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过程审美化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06321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过程审美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过程审美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过程审美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过程审美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过程审美化培养学生的健康美 健康教育是一门开设较晚的学科,其教育目的是发动和教育学生自己起来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它的许多内容都是蕴含着美的因素,而这些美育因素,用传统的方法教学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电化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现代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的教育活动。电教教材自身的形象美、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等美学形态及其审美价值,决定了电化教育在推进课堂教学审美化中,具有传统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所以,在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电化教育的优势,挖掘教材中的美

2、育因素,以审美化的教学方法,把美好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入情入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使之在美的教育中轻松愉快地学到卫生保健知识,并积极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大大地提高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健康美。 一、媒体导入,审美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根据教材的特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美化健康教育教学过程,突出一个“趣”字。电化教育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客观对象,善于选择情感处于饱和状态的瞬间加以表现,把情感寓于美的形象中,托物寄情,营造出浓烈的情绪和气氛。这种氛围具有强烈的感染性,能让学生自觉调动自

3、身情感,使之沉浸于电教反映对象所创造的情感境界中。使自己的情感与认识对象产生的情感融为一体。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入到对象之中。把自己的经验、知识、情感和思想有机地附加在认识对象上,有如身临其境,物我同一。电教手段给学生带来的心灵震憾,是其它手段所不能比的,随着情感的深化,学生对对象的感知、想象、理解也会随之深化,对象的美带给学生心灵的感受也就会更加强烈了。所以恰当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感知、欣赏、表现、创造美的兴趣,促进健康教育目标的最好实现。 如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极容易忽略用眼卫生,特别是看电视的姿势极不正确,虽屡教而不改。而小学低段看电视的卫生一课仅短短的几行字,单调、枯燥、不具说服力,更无感

4、染力。怎样发掘这简单文字叙述中的美育因素来美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教学目标呢?笔者几经思虑,适当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调整了课堂教学结构,精心设计了电教教材,将课文内容具体化,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融入一个自编的妙趣横生的动画小故事中,制成录像材料,配上恰当的音乐和风趣的解说。教学时,用这一录像教材导入,色彩鲜明的画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们的审美情趣,他们的眼波随之缓缓移动,生动有趣,极富感染力的故事情节常令他们捧腹大笑,在笑声中又受到了启发。孩子们深深地感到:平常那些不良的看电视的姿势和坏习惯此刻变得那么难以让接受,对有正确优美姿势的人物的赞美和羡慕在心中油然而生。特别是

5、那几位近视眼小朋友所遇到的尴尬场面,更使孩子们深受震动,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急切地盼望获取正确用眼的有关知识,学习看电视的卫生的兴趣倍增。 可见,充分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供生动画面的刺激效应,再加上问题的精心设计,极大限度地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摒弃丑恶习惯,展现美好姿态的热情,并用之去衡量美与丑,辨别是与非,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因此用媒体导入,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二、展示过程、审美解难。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后,又如何让美的情感贯穿始终,实现学生对有关健康知识的牢固掌握呢?健康教育的内容有许多是现实生活中不易观察到或不常

6、见到的内容,学生不可能与之一一接触。文字教材虽对教学内容作了描述,但由于时空及学生理解水平的限制,对象的美不易被学生感知,故而会影响学生对对象美的体验。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与保健。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除了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实验等传统教学方法外,还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突破时空限制,多侧面、多角度、多形式地把审美对象的形、声、色、光及其它属性客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自然的、社会的、世态的和物质产品的美,以具体、生动的可感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审美感受。简言之,就是有利于形成课堂教学审美化的主客

7、体关系,使教学内容容易被学生感知。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多角度地审美,再加上画面和语言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替移默化中产生对内在的健康美追求,向往及对丑恶事物的批判和摒弃。这样,既了解事物的变化过程,加深了对该事物的认识,更好地掌握有关的健康知识,又通过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自觉审美,使学生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运用所学的卫生知识,保护身体内部器官,才能使身体健康强壮,只有内在焕发出来的美,才让人活力焕发、生机勃勃。 例如:健康教育课消化系统的功用和保健一课,教学重点是认识,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教学难点是了解消化器官的过程功能。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

8、们认真钻研了教材,充分挖掘本课中的审美因素。消化系统正常运行,人才有健康的身体,只有健康才是美。于是,我们搜集了许多资料,制作了精致的录像带食物的旅行,把食物拟人化,用动画的形式形象准确地展示了食物在人体中是怎样“旅行”的,在“旅途”中又是怎样被渐渐消化,逐步吸收的其形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其间还配上字幕注释和精要的解说,以调动学生各自感官的主动参与,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自觉投入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审美感知、审美欣赏及审美评价,促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很好地掌握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在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恰当运用,展示事物的变化过程,可以轻松愉快地实现健康教育教学过程的审美化

9、,促进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使其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持久。 三、创设情景,审美导行。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设置美的情景,激发学生自我保健和追求健康美的欲望,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例如:在教学正确的坐立行姿势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姿势的美丑,产生对仪态美的追求和向往,我们整理剪辑出一组录像教材并适时播放:一组是驼着背,歪坐着,低头写字的水朋友;衣衫不整的国民党溃兵倒拖着枪在稀落的枪声中仓皇逃窜。另一组是:课堂内,精神焕发的小学生,操场上,他们整齐地立定,跑步;天安门前的阅兵式上,英姿飒爽的解放军战士,正踏着雄壮高元的乐曲昂首阔步前进。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增

10、强了教育的感染力,拉开了学生情感上的巨大差异,爱憎褒贬顿然分明。由于现代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从心理上大大地触动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欣赏和审美评价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衡量美丑,辨别是非的能力。学生从心底产生对正确优美的姿势的赞美和向往,时刻激励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觉地运用健康知识来规范自己的仪态,培养自己的仪态美。 笔者在多年的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不懈地尝试运用:“媒体导入,审美激趣展示过程,审美解难创设情景,审美导行”的方法,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功能的优势,发扬教材中的诸多审美因素,努力构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于轻松快乐中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实现健康教育教学过程的审美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