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创新学生管理思路完善管理制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0059869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生为本创新学生管理思路完善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生为本创新学生管理思路完善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生为本创新学生管理思路完善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生为本创新学生管理思路完善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生为本创新学生管理思路完善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生为本创新学生管理思路完善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生为本创新学生管理思路完善管理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生为本 ,创新学生管理思路 ,完善管理制度随着教育改革与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进程的不断深 入,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配合人性化管理模式已 深 入到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去 , 努力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 教 育管理的根本任务。 新时代的大学生伴随这样的教育管理模式 表现出新思想、新观点、新特点。新的教育模式给高等教育发展 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高校教育者们带来新的课题、新的思考一、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特点 在现代的教育浪潮中 , 刚刚告 别中学时代的大学生们表现出 与上世纪的大学生们不同的特点 , 他们新潮、好奇 , 被社会这个大 熔炉历练得更为世俗化 ,不再是 象牙塔中的清纯读书郎

2、 , 表现出 以下一些特点。1. 依赖性强 , 自理能力差。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 从生活到学习一直是在家长、 老师的搀扶中成长的 , 没有这根隐形的“拐杖” , 他们就会跌倒 , 就会恐慌。来到大学这个新环境中 , 教育、管理模式与以前大相 径庭 ,不适应随即而生。2. 自尊心强 , 抗压能力差。在大学教育中 ,随着各项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 , 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已经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我国学者林崇德等也认为 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 它与心理健康各方面的测量指标都存在 着高相关 , 并指出自尊比情感更适合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恰恰 就是这项指标显示出现在的大学生自尊心很强 , 稍加一些

3、压力 就无所适从了。3. 思想活跃 ,个性鲜明。现在的“ 90 后”们,虽然很难为他们描绘出一个集体画像 , 但我们却可以通过若干个体来对这一群体进行一番品味 , 品味其 身上凸显的自信、开朗、幽默、无厘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成 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主体、工作对象。4. 得过且过 ,无明确的人生目标。 浙江万里学院针对“学生 励志”在本校和周边高校随机发放了 500 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近四成大学生无人生规划 ,近 六 成大学生无“励志榜样”。 没进大学前 , 目标很明确 , 就是 考上大 学,而上大学后的目标是什么呢 , 大家似乎没有想过 ,都 等着毕 业。在关于“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过程中有

4、没有激 励自己的 榜样”这项调查中 ,只有 41%的同学选择了“有” , 他们的榜样大 多是影视明星、体育健将、政界名人、财经人物 , 只有少部分学 生写了父母或者朋友。二、大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现代高校教育经过 改革已展现出新的局面 , 但大学生表 现出新的特点和思想 , 使 得教育者面临新的教育管理问题。1. 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 , 学习过程理应是学生主动求学、老 师授予的过程 ,但是现在的学生主动性差 , 他们会提出这样的疑 问: 为什么老师都不管我们 ?甚至将考试不通过、论文不通过的 责 任归咎于卷子、归咎于老师。2. 就业局势严峻。在金融危机寒潮之下 ,

5、我国的新增就业几年来首次下降。国务院新闻办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 : 大学生就业面临着 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 :一是总体需求有所下降 , 总体呈现 供大于求 ; 二是供求结构不平衡。另外,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存在问题 ,有的依赖于家长安排 , 有 的眼高手低 , 有的“唯金是从” ,这些问题在原有的就业压力下 更是雪上加霜 , 成为就业中的棘手问题。3. 过于世俗 ,功利心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 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发 展, 社会上的浮躁、急功近利之风的表现 较为明显。这样的思想 实际上成了一种价值导向 , 直接导致了 当代大学生功利心理的产 生 , 使他们在处理利他与利私

