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4篇)_1.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066068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4篇)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4篇)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4篇)_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4篇)_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4篇)_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4篇)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4篇)_1.doc(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4篇【】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4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二年级,学科:数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直尺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2.能正确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它们的联络和区别。3.会度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培养学生动手才能以及良好的空间观念。教育方面: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及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络三、教材分析p :本单元是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几种平面图形及角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认识的根底。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线段、射线和直线及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及联络。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利用课件,视频等,并创立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由此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考虑,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本课的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个局部:1、导入设疑,自主学习。2、小组合作、讨论探究;3、抓住重点、精讲点拨;4、比照拓展;5、稳固新知、当堂检测;6、课堂小结。五、教学过程:一导学预习案1、探究活动阅读课本5556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发现?线段、射线、直线有什么区别和联络?2、收获与困惑A、通过预习自学,你学会了什么?B、你的困惑是什么?二教学案1.导入设疑、自主学习:师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

3、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是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我们一双乖巧的小手完成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师:如今老师来检查同学们提早预习的情况。请同学们看屏幕:画面上展示的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斜拉索大桥。最后展示的是世界第一的苏通大桥。这些宏伟的大桥凝聚了无数设计师们的辛勤劳动,小明的爸爸就是这样一名桥梁设计师。瞧,小明正在和爸爸学画设计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师: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当一回设计师,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画出这幅设计图。学生讨论,老师巡视师:哪个小组来汇报?小组汇报结果,老师总结。师:同学们设计得

4、真棒,师生合作再画一幅,在学生的表达中先画2条横线,再画2条竖线,最后从竖线顶端向下画一些斜线。三抓住重点、精讲点拨1、认识线段。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明白了,这幅设计图就是画出许多条不同的线来设计的。这些线就是我们以前见过的线段。板书:线段请你在纸上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找学生说说画法,然后在学生的表达中老师在课件上出示一条线段。师:画线段是从一点开场画,画到另一点完毕。也就是说线段有两个头,这两个头就叫做线段的两个端点。引导学生观察所画的线段,说出线段的特征:第一:直的;第二:两个端点;第三:可以度量长度。板书接下来让学生举出在我们身边哪些可以看成是线段。2、认识射线。师:我们继续来画线

5、。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一是要画直,二是老师没有说停的时候绝对不能停下来。让学生在刚刚画的3厘米长的线段上左端不动,向右端延长,一直不停的画下去,看看出现什么问题?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一直画下去的情景,然后观看课件的演示。师:谁来说说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引导学生说出射线的特征:第一:直的;第二:一个端点;第三:无限长。板书师:在数学上我们称这样的线为:射线。板书在纸上怎么画射线呢?在学生的答复中明确射线的画法:先画一个点,然后向一边画线。只要另一端没有端点,就说明另一端在无限延长。举例在身边哪些现象可以看成是射线。3、认识直线。师:刚刚我们把线段向一端延长得到一条射线,要是我们把线段向两端无

6、限延长会是什么样?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观看课件演示后让学生说说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第一:直的;第二:没有端点;第三:无限长。板书师:在数学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板书师:你能在纸上完好的画出一条直线吗?怎么画就能表示出这是一条直线?明确直线的画法。4、出示课题。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线段、射线和直线。板书课题四比照拓展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说明线段、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展示课件五稳固新知、当堂检测1.判断直线、射线和线段。2.由一点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3.直线上有A、B、C三点,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条线段?六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师:今天我们通过学画设

7、计图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见到同学们真正设计建造的桥梁,建筑。老师期待这那一天的早日到来。六、教学反思:在这一节课中,我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培养,激发学生兴趣。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并且屡次让学生参与理论活动,做到手、脑、口并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这既符合小学生思维开展的特点,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拟、抽象、概括等学习的才能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小学数学教案 篇2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比的实际应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的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目光对待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为学生提供

