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的操作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052432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设备的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气设备的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气设备的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气设备的操作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气设备的操作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设备的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设备的操作(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设备的操作第一节 设备操作的基本规定 第1条:凡本站范畴内的设备操作,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投退,必须按照各级调度命令执行。委托变电所调度的设备,操作时必须有供电所或顾客指定的专人在前一天申请,站长批准后方能操作,操作完毕后应及时告知陇南地调。第2条:凡本站内的设备,只有在危及人身或严重威胁设备安全的紧急状况下,方能自行操作,但事后应及时向有关调度和上级领导报告。第条:倒闸操作应避免在高峰负荷,涉及气候恶劣和交接班时进行,雷电时严禁进行倒闸操作。第4条:严禁约时停、送电。第条:倒闸操作必须有两人进行,值班长监护、值班员操作。复杂或大型操作(如:倒换母线、全站停供电系统并解列、复杂保护投退等)

2、变电站站长应审批操作票,并现场监督指引。第6条:凡二项及以上的操作,应填写操作票,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种操作任务,全站停电或供电容许各填一张操作票。第7条:不管调度下综合命令、口头命令或逐项命令,操作人员都必须按变电站实际操作顺序填写操作票。第8条:下列项目应填入操作票内:1、应拉合的开关和刀闸及检查开关和刀闸的位置。2、检查负荷分派状况。3、装拆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的回路保险。、退保护或自动装置的压板、跨线、特殊专用保护检查项目。、验电。、装拆接地线。7、在操作中需要调度或顾客批准的项目。第条:下列各项操作可以不填操作票内:1、事故、障碍解决。2、单项任务操作。3、拉开一组接地刀闸或拆除全站

3、仅有的一组接地线。、在停运设备上进行电气及保护联动实验的操作。5、寻找接地故障的操作。6、上述操作必须作好记录,及时报告有关调度。第0条:进行倒闸操作的环节:1、值班长接令时,互报单位、姓名。接完操作命令,必须复诵一遍,无误后记入有关记录薄内。2、作人参照有关典型操作票,核对模拟图填写操作票后,由监护人审核共同签字,然后在模拟图上试操作。3、带齐必须的操作工具到现场后,由操作人和监护人共同核对实际的设备位置,无误后记录开始操作时间。4、 护人按操作票顺序认真唱票,操作人手指设备编号复诵一遍监护人确认无误时说“对,执行”,操作人方可操作。5、每操作完一项,立即检查,并由监护人在该项和检查内容左边

4、打上红色“”,不得在所有操作完毕后补打记号。6、操作中发现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不准擅自更改操作顺序及操作内容,待再次核对模拟图或询问调度,弄清晰后再继续进行操作。7、操作项目完毕后,记录操作终了时间,靠操作项目最后一行下划横线及折线终结符,靠操作票最后一项加盖“已执行”图章,并立即向调度报告。 第条:变电站应建立多种运营方式下的设备典型操作票。经变电工区组织有关人员审核,以作填写操作票的根据;当主接线或二次回路接线改动时,典型操作票应根据设备实际状况及时作相应的改动或补充。 第12条:操作票填写顺序不得颠倒,笔迹应端正清晰,不得严重涂改。第二节 倒闸操作的顺序 第1条:设备的停送电操作顺序

5、1、备停电时,应先断开关,后拉刀闸,送电时与此相反。2、电源辐射线路停电时,应由负荷侧逐渐向电源侧停电,送电时与此相反。3、电时,应先拉负荷侧开关。送电时先合上主变压器10kv中性点接地刀闸,再合上电源侧开关。送电正常后,根据运营方式决定与否断开110kv中性点接地刀闸。、对于环网线路,多侧电源的变压器送电,应根据调度命令或各站典型操作票进行。 第2条:刀闸操作顺序、电线路刀闸:拉闸时:先拉负荷侧,后拉电源侧。合闸时:先合电源侧,后合负荷侧。、母联或旁母刀闸:拉闸时:先拉不带电侧,后拉带电侧。合闸时:先合带电侧,后合不带电侧。3、1#、2#主变运营,中低压侧倒负荷时刀闸:拉闸时:先拉变压器侧,

6、后拉母线侧。合闸时:先合母线侧,后合变压器侧。4、单台变压器中低压侧倒负荷时刀闸:拉闸时:先拉母线侧,后拉变压器侧。合闸时:先合变压器侧,后合母线侧。第3条:消弧线圈分接头调节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1、消弧线圈由一台主变倒换至另一台主变运营时,应先将消弧线圈从前一台变压器断开后,再投入到另一台主变上运营,不许将消弧线圈同步接于两台主变中性点上运营。、当系统发生接地时:严禁拉开消弧线圈刀闸。当网络中性点位移电压超过相电压的5%时,也不许拉开消弧线圈刀闸此时应变化网络运营方式,使位移电压低于相电压的5%后方可操作。第条:电力电容器的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1、电力电容器停电时:先拉开关,再拉开电容器侧刀

