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总结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06834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总结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总结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总结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总结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总结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总结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总结 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0X-3-1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XX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结合学校实际用水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以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保障,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争取把学校建设成为“制度完备、宜传到位、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的节水型单位。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 学校全体师生高度重视节水型单位的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建设节水型单位专门领导机构,校长黄铨安同志为组长,副校工李选球同志为副组长,组员包括后勤主任梁有洪同志、教导主任刘

2、让嫦同志、德育主任李艳娇同志和劳动委员李迭球同志等。建设健全的工作协调领导机制,领导机构班主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监督和管理好学校建设节水型单位的进度与实施情况。 为了能加快创建节水型单位,我校分年度制定建设节水型单位工作目标、实施方案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明确全体师生的工作职责,确保我校实现20X年人均用水量较202X年下降2%的工作目标与任务。 二、完善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节水保障措施。 学校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节约用水办公室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具体要求,加强学校的日常节水管理,加快节水技术改造,积极创建节水型单位。 aER完善节水管理制度。 完善内部节水管理

3、规章制度,建立节水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学校节水管理人员的相关职责,学校节水教育工作由黄铨安校长负责,节水宣传工作由刘让嫦同志负责,节水的监管和维护工作由梁有洪和李迭球同志负责。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和考核,并把学校节水情况与创建节水型单位的进度纳入相关负责人的年度考核指标,并与相关负责人的职效工资计发挂钩。 2、强化节水日常管理。 严格用水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专人定期巡护和维修,杜绝跑、冒、滴、漏等现象。建立完善、规范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重点加强食堂、沐室、厕所、学 校池塘、劳动基地校园建设用水等平时重点耗水较多部位的用水监控。加强用水效率和总量分析。确保学校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用水,不浪

4、费一点一滴水资源。 3、加强节水宣传力度。 学校是教育单位,加强对学生的节水教育是学校日常工作之一。我们结合自身特点,利用好学校的宣传阵地,室外宣传栏、学校红领巾广播室、各班的学习园地和每天的晨会等,加强学生节水宣传教育,并有计划地开展以节水为主题的中队活动课,给每一位师生印发宣传单张,提高师生员工对中国水资源缺泛的认识和增强各人节水意识。学校还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能减排宣传周”开展节水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普及节水知识,要求全体师生不单在校注重节约用水,在家庭、社会上更应不浪费一滴水,积极倡导“爱水、惜水、节水”的良好社会风尚。 、加快推广使用节水技术和设备。 积极推广应用先

5、进实用的节水新产品、新技术,加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和器具。稳步实施卫生洁具、食堂用水设施、空调设备、老旧管网和耗水设备等的节水改造。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制定节水措施方案,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本学期争取筹集资金改造学校的水路网络,把原先用的已经有多处生锈渗漏的铁水管换成联塑水管,保障师生的用水安全的基础上又减少了水的浪费。 5、积极利用水循环资源。 绿化和景观用水尽量利用非常规水源,学校现计划购买沉水泵,从校外的水沟中抽取水源作为浇灌学校绿化和景观用水,还可以用作学校的池塘的增水之用,大大节约自来水的使用量。 内容总结(1)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总结 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2X-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X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2)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总结 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3-1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XX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