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关年度产业化建设工作总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06370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机关年度产业化建设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业机关年度产业化建设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业机关年度产业化建设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业机关年度产业化建设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业机关年度产业化建设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机关年度产业化建设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机关年度产业化建设工作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机关年度产业化建设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区以中央1号文件统领农业产业化建设,坚持实施“产业立区”发展战略,把产业化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抓龙头、扩基地、创特色、强品牌”,发展壮大“畜禽水产、蔬果、茶叶、林竹、优质稻”五大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呈现强劲发展态势。据统计,全区农作物总产值由20年的4.7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8亿元,增加2.1亿元,增长468%,农民种植业收入人平增加617元。 一、基本成效 (一)五大产业在农业农村中的地位更加巩固。一是畜禽水产业回升加快。去年来,由于猪肉市场价格上扬并保持相对稳定,我区生猪生产取得恢复性发展,全年实现生猪饲养

2、量80万头,出栏5万头,同比分别增长5.2、6.;母猪2.9万头;瘦肉型猪318万头,同比增长5.7。全区水产放养面积8.85万亩,其中,特种水产养殖面积4.4万亩,水产品产量达2万吨,同比增长9.1%。家禽饲养量0万羽,同比增长8;蛋产品产量3000吨,同比增长10。二是蔬果产业呈现特色。全区实现蔬菜种植面积13万亩(含复种),增加900亩,蔬菜总产量达18.万吨,产值2.亿元。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5.万亩,增加1万亩。柑桔、黄花梨、枇杷等小水果种植面积3.万亩,总产量达.万吨。三是茶叶产业有所突破。全区实现茶叶种植面积1.5万亩,采摘面积达万亩,其中良种茶叶基地面积0.7万亩,新扩有机茶10

3、00亩,完成了茶叶良种繁育扦插面积50亩。去年总产量达530吨,实现产值0万元以上。省级龙头企业三益茶业有限公司基地面积占全区茶叶总面积的0%以上。四是林竹产业规模壮大。全区已拥有林业用地29万亩,其中杨树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竹木加工业规模扩大,加工企业发展到50家,实现加工销售总产值1.1亿元。五是优质稻米业再攀新高。今年全区普及推广优质稻种植面积52.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45%,其中早稻13万亩,晚稻31.万亩,主要推广品种为湘早灿31号、5号和早优14号等,实现优质稻早晚两季亩平产量70公斤以上。 (二)产业基地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示范作用更加明显。近几年来,我区大力开展产业基地建设,

4、产业基地日趋规模化、效益化。如:茈湖口镇引进了湖南大有发展养殖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一个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年获利50万元以上;均安村建设100亩蔬菜基地,实现亩平纯收入4500元以上。沙头镇忠义村蔬菜基地扩至102亩,长白丝瓜实现年利润50万元以上。张家塞乡以齐头村为重点,发展家鸽饲养量达8.6万羽,年获利万元。长春镇形成了六大特色产业基地:即以红旗垸为中心的3000亩特种水产品养殖、花卉苗木、蔬菜基地;以过鹿坪、黄家仑、桃子塘、新屋山、鹿坪甲等村为中心的00亩花卉苗木基地;以界碑小区、李家坪小区、荞麦园小区等村为中心的2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以流源桥、保安等村为中心的4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

5、;以丰堆仑、清水潭、小洲垸、南湖托等村为主的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以李家坪、赤江咀、过鹿坪、麻竹山等村为中心的1.2万亩柑桔基地;以黄家湖、西施园、锦绣江南为主的旅游业基地。新桥河镇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现了“三点两线”的区域布局。“三点”即杨林坳片区发展林竹、茶叶产业,新桥河片区发展水果种植及生猪养殖产业,李昌港片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两线”即杨新公路沿线发展优质商品粮基地,资水沿线发展有机蔬菜基地。迎风桥镇以香樟为主的花卉苗木种植基地面积已扩至100多亩。 (三)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发展中带动作用更加有力。一是企业带动力日益增强。目前,全区已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4多家,从业人员2.9

6、万多人,“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如:茈湖口镇乡里香去年实现蔬菜复种面积1万亩以上,实现产值000万元,带动农户000多户,解决就业岗位0个;沙头镇家乡味蛋厂实现产值520万元以上;张家塞乡付丰村的甜酒加工业不断壮大,已有10余农户专门从事甜酒加工,付丰村针织厂已拥有针织设备63台套,投入资金55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10多个,纺织厂已投入资金15万元,招聘纺织工0多人,文化体育用品制造厂计划投入资金100万元,生产球类产品;长春镇共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10多家,其中上规模的加工企业达7家。二是龙头企业培育工作不断加强。经反复论证和积极申报,去年新增市级龙