6、、利远 与利近、道义与名利、理性 与欲求的关系内出现偏差。做作业 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 至于做得好与不好 ,全然不考虑 ; 做学生干部是为了入党 ;对不同 的老师持不同的态度 , 对不同的 同学亦如此。在学校是懂事、能 干的学生, 一毕业即把老师抛诸脑后4. 心理健康出现警示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确立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刻 的社会变革 , 给大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 , 也对大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 ,在大学校园内 ,学 生 擅自出走、非正常死亡现象时有发生 , 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 学、 工作秩序。三、创新管理策略针对现在大学生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7、我们除了保持原有传 统的学生管理模式 , 还应创新管理方法 , 为高校学生管理更上一 层楼作一些新的尝试。1. 隐形管理转暗为明。在大学里 , 有些管理是没有制度可循的 ,学生管理出了问题 只能靠老师们苦口婆心的教育来减缓问题 , 但不能根治。例如宿 舍问题,学生的“自觉”都是靠老师的监督建立起来的 , 根基不 牢,老师一不鞭策 , “房子”立马就塌。配合新时代的教育目标 ,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潮里 ,各大高校纷纷搞学分制的热潮 , 我们 是否也可以设立一个素质学分呢 ?这个素质分与学生的学习以外 的一些行为挂钩 , 以使他们能真正自律、自治。2. 学生思想动态网络化管理。个性张扬、鲜明的大学

8、生们活跃在校园生活的大舞台里 , 他 们的思想前卫、行为时尚 , 老师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恐怕远不如 他们,怎么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 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 态呢?传统的做法是找学生谈话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 但是这种 方 式往往效果不佳 , 因为随着大学普及教育 , 老师要面对的是 一个 很大的学生群体 ,假设让老师与每位学生谈话一次 , 那么一 学期 下来可能每个学生只能轮上一次 , 仅靠这样一次的谈话能 了解学 生多少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 我们可以试着采用一些现代管理方法 :网络聊天、网络班会、开设论坛 , 在这里面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 在 最自然、心灵最舒适的环境下与人沟通

9、, 当他们知道老师有与 他 们同样感兴趣的东西 ,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很快就缩短了 , 再加 上 老师的语言引导 , 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很容易就能表露。另外 , 某 些网络环境中也需要注意隐藏身份 , 有时候学生知道是老师的 话 会刻意回避 , 那么就起不到效果了。3. 完善贫困生鉴定制度。这两年,高校的贫困生扶贫力度加大 , 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 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多种资助形式相继出现 , 国家资助原则是 “帮困又奖优”。伴随着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改善 , 越来越多的 “贫困生”开始涌现 ,导致奖助学金的评选活动障碍重重 , 再加 上现在在校大学生申请贫困生的程序过于简单 , “贫困证明”也 很容

10、易就被开出来了 ,于是时常听到“奖助不分 , 评选不公”的争议。这种制度的不完善 ,让假冒变得简单 , 假冒后的“实惠”又滋生了学生“做贫困生比较容易发财”的欲望。 制度设置的欠 缺 成为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土壤 , 为“争夺”奖助学金 , 一些 人 将诚信、诚实和道德抛之脑后 , 并且将假冒视为“经验”而传 承”。 这其实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可以 设立考察 小组、举报小组等 , 来完善贫困生认定的工作制度 , 把 钱真的用到 实处。4. 建立“学校一家庭”联合管理的模式。在高校里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遵纪守法、好学上进的 , 但往往 有这样的两类学生 :一类是在学校上学只为打发时间

11、, 学习态度 不端正、目的不明确 ; 另一类就是学习成绩还过得去 ,但是性格 暴 烈或是太具有个人性格 , 自律意识太差 , 经常迟到、缺课 , 甚 至逃 课。对这两类学生的管理 ,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 , 还必须 有家长 的支持与配合。大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完全由学校来承担 , 而应该 由学校、 家庭和社会共同来完成。 专门负责学生日常 管理的工作 人员,与学生家长保持长期的、 定期的联系不仅是必 要的 , 而且是 提高自身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特别是那些 较为特殊的学生 如平时没有做好跟家长的联系工作 ,一旦学生出 了事情 ,虽然可 能错不在校方 ,但也会受到家长的强烈责备。 所 以说, “学校家 庭”联合管理模式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非常 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