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找准对策的三大技巧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054953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找准对策的三大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找准对策的三大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找准对策的三大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找准对策的三大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找准对策的三大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找准对策的三大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找准对策的三大技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找准对策的三大技巧2015年国考准考证打印入口2015年国考考点分布2015国考缴费入口申论技巧:国考申论大纲中指出:对考生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即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更多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请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在申论考试提出对策题的作答中,如何快速地提出准确而全面的解决措施,是考生应当了解和掌握的。以下中公教育专家将从对策的三个来源:直接对策、潜在对策、联想对策为考生详细分析找准对策的三大技巧。一、申论答题技巧之直接对策即从材

2、料中直接提取对策。材料是对策生成的源泉,有时材料中会直接谈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意见、思路、办法等,而这些往往可以直接引用。如材料中直接谈到的“XX人建议.”、“XX人提出了.的解决办法”、“XX学者或专家认为应当.”等,这些关键词语之后的内容,往往可以直接拿来作为对策要点。【真题链接】假若你是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请你针对“给定资料6-9”中关于乡村工作的值得借鉴之处,给领导写一份简要汇报材料,并提出相关建议。(25分)要求:全面、具体、简明,针对性强。不超过500字。(2012年江苏申论真题)【给定材料】给定材料6倒数第三段“基层文化工作者和专家认为,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人才问题应放在第一位。

3、当前应强化人才培养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完善专家和行业评估体系,破解人才难题。”【对策提取】结合题目要求和给定材料6第三段内容可以看出,其中提到的“强化人才培养保障和激励机制”可以直接作为指导乡村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二、申论答题技巧之潜在对策即对策隐藏在材料之中,需要考生通过转化、推理等形式来获取。潜在对策主要包括:将原因转化为对策、根据问题反推对策和从经验教训中总结对策三种表现形式。(一)将原因转化为对策给定材料中经常会揭露一些问题或者现象,然后会对这些问题或现象进行原因分析。考生可立足对原因的分析,将其转化为有针对性的破解思路或办法。很多时候,找到了原因,自然能得出破解的方法。【真题链接】针对江

4、西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或对策。(25分)(2010年江西申论真题)要求:准确、全面、切实可行、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500字。【给定材料】江西红色旅游资源虽然遍布全国各地,但有些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普遍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资金短缺问题,致使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红色旅游热潮时,吃、住、行、购、游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落后的问题凸显了出来。由于这些地方条件艰苦,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少,促销力度不够、缺乏系统性,没有充分利用“绿色+红色”、“文化+网络”等新的促销方式,从而导致红色旅游发展受到制约。【对策提取】材料揭示了江西红色旅游发展受限的原因:一是

5、产业结构单一,资金短缺;二是专业人才少,促销力度不够,缺乏系统性,没有充分利用“绿色+红色”、 “文化+网络”等新的促销方式。根据这些原因,可以得到两条对策: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加大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训,采用新型促销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二)根据问题反推对策明确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运用逆向思维,从存在的问题中反推出对策。【真题链接】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20分)(2010年国考市地以下申论真题)要求: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给定材料】W市所辖的银滩自然环

6、境优美,于2002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旅游区。银滩开发初期的定位是建一个旅游区,后来外省某大油田在此处投资 4亿元买地盖房,准备将4000户油田职工家属搬迁过来。紧跟着,又有几家石油石化企业也来开发房地产,盖楼卖给自己的职工,相关石油、石化产业也准备搬迁过来。大喜过望的W市提出口号:“把银滩打造成不出石油的石油城!”据称,如果这些油田所开发的楼盘全部售出,可以安置60万人,现在整个银滩开发区大约只有2万居民。银滩管委会宣传科科长告诉记者:“某大油田投资5亿元,正在银滩以北建一个工业园,已经奠基了。”【对策提取】材料反映出W市定位被改变,片面注重发展工业的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个问题,首

7、先可以推出第一条对策:制定科学规划,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随后再进一步分析其更深层原因,不难发现是政府发展思路上的问题,由此推出第二条对策:地方政府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片面注重工业的发展思路。(三)从经验教训中总结对策很多时候,给定材料中会提到一些国内国外的成功经验或教训,考生可结合本国国情,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有利于本地发展的对策措施。【真题链接】“给定材料1”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市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0分)(2012年国考省级以上申论真题)要求:条理清楚,所提措施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给

8、定材料】“从腌肉车间里取出的猪肉常常发酸,就搓上苏打粉,去掉酸臭味,经过化学处理,需要什么颜色、什么香味、什么味道就能有什么颜色、什么香味、什么味道,然后卖到自助午餐柜台上去。”“凡是已经腐烂得再也不能派任何用场的臭肉,连同地面铲起的渣滓一道,用来制成罐头,或者剁碎制成香肠。已经生霉发白没人买又运回来的食品,用硼砂和甘油处理之后,又作为原料重新制成正品。”据说,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边吃早点边读这本小说。看到这令人作呕的描述,总统大叫一声,跳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屠场导致美国肉类食品消费和出口急剧下降,瞬间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强烈关注。

9、在舆论压力下,美国国会当年6月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肉类制品监督法,由此逐步进入了食品安全管理法制化的时代。1927年,美国农业部成立了一个新的下属机构:食品、药品和杀虫剂组织。1930年,该机构名称改为“食品药品管理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 FDA。和FDA一起在联邦层面上负责食品安全的,还有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农业部下属的食品安全和检验局、动植物卫生检验局等机构。20世纪以来,美国政府陆续通过了近20部重要的食品药品监管法律,赋予FDA更多的职权。对于被查出问题的食品,FDA毫不手软,生产商和销售商都会受到处罚,且要花巨额费用召回相关食品。【对策提取】结合我国国情和材料中有关美国安全食

10、品管理的成功经验,可提取的对策要点有:建议有关部门订立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实施办法及处理办法,保障执法工作有章可循;成立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迅速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反应和处理。三、申论答题技巧之联想对策考生在阐述对策时,可以将普遍适用的原则、方法、经验具体应用到某一领域的问题上,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具体方法,即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当材料中的信息量不足,难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时,就需要启用背景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从事实、常理、理论三个层次合理设想对策,把理论上“应该怎样解决问题”和实践中“可能怎样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提出符合实际的、恰当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案

11、。联想对策也应立足于材料,紧扣问题、材料和实际进行联想和阐述,不能凭空捏造或者提出一些不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真题链接】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2010年国考市地以下申论真题)要求: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对策提取】考生可以结合给定材料和具体问题,提出“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营造良好氛围,以改变目前市民单纯重视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观念”。一般来说,在思想观念上的正确引导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常用方案之一,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出本条对策。_2015年国家公务员笔试封闭预测课程 快速提高30分http:/ 新公告 新备考 新突破http:/ (2010-2014)真题班(了解历年国考动态,把握命题趋势)【2015国考快速解题班(行测+申论)】http:/ 2015年北京省考笔试辅导课程【面授】http:/ 2015年北京公务员网校辅导课程http:/ 2014北京事业单位笔试面授课程http:/ 联系小管群内领取报班优惠2015国考笔试学习群 308253793 2015京考笔试学习群:81096047 中公教育北京分校http:/电话010-516571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