7、闸,后拉开母线侧刀闸,投入时,先合上母线侧刀闸,再合上电容器侧刀闸,后合上开关。2、电力电容器组的开关第一次合闸不成功,必须待五分钟再进行第二次合闸,事故解决时亦不得例外。3、全站停电操作时,应先拉开电容器的开关,再拉各馈路出线开关,全站恢复供电时,应先合各馈路开关,再合电容器组开关。严禁空载母线与电容器组并列运营。 第5条:令克保险的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1、断开时:先断中相,再断边相。合上时:先合边相,再合中相。2、时拉合令克保险不按上述顺序操作,应逆风向逐相操作。第三节 倒闸操作的注意事项第条:开关跳合闸操作的注意事项:、动合闸的开关合闸时,应迅速而坚决,将传动杆压到头,终了时应缓慢。2、

8、无自动脱扣装置的开关,严禁手动合闸强送故障线路。、凡电动合闸的开关,在带电状况下严禁用千斤顶合闸送电。4、电磁机构电动合闸,当控制开关转到合闸位置时,应稍停1秒。以免合闸回路断开太快开关合不上。、液压机构在合闸操作时,应检查“油压异常”、“三相不一致”等光子牌与否亮,油泵储压的过程中不应用进行分合闸的操作。6、手动紧急跳闸时,应打动跳闸铁芯、紧急跳闸杆或按机械分闸按钮。7、电动跳闸操作在预备跳闸位置时,应再次核对编号无误后再拉开。8、开关的实际分合闸位置,除观测信号灯批示外,还应检查机械分合批示器的位置。9、合闸时,应注意直流放电电流和合闸接触器的返回状况,接触器不返回时,应用绝缘工具打开。

9、第2条:下列状况应切断开关控制电源:1、当检查开关或调节传动机构时,应取下该开关的控制保险和合闸保险。2、二次回路和保护回路上工作,应取下相应的开关的控制保险。 第3条:拉合刀闸的注意事项:1、拉合刀闸前,应检查开关在断开位置。2、合闸时应迅速而坚决,但在合闸终了时不得有冲击,刀闸合好后,应使刀刃完全进入固定触头。3、拉开刀闸时应谨慎,要将刀刃拉到头,闭锁销子应锁住并加锁。 第4条:在母线开关未合上的状况下,不得将任一回路两母线刀闸或辅助接点同步合上。第5条:正常状况下站用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的操作除拉开一次刀闸外,还应取下相应回路的一、二次保险,断开迅速开关。第6条:手车开关操作中的安全及其他

10、注意事项:1、操作手车之前,应戴好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并按规定站在柜前所铺的绝缘垫上。2、各类手车推入柜内的程序:先隔离手车推入,另一方面是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所用变,最后推入断路器手车。3、将隔离手车推入“工作位置”或由“工作位置”拉至“实验位置”时,务必用力,迅速操作手车手柄。4、操作手车应按手车阐明书“手车操作”部分的规定进行。5、所有手车推入柜内后,应到柜后仔细观测各柜的一次隔离触头接触与否良好。第四节 操作的特殊规定 第1条:容许使用隔离刀闸直接进行的操作:1、拉合电压互感器。2、拉合母线和直接连接在母线设备上的电容电流。、拉合变压器1V中性点接地刀闸,5K中性点上接有消弧线圈,只

11、有在系统没有接地故障时才可以进行。4、励磁电流不超过2的空载变压器和电容电流不超过5A的无负荷线路。但当电压在0KV及以上时应使顾客外有垂直分合的三联刀闸。5、合电压在10KV及如下,电流70如下的环路均衡电流。、顾客外三联刀闸拉合10KV及如下,且电流在1如下的负荷。 第条:变压器、互感器、线路并列操作的规定:1、变压器并列时,应符合:变压器检修后投运前除按正常运营巡视项目检查外,还应检查下列各项。(1)、 冷却器、净油器、油枕及防爆管的油阀应所有在打开位置,冷却器,套管升高座及油箱上部残存空气应所有排除。(2)、 变压器净油器进出方向应对的。(3)、 各套管引线连接头应接触紧密。(4)、

12、分接开关切换器的位置应与调度告知相符,三相应一致,有载调压分接开关动作可靠。(5)、变压器盖无遗留工具与杂物。(6)、 瓦斯继电器和温度计应无损坏,其引出线应完好,固定可靠,呼吸器应畅通。油标显示应对的。()、 冷却器电扇试运转良好。(8)、 变压器保护压板按调度命令投入或退出,投入控制及信号保险,批示灯亮,信号应正常。(9)、 在刀闸断开的状况下,对变压器开关回路做整组动作实验应对的。(10)、油枕密封应良好,要对的注油,避免浮现假油面。(11)、各项实验合格并移送资料,填写记录。切换变压器时,应检查投入的变压器确已带负荷,再退出要停运的变压器。2、有下列状况之一,应核对相序后方可进行并列操作:(1)、新投或变化接线的变压器、线路加入运营时。(2)、 运营线路架设临时跨线时。(3)、 更换电缆或重做电缆头,中间接头后。第3条:停运电压互感器时操作顺序1、一方面退出有关保护和自动装置。2、断开二次侧自动空气开关或取下二次侧熔断器。3、拉开一次侧隔离开关,避免反充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