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人生观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049981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人生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人生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人生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人生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人生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人生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人生观 每年的高考都必然会带来一个后果:产生大量的落榜 生。尤其是高考对人们的深刻影响,落榜生现象已经成为一 个必须关注的社会问题。 作为一个考试工作者,我深知考试的严肃性,在分数面前, 任何情感因素都是多余的,只有维护考试的严肃性,才能体 现考试的公平和公正。同样,作为一个考试工作者,我亦深 知考试的局限性,一次考试不能也不可能决定一个人的命 运,要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在一生中通过无数次的考试和 考验。当然,考试很重要,但对落榜生而言,是一次落榜就 终生落榜,还是落榜不落志,用自己的奋斗和对社会的贡献 证明成功,就显得更为重要。 事实上在我看来,考试没有输家,考试只不过导致了

2、一个人 不同的发展道路。我敬佩那些能够面对考试的人,但我更敬 佩那些落榜不落志的人,因为他们要在压力面前继续探索前 进的道路。不知我们是否注意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落榜生现象是一 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学历与就业、落榜与发展都归结在对社 会的适应性这个问题上。这至少说明学历和文凭已经不再是 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当代社会更注重学有所长和实际的工 作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落榜生面前不是绝路,而是有 多种选择的广阔天地,只要我们适应社会的选择,只要我们 以不断的学习适应社会的发展,谁能说你不是一个成功者 呢? 我相信,就个体而言,落榜生的问题并不难解决,因为这不 是现在才出现的情况,其之所以成为一个值

3、得关注的社会现 象,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社会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态 度。首先,在客观上我们确实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应试高峰, 一个庞大的落榜生群体也应运而生,对于他们的学习安排和 就业安置,有关部门要予以充分重视,并作为一项工作职责 来对待,不能统统推给社会,任其自流。事实上,这部分人 也是我们的人才财富,引导得当,社会受益、个人受益,不 予引导,是社会的浪费,也是个人的浪费。在这个问题上一 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它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其次, 由于传统观念的作用,人们至今视考试为跳龙门,这无形当 中对落榜生形成了极不公平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孩子们 如何平衡自己呢?因此,采取最大力度的宣传教育方

4、式,在 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和人生观,创造理解、宽容、和谐 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让落榜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发展 自己。应该说,这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而它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们的身上。第三,坚决制止认识混 乱或带有商业目的的媒体炒作及在落榜生身上赚钱的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落榜生面临的心理困境和生存困境就是由于 这些不正当行为而造成的。这些行为应该受到社会良知的谴 责和政府的坚决制止。落榜不落志,不仅是落榜生个人的事情,应该成为全社会的 事情,因为他们是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我们都要像关爱自 己的孩子一样关爱他们,都要像关心国家前途一样关心他 们。事实上,在科教兴国和国家人才战

5、略的指引下,我国正 在进入学习型社会,一个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体系业已形 成,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学习和教育设施日趋完善。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夜大、网络教育等教育方 式已成为国民接受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尤 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最为典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行宽进 严出,入学没有门槛。参加自学考试的人不受性别、年龄、 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学习形式灵活,以自主 学习为主, 考生可以采用脱产、 业余、 网络等各种方式学习, 不受时间、 空间、 地域等条件的限制; 自考的教育成本较低, 完成一个大专、本科学历教育仅是普通高校学费的四分之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考试,文凭有较高的信誉和含 金量,国外一些教育机构也承认自考文凭,包括一些发达国 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创 新,而且是我们国家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建立终身教育体 系和学习型社会在制度上的原创。迄今,已经为国家培育了 数以百万计的人才,有的毕业生为国家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今天,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数百个专业、数千门课程和优质的教育质量正迎接着广大有志人士第 #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