,课文按照了一定的顺序,兼顾到了个人与群体,做到了点面结合,不仅如此,环境的烘托、气氛的营造也在整个场面描写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八个生字,注意“黎”字右上角的写法。通过查字典知道“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中带点字以及整个词语的意思。2品味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从而感受肖邦的爱国之情。3在理解和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分析写作思路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背诵课文的第2自然段。4.懂得场面描写要写清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要注意主次、点面结合、有一定的顺序。可以综

3、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会自主选择一个场面进行片段练习:劳动场面、比赛场面、会议场面等。【学习重点】1品味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从而感受肖邦的爱国之情。2在理解和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分析思路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背诵课文的第2自然段。【学习难点】懂得场面描写要写清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要注意主次、点面结合、有一定的顺序。可以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会自主选择一个场面进行片段练习:劳动场面、比赛场面、会议场面等。【资料链接】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这时,波兰的爱国力量又重新振奋起来,秘密的爱国组织也活跃起来。正是在这样一种动荡

4、不安的形势下,肖邦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们敦促着肖邦出国去深造,并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为此,肖邦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爱国心使他想留下,事业心又使他想离去。离别的痛苦、永别的预感折磨着他,亲友们的勉励、嘱咐和期望又鼓舞着他,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国外用艺术来歌颂祖国和自己的民族。革命练习曲:1830年11月,肖邦离开祖国去了法国巴黎。得知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后,他悲痛万分,愤怒不已,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起初音乐猛烈,似波涛上下翻滚,肖邦好像在倾吐满腹的悲愤。紧跟着,悲痛的音符倾泻而下,有如打开感情的闸门,交织着愤怒的抗议和对祖国灾难的哀痛。音乐进入高潮,变得刚毅、激昂、清澈

5、、明亮,有如波兰人民不屈不挠的战斗呼声。尾声的音乐由强到弱,流淌出悲伤的音调,好像是肖邦发自肺腑的哭泣,仿佛是对祖国命运的忧虑。然而,音乐没有停留在悲哀里,斗争没有止息,最后音乐汇成势不可挡的力量,表明了他对祖国光明未来坚定的信念。【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八个生字,注意“黎”字右上角的写法。通过查字典知道“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中带点字的意思,以及词语的意思。2在理解和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分析思路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背诵课文的第2自然段。一、课堂研讨(一)检查预习,完成练习今天我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完成语补第七页第一大题。错误

6、的进行订正,对错误率较高的词语进行集体指导。如:“黎”字右上角部分的写法。(二)释题导入,概括内容通过预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那据课题,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三个要素,我们可以这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检查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肖邦身在异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什么”是文章的中心,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感情铺垫,理清思路1.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出自肖邦弥留之际的一句话。 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通过理解“弥留之际”的意思,抓住“紧紧握着”“喃

7、喃地”等词语感悟肖邦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的情感,通过朗读加深对爱国之情的感悟。 2.既然这么深爱着自己的国家,那么,他为什么会离开自己的国家呢?课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表达了肖邦对祖国的热爱呢? (1)亡国时的悲愤 在亡国之后“满怀悲愤”;在得知华沙起义失败后“悲愤欲绝”。(2)离去时的留恋在“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时,接过老师的特殊礼物之后“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所表现出来的留恋。用词(3)谱曲时的悲痛 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革命练习曲(4)工作时的忘我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5)奔波时的辛劳 “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6)弥留时的热爱六个小标题的用词词性尽量一致

8、。(5)(6)是否可以合并?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四)场面描写,师生送别1当波兰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沙皇俄国手里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忍痛离国(相机板书:忍痛离国)就在肖邦离开祖国波兰的途中,发生了感人的一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轻读第二自然段。2指名说。(相机板书:师生送别)3在这深情离别的时刻,文中写了几个场面?文中哪个画面最令你感动?再去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为:告别亲友离华沙 师生咏唱送别曲 老师的叮咛 老师赠送礼物 肖邦接杯登车去可以简化:告别咏唱叮嘱送礼收礼。如果

