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背诵提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005497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生活》背诵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哲学生活》背诵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哲学生活》背诵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哲学生活》背诵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哲学生活》背诵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生活》背诵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生活》背诵提纲(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明中学2010级高二政治哲学生活背诵提纲 整理人:张素杰 2011.10哲学生活(题号前加“”的内容要求重点记忆。)第一部分 绪论(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基本线索:哲学(第一课) 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第二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如何?(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离不开生活):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生活离不开哲学):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真正的哲学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世界与人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2、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关于世

2、界观的学说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如何? 区别:(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人人都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联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如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如何?相互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相

3、互联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它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根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

4、问题。(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4、哲学上有哪两大派别?它们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有哪些形态?各具体形态的观点如何?两大阵营基本观点基本形态主要区别根本分歧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

5、方法论: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意识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神”、“上帝”的意志决定的5、在哲学史上,“两个对子”和两大阵营各是什么? 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怎样? (1)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真

6、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3)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首先表现在,哲学批判旧思想和旧制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哲学可以预见未来,指明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总之,任何反映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直接理论来

7、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二大理论成果是什么?它们的内容各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其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解决的

8、是关于“发展”的问题。第一单元 综合探究: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第2、3单元)(一)唯物论(第四课 探求世界的本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1、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

9、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是对万事万物根本属性的概括,而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物质和具体形态的物质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自然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3、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4、什么是运动?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5、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如何?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

10、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6、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区别:含义不同 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B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第一,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第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7、什么是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8、规律客观性

11、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方法论: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运用说明:人们各项成就的取得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等等。9、什么是意识?(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10、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它是人们认识世界

12、的重要条件。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12、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它理论依据是什么?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13、为什么要一切从

13、实际出发?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为什么?理论依据: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的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查和发展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

14、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二)认识论(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过程)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1、 什么是实践?它有哪些特征、形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

15、识目的和归宿。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运用说明: 如:“某某规划”用意识的反作用;“邓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用“正确意识的反作用”也可以,但是用“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更恰当。 3、什么是真理?其基本属性是什么?P47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