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006687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词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鉴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古诗词鉴赏朝代诗人诗题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观刈麦、望月有感唐代王维使至塞上、竹里馆、终南别业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逢入京使宋代苏轼浣溪沙、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宋代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一、陶渊明诗两首(一)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2、用

2、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所展现的画面。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二)饮酒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1、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与闲适心情。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置身世外,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情操的思想感情。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不好。“见”表现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忽然映入眼帘。而“望”则是有意远看,改“望”此篇神

3、气索然。4、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句中的画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见”,是无意瞥见的意思,表现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忽然映入眼帘。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之情。5、描绘画面:“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整齐的篱笆旁,我亲手采摘金黄的菊花,周围顿时香气弥漫;在悠闲恬适间,突间望见高大的庐山,云雾缭绕。在夕阳的照耀下,庐山仿佛披上了一件彩衣,不时有成群结对归巢的鸟儿,吱吱喳喳,打破了山林的幽静。二、白居易诗三首(一)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4、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里,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2、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任选一个角度)。本联写莺燕,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分别用“争”和 “啄”生动地写出了莺争向暖树上去唱歌;新燕衔泥筑巢的情景,给人们生机勃勃的感觉,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

5、生机。本联写花草,画面极富情感色彩以生命力。马在前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和沉醉于美景的春游的人们的感受。3、请谈谈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春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喜爱之情。(二)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

6、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请结合诗句的内容谈谈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和农民对比,而且反思自己的不是,体恤农民的艰辛,为他们鸣不平,这种安民济世情怀的确难能可贵。2、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下列句子的画面:“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麦收农忙时节,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野去,给正在割麦子的青壮年男子送饭送水,一些农民在南岗麦田埋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只是

7、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这是第一个劳动场景,其特点是热火朝天,全家忙碌,就连本该成荫纳凉,纵情玩耍的儿童也携壶提浆,奔波不停,足见这一家农民的艰辛和不易。(三)望月有感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抒发了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2、请赏析“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的艺术特色。诗人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相怜;辞别故乡流利四方,有多么象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

8、诗人以千里雁、九秋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喻,以吊影纷飞与辞根离散的描述,赋予他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3、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一句的理解。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三、王维诗三首(一)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

9、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使至塞上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不得志、愤懑等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2、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及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

10、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青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描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4、“征蓬”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诗人是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以没有根基、四处漂泊的“蓬草”形象自况,正是暗写自己内心飘零孤寂。5、请结合诗句说说“大”、“孤”、“直”“长”“圆”五个词的表达作用。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

11、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二)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本诗清幽绝俗的意境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幽篁 深林 明月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

12、有哪一些?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三)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2、赏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

13、起漂游。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3、体会尾联中 “偶然”二字的妙处。尾联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大特色。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四、岑参诗三首(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

14、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划线句子应重读哪个词?请说明理由。“百丈”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边塞之寒。“万里”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阴云凄惨。“凝”字突出阴云厚重,似乎云彩也应和人的心情。2、这首诗如果按前十句和后八句分为两部分,它们各写了什么?第一部分: 咏雪 第二部分: 送别 3、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了边塞大雪纷飞奇景。大雪飘舞,整整下了一夜。一觉醒来,推门一看,只见到处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特别是那满树满枝的雪絮,一簇簇,一团团,简直美丽极了。比喻,以春花喻冬

15、雪,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地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揭示出来了,也为这个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也表现出一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4、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背影,茫茫雪地上只留下一串孤单的马蹄印迹和作者仍伫立远眺的身影。 “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不见”表现诗人久久伫立,极目远送之情态;一个“空”字包蕴多少惜别怅惘之情。抒发了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5、赏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傍晚的辕门,大雪纷纷,大风吹扯着一面鲜艳的红旗,而红旗却凝住不动。“掣”字用的好,本意是拉、扯的意思,在这里真实的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飘不动的情状。从视觉的角度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为送别的场面涂抹上一层雄浑悲壮的色彩。(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