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敬誉:留住并激励员工四种手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047558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贵敬誉:留住并激励员工四种手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富贵敬誉:留住并激励员工四种手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富贵敬誉:留住并激励员工四种手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富贵敬誉:留住并激励员工四种手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富贵敬誉:留住并激励员工四种手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富贵敬誉:留住并激励员工四种手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贵敬誉:留住并激励员工四种手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富贵敬誉:留住并激励员工四种手段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目标协调、相互信任的前提条件下,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任才机制非常必要。关于如何留住并激 励人才,墨子提出了四种基本手段,即“富之,贵之,敬之, 誉之”(墨子尚贤上)墨子所提岀的激励手段与两千多年 以后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许多共通之处,尽管它无法严 格地与马斯洛所提岀的 5个需求层次,即生理的需求、安全 的需求、感情和归属的需求、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求以及自 我实现的需求建立直接的一一对应关系,但它所体现岀来的 激励思想,即激励手段应形式多样,且应因地制宜、因时制 宜地运用,同时,需要组合运用不同的激励手段,对于企业 管理者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富

2、之,财散人聚 在墨子之前,孔子已经明确提岀“富民”的思想,他指岀:“百 姓足,君孰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正是 因为君主的宽裕建立在百姓的宽裕的基础上,因此,孔子呼 吁君主必须“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据论语子 路记载,孔子曾去卫国,看到当时人口众多,弟子冉有便 问他:“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答曰:“富之。”在人口众多 的情况下,让当地老百姓都能富起来,这是孔子的心愿。 对于企业家而言,为了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他们需要具备一种分享意识。道理很简单:“惠足以使人”(论 语阳货),只有让员工得到实惠,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 极性。员工与企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市

3、场做大,是企业 价值实现的体现,而让员工富足,则是让员工发自内心地为 顾客服务、从而做大市场的前提条件。固然,企业家可以将 到手的经营成果全部据为己有,但必然严重挫伤员工的士气, 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从本质上而言,“富之”是企业家 以一定程度地放弃自己的部分短期利益为代价,为自己赢得 更多的长期利益。但令人惋惜的是,许多企业老总明明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一 旦面临着将大量的“真金白银”拱手让人的时候,内心一时的 不忍就会迅速占据上风。所以,看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 发展的潜力,一个可行的标准就是:员工的发展轨迹是否与 企业的发展轨迹同步。企业家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们 的员工在整个社会上是否

4、能足够体面地生活?与同行业的 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薪酬是不是具有足够的激励性? 贵之,千金买马骨 “贵之”关注的是员工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求,也就是说,管 理层对员工是否给予足够的尊重,企业内部是否建立公平合 理的考核机制,职位的升迁任免是否公平,员工的升迁机会 是否足够多。尊重人才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燕昭王是战国时期 燕国的君主,他即位之初,由于内乱外患,燕国国力衰弱。 于是,他决心招揽治国的人才,让燕国强大起来,击败乘人 之危、攻占燕国的齐国。燕昭王找老臣郭隗出主意。郭隗告 诉燕昭王,必须放下国君的架子,虚心求教,以贤者为师、 为友、为臣,对国内的贤人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就会 不

5、召自来。燕昭王忙问:“那应当先拜访谁呢?”郭隗没有直 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给燕昭王讲了一个千里马的故事:古 时候,有一位国君,想用 1000 金求购千里马,但 3 年也没 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自告奋勇去为国君买马,3 个月后, 他终于找到千里马,可惜那匹马已经死了,他用500 金买回 那匹马的骨头,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怒斥他道:“我要的是 活马,死马有何用?岂不白白扔掉 500 金?”近侍胸有成竹 地对国君说:“死马尚且肯花 500 金,更何况活马呢?很快 就会有人将千里马送来。”不出1年,就有人送来3匹千里马。 故事讲完,郭隗对燕昭王说道:“如果大王真想广罗人才,请 先从我开始吧。一个老臣尚

6、能被重用,何况那些远胜我的人 呢?”于是,燕昭王专门为郭隗修建豪宅,并拜他为老师。消息一 传开,贤人们纷纷从其他国家投奔燕国而来。当燕国殷实富 足、国力强盛之后,燕昭王拜从魏国投奔而来的乐毅为上将 军,联合秦、楚、赵、魏、韩攻打齐国,大败齐军,终于得 报大仇,燕国也达到鼎盛时期。敬之,归属感“敬之”关注的是员工感情和归属的需求。 企业管理层在处理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将情感因素融入其 中,就能够大大缩小与员工的心理距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 归属感。在通用电气等西方大型公司,从最高领导到各级主管都实行 “门户开放”政策,欢迎员工随时进入他们的办公室反映情况。 为了使公司更像一个和睦

7、、奋进的大家庭,从上到下都直呼 其名,无尊卑之分,大家互相尊重,彼此信赖,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十分融洽、亲切。李嘉诚也精于此道。上个世纪 70 年代后期,塑胶花生产已 经过了黄金时期,利润微薄,但李嘉诚的企业却仍在生产塑 胶花。而此时,地产经营却很火爆,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地产 盈利非常可观。人们对李嘉诚仍不退出塑胶花业务大惑不解, 李嘉诚的理由是:一个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员工是企业的 功臣,塑胶花业务曾为企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现在这些 员工年纪大了,企业应该负起照顾他们的义务。后来,有人 提及此事,说老板养活员工,李嘉诚非常认真地纠正道:“是 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 如此看来,李嘉诚之所以能

8、够驰骋商场,成为商界大亨,与 他重视情感管理、与员工建立共荣共生的关系密不可分。 誉之,自我实现“誉之”关注的是适时给予员工荣誉感,激发员工自我实现的 需求。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知识型员工喜 欢对工作有更多的主动权,希望自己的工作具有挑战性,希 望在做出工作成绩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满足员工 个人荣誉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让他们觉得“英雄有用武之地”,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激励效 果。目前存在一种倾向,一些企业单纯依赖“富之”这一激励手段, 而且主要是一些短期的物资激励手段,但激励效果并不理想, “人往高处走”的现象时有发生,员工流失率很高。鉴于此, 有

9、必要运用各种“誉之”的手段。在现代环境下,不是要不要 “誉之”的问题,而是如何有效“誉之”的问题,即如何开创性地 建立令员工青睐的荣誉体系,并让员工愿意为之而努力奋斗。 强化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激发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的重 要手段。世界轮胎业巨头米其林公司将员工视为伙伴,为此, 人力资源部门已优化改组为SP( Strategic Personnel,即战 略性人力资源)部门,由SP部门的管理人员担任员工的职 业生涯经理。每位员工,不论其职位高低,都有一位职业生 涯经理跟踪其发展历程,寻求员工个人发展与公司业务需求 之间的最佳匹配,并按照员工的期望和能力为他们设计职业 生涯发展路线。米其林的招聘体系也是为员工终身的职业生 涯而准备的,在公司,每300 位白领配备一位专职的职业生 涯经理,每500 个蓝领也配备一位专职的职业生涯经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