7、头企业家,即X省远益竹青砧板厂、X省x市新鲜花木有限公司,目前全区已有家省级龙头企业和12家市级龙头企业。同时帮助益阳瑞亚高科纺织有限公司、益阳金城米业有限公司两家公司通过了运行监测。新上市x市百草农产品加工和老益阳酒产销两旺,三益茶业正在积极准备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市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成绩显著。xx市农产品加工基地作为x市唯一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成立一年多来,相继有唐人神集团等家规模以上企业入园,合同引资4.5亿元,直接到位资金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目前园区内已完成了基地主干道硬化、亮化和绿化工程的预算和招投标工作;投资3万元,完成了安置区道路硬化、排污管道安装;唐人

8、神集团已建成投产;完成了颐丰肉食77亩土地平整任务;湘妃食品正进行主体厂房及办公楼建设;双羊科技动工建设;广益水产已完成主体厂房及宿舍楼建设工程,300吨水塔建成并通过验收;泰和茶叶和污水处理厂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四)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去年以来,通过采取串村入户培训、集中培训和农业生产现场培训等多种方式,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多期,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完成新型农民培训100多人次,农民综合素质和科学致富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做法 (一)龙头项目带动。一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壮大已有的龙头企业和一批初具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使龙头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做

9、出品牌,使小型企业尽快进入规模企业、龙头企业阵营。对本土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资源,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二是加大农业招商力度。重点围绕畜禽水产、茶叶、蔬果、林竹、优质稻米五大产业,按照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的思路,精心包装、设计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对外招商,计划在-3年之内,使我区的农业产业化建设有较快的发展。 (二)基地示范带动。围绕全区农业五个产业的发展,区委、区政府要求各乡镇根据本地实际,着力打造1-2个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特色产业基地,努力实现从分散到集中,从小面积到较大规模、从粗放到集约、从特色到优势,逐步形成一村

10、一业,几村一业,一镇一业,甚至一域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如民主垸大做“水文章”,大力发展水产、水禽和水生作物,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业,主攻个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优质高效特色品种,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民主垸打造成为益阳城郊的树林子、洞庭湖区的米袋子和重要的水产品基地。长春垸X县区近郊和公路沿线重点发展蔬菜、水果、苗木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标准化生产,重点打造-个万元地、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园区,并以此带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西部山区以现有茶叶基地为基础,继续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三)致富能人带动。一是发挥种养大户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大户一般都经历过市场经济的多年摔打

11、,他们连着生产与市场,熟悉产供销的每个环节,往往还是某个方面的专家,我区通过多方努力把他们组织起来,通过他们的示范和营销带动,促进农民调整结构,做大做强了优势产业。二是发挥农民经纪人的作用。重点是将供销系统大量具有营销经验的经纪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专门的协会,要求乡镇党委、政府的负责同志与他们交朋友,虚心讨教,通过各种办法,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热情,引导、指导他们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化建设。三是发挥回乡创业人员的作用。我区制定了相关政策,努力激发外出打工者回乡创业的热情,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农业产业化建设中来,以实际行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分页阅读第1页: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总结第2页:科技创新

12、带动 (四)科技创新带动。加强了与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加强了对农业战线干部、科技人员以及各类专业户、科技示范户等生产骨干的科技培训,选择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群众公认、能够对一般农户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农户,通过政策扶持和专家入户指导,使其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载体,实现农业科技与农民需求紧密对接。创新了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打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五)协会组织带动。目前我区已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3个,参加农户达5万户以上。在协会建设方面,一是着力提升现有协会的组织引导能力。按照“扶持而不包办,指导而不干预”的原

13、则,帮助指导各协会完善了章程、健全了制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增强了服务功能、市场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壮大了自身势力。二是根据产业发展的要求新组织了一批专业合作组织。支持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三是积极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合同契约型的订单农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使农户得到更多实惠。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协会或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六)政策扶持带动。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4、。区财政每年安排了一定的资金作为扶持农业产业化的专项资金,以财政贴息、财政补助、以奖代投等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并出台了设施栽培奖补、名牌农产品奖补等办法。二是整合农村支农项目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水利、林业、畜牧、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扶贫、公路、供销、经管、农机、农村能源等部门抢抓国家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利时机,下大力气跑项目、争资金,使项目资金向优势龙头企业和特色基地集中,集中力量、集中资金办大事。三是加强金融信贷扶持。积极推广银企洽谈,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帮助发展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商业银行融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用,全

15、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农村“联户”担保机制,果敢放贷。四是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通过多方宣传发动,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社会资金向农业产业化聚集,壮大农业产业化基础。 (七)政府强力推动。一是成立了专门机构。区里成立了区农业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区农口各局负责人和相关区直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强化了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加大了工作力度。二是制定了方案。科学制定出台了区农业产业化建设062010年工作规划,制定了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办法,区财政每年安排资金5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三是建立了协调机制。定期

16、召开会议,加强工作调度,研究解决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形成了全区上下齐抓共管的合力。四是实行了责任目标管理。区人民政府通过签订农业产业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强化工作责任。各乡镇、农口各局和科技、供销、农村信用社都研究制定了本单位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着力加以推进。五是严格考核。区里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年度三个文明考核的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实行指标量化计分,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各单位评先评优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三、基本经验 (一)转变观念,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区及时转变观念,提出从农业产业化的角度讲,农业(林业、畜牧)局长也是工业局长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强化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