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蒸熏杀虫工作标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068340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叶蒸熏杀虫工作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烟叶蒸熏杀虫工作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烟叶蒸熏杀虫工作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烟叶蒸熏杀虫工作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烟叶蒸熏杀虫工作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烟叶蒸熏杀虫工作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叶蒸熏杀虫工作标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B四烟。部蛾任公翎都隹QB/CYSCZCC008-2010烟叶熏蒸杀虫工作标准2010-09-29 发布2010-09-30实施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分厂、r、刖百本标准依据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参照YC/T177-2003卷烟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及指南以及烟草行业规范,结合工厂实际运作情况编制,是成都分厂工作标准之一。本标准由物资管理科提出。本标准由物资管理科起草。本标准由物资管理科归口。本标准起草人:本标准审核人:戴云海本标准批准人:刘晓鸣修订次数修订条款修订依据修订人生效日期-2-QB/CYSCZCC008-2010烟叶熏蒸杀虫

2、工作标准烟叶熏蒸杀虫工作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厂烟草虫害防治的具体实施。2规范性引用文件2.1 烟草行业熏蒸作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国烟办综2008113号)2.2 川渝中烟工业公司烟草虫害防治服务商资质评审实施办法(试行)(川渝烟工物【2008】605号)2.3 烟草虫害防治技术及管理要求(QJ/04.G.0032009A)2.4 杀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SCTI-EHS/GD162007)2.5 烟草虫害防治管理规程(QB/CYSGG.CTC0300-01-2010)2.6 烟草虫害防治管理要求分厂3术语和定义3.1片烟储存养护通用技术要求(YC/T300-2009)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3、本标准。4职责4.1 负责函接虫害防治供应商,确定虫害防治实施方案及计划的确定,并上报领导审批。4.2 负责函接分厂制造部门及上级公司就防治期间,卷烟材料(含原料)的预储与调拨。4.3 负责组织工艺质量检验科以及虫害防治供应商进行虫害防治效果验证,并就分厂工艺质量检验科出具的杀虫后效果验证单,共同撰写验收评价报告至四川公司物资调拨部。4.4 负责虫害防治过程的监控并协助服务商进行虫害防治。4.5 负责虫情日常监测和预警,并提出临时虫害治理需求。5工作程序及要求5.1 熏蒸杀虫前抽样检查5.1.1 熏蒸杀虫前,项目部应组织12人对贮存物进行抽样检查,仔细检查仓库条件、虫种、虫害密度等。抽查虫情应

4、依据库房保管员提供的情况和客户普查情况,查看年份长、含糖量高、等级高的贮存物。每库房抽样采取随机抽样法,抽样数量应5公斤。5.1.2 查看仓库是否具备熏蒸杀虫条件,贮存物堆码是否符合熏蒸杀虫密封条件,如存在问题及时向该项目部负责人反映,项目部负责人及时向客户通报协商,采取相应措施达到条件后,方-3-可作业。5.1.3抽样情况应填写好记录,记录应写明仓库名称、编号、和具体什么虫种及成虫、幼虫各多少头/公斤及害虫对贮存物危害年份、等级,交项目部以便确定用药量和配置二氧化碳比例,从而达到熏蒸杀虫效果。5.2 密封项目部应在施工进场前组织技术人员对仓库条件进行实地查看后,并征求顾客意见以确定仓库熏蒸杀

5、虫采用的密封方式。要点:横平竖直,棱角方圆。准备工作:a)密封材料的准备:胶带、牛皮纸(白纸)、钉子、木条、聚乙烯薄膜、胶水等。b)密封前的准备:查看作业场地,整理、打扫密封部位及周围卫生。5.2.1 封垛密封5.2.1.1 密封方式确定后应立即通知熏蒸杀虫项目部负责人,以便确立刷纸方法。刷纸应当规范、平整,应达到密封要求。封垛密封,刷纸应当离贮存物堆垛2030cm,烟垛靠墙太近而无法直接在地面粘贴的,应顺贮存物的墙面刷纸粘贴,地面刷纸应做到均匀、牢固、平直、整洁。纸张一律采用50克60克普通白纸、报纸,宽度标准:16厘米18厘米。5.2.1.2 根据烟垛堆码情况由现场技术人员确定进气支管分布