9、说有题目给出三条横线问有几个场景,就去掉一头一尾,写“吟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4.体会送别之情。(1)师生咏唱送别曲(面)出示“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这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引导学生理解,面对着自己朝夕相处而又即将远走异国他乡的同学肖邦,此时,送行同学们心中的想法。出示:“即使你远在他乡, 。”出示歌词:“不论你在哪里逗留/不论你在哪里流浪/愿你永远不会把祖国遗忘/愿你怀着一颗温暖志诚的心/永远不停对祖国的爱/”通过对歌词的朗读,感悟同学对肖邦的期望,以及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 通过朗读将这

10、依依惜别的情感,浓浓的爱国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2)老师叮咛送礼物(点)出示两句话: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通过“紧紧地握住”“捧过”老师的动作的细节描写感悟埃斯内尔的心理感受。引导学生理解,埃斯内尔老师为什么将波兰的泥土作为礼物送给肖邦,其中又有怎样的深情厚谊。(告诉弟子,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是波兰人,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用心良苦。)(3)肖邦接杯登车去抓住描写肖邦的词语“溢满”“郑重地”“接过”“回首”感悟肖邦复杂的内心

11、世界,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再通过想象将肖邦心中想说的话写下来。5.根据小标题指导背诵。告别亲友离华沙 师生咏唱送别曲 老师的叮咛 老师赠送礼物 肖邦接杯登车去可以简化:告别咏唱叮嘱送礼收礼。如果说有题目给出三条横线问有几个场景,就去掉一头一尾,写“吟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三、当堂练习(学案第一课时练习)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品味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从而感受肖邦的爱国之情。2. 懂得场面描写要写清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要注意主次、点面结合、有一定的顺序。可以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会自主选择一个场面进行片段练习:劳动场面、比赛场面、会议场面等。一、课堂研讨

12、(一)思念祖国,付诸行动1.通过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悲愤欲绝”的意思,明白肖邦“悲”的是什么,“愤”的又是什么(悲的是起义失败,波兰人民又将陷入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愤的是沙皇俄国的侵略暴行)通过朗读将肖邦心中的悲愤读好。2.通过欣赏革命练习曲片断,结合资料链接中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肖邦在离开了波兰后,如何用实际行动来表达他的爱国之情,在音乐声中体悟肖邦内心的悲愤。3.具体行动默读第四自然段,感悟肖邦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祖国的忧愤之中(肖邦废寝忘食地工作,没了时间的概念)(相机板书:日夜思念)(二)奔波病发,要求回国 1.通过具体的数据的理解“18年”“六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终于

13、”体会肖邦为国家的付出,感悟爱国之情。2再次朗读全文中肖邦唯一的一句话,体会他对祖国深深的爱。3.通过“才”“39岁”感悟惋惜、伤感之情。(相机板书:与世长辞)(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1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了波兰大音乐家肖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肖邦是个怎样的人?(爱国、富有才华、酷爱音乐)2针对板书总结:是啊,肖邦的爱国就体现在他忍痛离国时的满怀悲愤,体现在师生送别时对祖国的无限依恋,体现在彻夜工作时对祖国日夜的思念,更体现在与世长辞前的深情嘱托。同学们,让我们满怀着对肖邦的敬意,再次齐读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三、写法感悟:课文第二自然段是一个场面描写,场面描写一般要写清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要注意主次、点面结合、有一定的顺序。可以综合运用记叙、描写(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场面描写中以上这些要求是否有所体现。教师特别要帮学生分析表达方法,让学生知道这段话中主要使用了人物描写的表达手法(对话、心理描写、动作)。请自主选择一个场面进行片段练习:劳动场面、比赛场面、会议场面等。交流反馈二、当堂练习1完成语补第四、五题。2.学案第二课时练习 1三、巩固练习(学案) 板书: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文章主线忍痛离国 师生送别(告别咏唱叮嘱送礼收礼)日夜思念弥留之际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