8、充分的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1.联络生活实际,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应用价值。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展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络,获得直接经历。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络,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理解无论是照相还是用放大镜看书、用投影仪放大图表,都离不开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知识,这局部知识有很强的实用价值。2.在观察、操作中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和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基于以上认识,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对例题

9、的探究,弄清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和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后的图形,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即可。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图形的大小改变了,形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真正理解并掌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 纸卡学生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观察、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观察、感受。出示写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纸卡。提问:纸卡上写的是什么?纸卡上的字为小5号字,学生跃跃欲试后会有些绝望,因为看不清把纸卡放到展台上,调整缩放键,逐渐调大。提问:纸卡上写的是什

10、么?生抢答:图形的放大与缩小。2引导学生考虑。师:为什么纸卡上的字之前看不清,而如今看清了呢?生:因为字被放大了。2.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新课。1过渡: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预设生1:图1是把物体缩小。生2:图2、图3、图4都是把物体放大。2导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一起来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板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情境,激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的兴趣,使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初步感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探究新知1.探究

11、把图形放大的意义和方法。1课件出示教材60页例4。2考虑、交流。提问:“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生:“按21放大”就是把图形的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3画图方法。提问:以正方形为例,详细画图时应该怎样做?预设生:正方形原来的边长是3个单位长度,如今按21放大后,边长应该是6个单位长度。画图。学生独立画放大后的正方形,老师巡视指导4完成例4。怎样画长方形?预设生: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放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长方形。怎样画三角形?预设生: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连接两条直角边的端点。可引导学生用数方格法验证,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时,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也放大

12、到原来的2倍小学数学教案 篇3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能比拟纯熟地判断大月、小月和平年、闰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才能。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1、口算。练习九第4题。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算。2、提醒课题。猜谜:小宝宝,真稀奇,身穿12件衣,每月它要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打一物谜底:挂历。提问:日历上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各是几月几日?每天一张,撕完一本日历要多长时间?一年里有多少月,是多少天?说明:这些知识都是上节课中学到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这节课就进一步练习年、月、日的有关内容。板书课题。二、整理知识1、出示下表:世纪年月日31天 30天 29天 28天 2、提问

13、整理。1个世纪是多长时间?板书:100年说明:190120xx年是20世纪,20xx2100年是21世纪。1年是多少个月?板书: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叫什么月?大月是哪几个?板书: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30天的月份叫什么月?小月是哪几个?板书:四、六、九、十一是29天或28天的是哪个月?哪个年份二月是29天,哪个年份是28天?板书:闰年二月 平年二月你是怎样记住大月和小月的?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平年全年多少天?闰年全年多少天?3、介绍上旬、中旬和下旬。我们习惯上还把一个月分为上旬、中旬和下旬。每个月110日是上旬,1120日是中旬,21日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是下旬。提问:每个月

14、的上旬或者中旬都是多少天?一月下旬是多少天?四月下旬多少天?二月下旬多少天?三、组织练习1、口答。1一年中有 个月,分成 个季度。2一年中有 个大月, 个小月。33月1日前一天是 月 日或 日。41988年是 年,1998年是 年。5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6平年第一季度有 天,闰年第一季度有 天,第二季度有 天,第三季度有 天,第四季度有 天。2、练习九第5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做在书上。学生口答练习结果,老师板书,并要求说明判断的理由。3、补充判断题让学生判断,说明理由。1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2每年都是365天。 3头一年2月29日爸爸去了一次北京,第二年2月29日记他又去了北京。 41998年是闰年。 4、练习九第6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看题目要求,说明要怎样做。第1题:第一个答案经过了8个月对吗?为什么?第二个答案经过了5个月对吗?为什么?第三个答案,经过了4个月对吗?为什么?括号里该填哪个答案?第2题:让学生做在书上。提问:你选择的第几个答案是正确的?为什么?5、练习九第7题。学生填在书上,口答核对。结合进展思想品德的教育。6、练习九第8题。学生独立考虑后口答,如有困难,老师提示。四、课堂小结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对年、月、日的知识你知道了哪些?猜谜:我们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