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068249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打算了它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综合性。上至宇宙空间,下到地球内部,还有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些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所以我们说,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地理学研究的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除此之外,地理学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亲密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看到很多好玩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很多有用的地理学问;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

2、活动。不仅如此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有些同学认为,地理不难,关键是记性好,只要死记硬背就行;还有的同学认为地理课没意思,除了背还是背。其实不然,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地理学也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只要我们把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会学得既简洁又好玩。初中地理学习方法之空间概念的培育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分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把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育良好用图习

3、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把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学问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留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擅长从地图中发觉地理学问,查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其次,要把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留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看图的详细内容。观看要认真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例一在经纬网图上,我们观看到的学问如下。我们在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有很多线,其中连接南北两

4、极的线是经线,与经线垂直相交的线是纬线。经线与纬线的特点:全部的纬线都是圆并相互平行;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渐渐缩短,最终成一点。全部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且相交于极点。指示的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自西向东,东经的度数渐渐增大,西经的度数渐渐减小。纬度以赤道为界,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自北向南,北纬的度数由大到小,南纬的度数由小到大。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更一点的位置。例二我们在森林资源一课中曾经学过的原理图,其图名叫做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我们以这幅图作为例子,争论阅读原理图的几个主要步骤。第一步,

5、猎取信息,是猎取原理图中所显示的各种信息。在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观看到有山坡、两道林带、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细、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头,还有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径流等文字。第二步,分析地图,是要分析我们在图中猎取的各种信息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山坡从上到下,表示地表径流的箭头由粗到细,颜色也由深变浅,最终变成微量清水入河。这些说明白大气降水在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受到了林木枝叶、枯枝落叶层的阻滞,促使大量雨水下渗,导致地表径流流量不断减小,含沙量渐渐削减。护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第三步,说明原理,明确原理图所说明的原理。这幅

6、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说明白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初中地理学习方法之学会读书地理教材是我们猎取地理学问、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学问呢我们应当留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 读出书中有什么阅读教材,首先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绍某个地理区域时,一般从构成这一区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别进行论述。这个区域在哪儿这里的自然概况怎样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等等2. 读出学问网络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转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我们应当将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

7、成这一地域的学问网络。3. 学会梳理学问教材对于同类学问的论述角度具有相似性和规律性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具有范围广、信息多等特点,但是它对同一类型学问进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规律性。将差异性或相似性较明显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对比梳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依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如我们在学习印度和巴西、日本和英国、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我们不仅要明确两个地区或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异,而且也要思索这些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8、的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差异。我们不仅通过对比梳理找到差异性,我们还能找到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两个国家,虽然位于不同的大洲,但它们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利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我们就能够将两个国家的主要的地理特征学问点梳理得一清二楚。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闻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初中地理学习方法之思维能力的培育培育地理思维能力,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中学生学好地理特别重要。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

9、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在这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两个要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应当学会找出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线索,将其他的各要素联系起来,从而正确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初中地理主要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学习。一般来说,影响某区域的地理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区位因素),这一点从教材内容先后顺序中就已经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同时,在对每个区域的论述中,首先提出的也是该地的地理位置,位于哪个半球什么纬度海陆位置如何有哪些邻国等等。所以思索问题时应抓住该地的地理位置,以此为突破口,去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