6、方式。输气支管采用直径为20mm或32mm的专用塑料波纹管。应仔细检查输气支管出气孔间隔距离是否符合要求(间隔距离1m-2m,孔彳523mnm。5.2.1.3 布支管要均衡、畅通,支管周围应有足够的空间利于混合气体对流。各支管连接应牢固,不得有松动漏气现象。5.2.1.4 每仓库铺薄膜前,必须在仓外进行全面检查和补漏,如仓库外条件确实不具备检查和补漏,在仓内应认真仔细检查和补漏,确保熏蒸杀虫的密闭性。密封完好后仔细检查薄膜有无漏气小孔和脱落现象,出现问题及时采用粘胶带封闭。5.2.1.5 铺膜密封时,薄膜连接有条件的应在仓外平整地面进行双面连接后进行封垛粘贴;没有条件的可在仓库内进行连接,中缝

7、连接应牢固平整,对于中间跨度较大的(大于2米),应每隔一米用粘胶带交叉粘贴加固。5.2.1.6 凡是仓库地面(墙面)条件难以保证密封质量的,必须在粘贴后沿粘胶带上加盖纸张,以确保密封质量。5.2.1.7 封垛密封时,为防止混合气体扩散不均匀以及进气时局部气体浓度过大造成危险,对于过道以及进气支管处的薄膜,不允许有堆积和坠地,应将薄膜用绳子或其他工具支撑起,有意识的让帐幕内形成一个气体对流空间,有利于气体扩散和对流。5.2.2 整仓密封5.2.2.1 对于整仓熏蒸杀虫,应当用薄膜将门、窗密封严闭,不得有脱落、漏气现象。密封时应当按规范沿门、窗边缘刷纸,做到整齐、牢固、美观。粘贴牢固后沿粘贴处用纸

8、进行覆盖,以-4-确保密封质量。对于密封面积超过一平方米的门窗,粘贴后必须用压条进行加固。5.2.2.2 对于地面粘贴时有折角的,无法平直粘贴的,应在盖纸后用细沙压盖。仔细检查仓库内有无收缩缝、地窗、漏水孔、穿线孔,发现问题应当采取密封措施。5.2.2.3 整仓密封后,应进行进气支管的分布,在布支管时应根据整个仓库熏蒸体积和一次进气量进行平均分布。5.2.3 无论是采用封垛熏蒸杀虫,还是整仓熏蒸杀虫,都应当把库房内所使用的空调、除湿机、探头等设备器材,用薄膜单独密封,以保证顾客财产不会因为磷化氢气体腐蚀而受损。5.2.4 密封用材料应选用符合规格要求的专用薄膜和专用粘胶带,粘贴应牢固、合理,密

9、封中堆码标牌不得损坏和丢失。密封工序做到自检、互检、专职检验相结合的要求。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注意事项:a)聚乙烯薄膜要摆正,既要保证密封效果,又要讲究外型美观。b)破损严重或太陈旧的聚乙烯薄膜不准使用。c)同一块聚乙烯薄膜使用次数不超过6次。d)胶带和纸贴完后要求没气泡、没皱折。e)封仓完毕,清理场地,打扫卫生。f)输气管要布正、布平、布直,连接处要牢固。g)布管完毕要检查,保证气路的畅通。h)所用输气管应是无破损或无变形的波纹管。i)穿过帐幕(或库房)与磷化氢发生器相连的管道要做好密封。5.3 熏蒸布管5.3.1 入气导管采用直径为32m谯用塑料波纹管。入气导管和支管连接,严

10、禁在薄膜上掏洞,应当在密封薄膜的底部边缘或接缝处连接,从而确保薄膜的密闭性和使用寿命。5.3.2 仔细检查入气导管有无破裂、漏气现象。检查入气导管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现象。5.3.3 布管要均衡合理、畅通,不得扭曲打结交叉或者挤压。布管时必须严格核算密封堆垛的用药量,进行合理均匀分气布管。在布管的同时,再仔细检查铺膜质量情况,如存在问题,应当及时处理。5.3.4 布管结束后应再次检查帐幕内进气支管的分布是否均衡合理,有无打结,气体对流扩散空间是否足够。5.3.5 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在布管现场对操作进行指导、检查。入气导管每7天用水加压定时检查有无破裂、漏水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切除或更换。5.4 安

11、全检查设备、配件、备件:5.4.1 设备在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通气加压测试设备各接头、各部件有无漏气、破损、松动现象,出现问题时,应暂停使用,并根据我公司设备事故的处理程序对设备事故进行处理,坚持三不放过(即: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未落实不放过、纠正措施未制定不放过)-5-QB/CYSCZCC008-2010烟叶熏蒸杀虫工作标准的原则,对设备进行检修,并采用加压等方法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投入使用。5.4.2 需要外委检修时,应选择具有国家规定的检修能力和资格的检修单位进行。质量管理部应监督、检查设备的检修质量。通过试运行达到设备原性能的为检修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应重新检修直至合格。

12、设备的检修、验收应留下相应的记录。5.4.3 定期检查配件、备件和大小三通、直通及分配器是否完好畅通;检查二氧化碳减压表是否完好,压力指数是否正确,否则一律予以更换;通气前,对二氧气体进行检查,确认瓶内所装气体是二氧化碳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5.5仓外混合气体熏蒸设备操作规程5.5.1 设备使用前的检查5.5.1.1 严格检查各管道连接部位有无松动、破损、漏气现象,检查气路是否通畅。5.5.1.2 检查反应罐过滤罐以及冷凝罐内管道的连接是否紧固无松动。检查设备承重轮及翻板是否灵活。5.5.1.3 对整机进行加压实验,确认无漏气,漏水现象后方可投入使用。5.5.1.4 设备未使用时,应选择在阴

13、凉处存放,避免阳光直晒;同时,应将储药罐、冷凝罐的上盖打开。5.5.2 设备摆放位置的选择5.5.2.1 应综合考虑操作人员和相关人员及仓库的安全等因素,并应具备熏蒸杀虫工作的可操作性。5.5.2.2 设备和输气管道及二氧化碳钢瓶的摆放应整洁美观。2.5.2.3应避免在高温环境中(气温高于40C)进行操作。5.5.3设备注水1.1.1.1 投药前应向设备反应罐和过滤罐加注清水,根据投药量及机型决定加水量的多少(本公司现有设备为I、n、出、W型机)。1.1.1.2 I、IV型机投药7-8kg时,反应罐注水线应在观察孔的二分之一处,投药量5-6公斤时,反应罐注水线应在观察孔的三分之一处。1.1.1

14、.3 出、n型机投药4-5kg时,反应罐注水线应在观察孔的二分之一处。投药量2-3kg时,反应罐注水线应在观察孔的三分之一处。1.1.1.4 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投药量和环境温度适度增减反应罐注水量,但水位线不得过高或过低,应在观察孔以内。1.1.1.5 过滤罐注水量无特殊要求,但必须在观察孔以内,并能直观地观察到水面翻浪。5.5.4 设备的连接5.5.4.1 首先将二氧化碳减压阀进气口与二氧化碳钢瓶出气口紧密连接。2.5.4.2再将二氧化碳减压阀出气口与设备进气口用增强管牢固连接并检查有无松动,漏气现象。5.5.5 投药前的检查5.5.5.1 施药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各部分的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松

15、动及漏气,漏水现象。-6-本文件挂在工厂网站上的电子版本或经打印并加盖受控章的为受控版本,其他均为非受控版本,仅作为参考。1.1.1.2 检查库内支管分管是否合理、均匀。有无打结。检查支管出气孔周围是否留有足够空间:以有助于混合气体的扩散。1.1.1.3 检查无误后,打开二氧化碳钢瓶的阀门,旋动减压阀手柄向设备通气3-5分钟,观察有无漏水,漏气现象。反应罐,过滤罐水面翻浪是否正常,检查无误后关闭二氧化碳减压阀门,准备投药。5.5.6 投药5.5.6.1 投药人员佩戴防毒面具,拧开设备储药罐的密封上盖,并确认储药罐翻板关闭,防止将药剂直接投入反应罐。5.5.6.2 将磷化铝药剂投入储药罐内,并迅速拧紧密封上盖。5.5.6.3 开启二氧化碳减压阀手柄,通气10分钟,排除罐内、管内空气。5.5.6.4 I、IV型机的最大允许投药量为8kg;n、出型机的最大允许投药量5kg。5.5.6.5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转动翻板,将储药罐的药物一次性投入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