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046311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卫生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卫生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卫生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卫生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卫生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汇报 县是省版图最大山区大县,国家级贫困县,库区移民大县,全县辖个乡镇,总人口为6万人。从年月开始到年月底,有个乡镇开通了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基本正常,工作人员对软件使用基本熟悉,能及时上传数据和数据备份,能实现资料互转。已录入儿童个案216个,占目标儿童的9%,基础免疫接种率提高到90%,1岁内儿童不合格接种率降低到5%以下,推动了免疫规划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具体作法 为确保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稳步实施,我们精心制定了硬件设施、业务培训、数据整理、审核督导等具体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着重抓好四个环节。 (一)抓硬件设施。

2、为确保网络直报和预防接种管理系统的开通,年月份,县卫生局进一步明确,卫生院必须将省配的电脑放置在公共卫生管理所,公卫人员负责保管使用,不得挪作他用。目前我县预防接种门诊登记室均配备了系统建设所需要的基本硬件和软件,如台式电脑、激光打印机,刷卡器、杀毒软件,个乡镇预防接种门诊还自筹资金配置了手提电脑下村巡回接种。 (二)抓系统培训。采用了7种方式进行反复培训和现场指导,包括首次集中培训天,现场一对一的指导,安装完毕后巡回现场指导2个月、在系统正式运行后1个月内再对接种点操作人员进行了次强化集中培训,同时对各接种单位进行网络远程指导和视频软件培训。培训人员进行了笔试和上机操作考试,考试合格者统一发

3、放培训合格证。通过反复培训、指导和考核,防保人员基本上快速、完整地掌握了系统各项功能的使用。 (三)抓数据录入。在实施过程中,防保人员忘我的投入到系统的建设中,白天在外查找儿童,核对资料,晚上录入数据,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历史儿童的资料录入和信息整理,已经录入年以来出生的儿童2216个,占到目标儿童的9,发放儿童免疫金卡700余张,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儿童个案信息数据库。 (四)抓审核督导。县中心建立了台系统的管理机,实时从本地中心数据库下载各个防保单位录入儿童的完整信息,实时了解到防保单位录入儿童的数量、信息的完整性,并统计分析接种率、不合格接种名单、应种未种名单、逾期未种名单,监控系统的

4、使用情况和数据上传完整性,在系统实施的初期每天多次上管理机巡查,掌握各接种门诊的工作动态,发现问题及时通知门诊进行改正,同时也利用该系统对应种未种和逾期未种儿童进行查漏补种或者电子卡清理,有力的促进了儿童接种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格接种率的提高。把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坚持“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讲评”,在群上发布数据通报,在每月的例会上,对上月数据质量进行通报讲评,分析症结,提出整改措施。根据上网儿童的接种针次和目标儿童接种率和合格率等指标下拨预防接种经费补助。 二、初步成效 (一)提升了专干的素质。信息管理系统的推行,促进专干管理理念的转变,树立了效率意识理念,增强了

5、专干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紧迫感,形成了人人学业务、学计算机操作的良好风气,培养了一批既懂计划免疫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提高了免疫接种率。以往儿童应种情况推算基本上是接种医生根据经验进行的,极易出现错误。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只需将接种方案一次性设置完毕,就能依据儿童的出生时间、上次接种时间、门诊日时间、疫苗间的冲突及间隔等精确地推算出本次应种疫苗和下次应种疫苗,并向儿童提供预约单,从而使接种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可通过系统统计查询功能,直接查出超期未接种儿童,便于合理安排查漏补种,消除免疫空白,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此外,计算机会自动调用数据库的数据,从而使

6、本县儿童不论在哪个接种点都能够接种,实现一地建卡,异地接种的功能,方便了专干对流动儿童的管理。通过利用系统查漏补种和卡片整理,各个预防接种门诊在册儿童的五苗单苗接种率到达了5%以上,五苗全程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 (三)规范了资料管理。以往免疫资料的记录、整理、统计、分析全都是手工进行,工作量大、手续繁杂且缺乏快速的统计手段并且由于采用纸张记录,时间一长会产生破损,影响了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本系统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取代薄、表、册、证的管理,所需数据及报表全部由电脑自动生成,完成上传与下载,不仅快速准确,而且还可长期保存,根据需要随时调用、统计、分析、查询、考评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获得过去手工难以

7、统计出的信息,及时指导儿童免疫接种,为计划免疫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此外,接种数据一旦上传后,便不能修改,因此既减轻了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杜绝了弄虚作假现象。 (四)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效率。信息管理系统是县疾控中心的“千里眼”、“放大镜”,可通过网络任意查询评价个案资料,考核所选范围的接种率,抽查基层各接种点工作的详细情况、实现网上考核,及时发现问题,纠正不足,为下一步工作做出正确的指导与决策。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得到基层接种点的各类反馈信息以及疫苗接种数据、流动儿童的管理情况、及时分析其分布情况,提前预测某些疾病的发生,真正达到防病灭病的目的。 三、主要体会 (一)加强领导,精心

8、组织是信息化建设取的前提。加强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只有领导重视,才是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信息化建设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县委县政府对免疫规划工作非常重视,年安排免疫规划专项经费20万元,年0万元,今年5万元。卫生局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问,局领导还经常深入解决问题,督查督办,对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是信息系统运转正常的关键。人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不管多先进的电脑,都是要人来操作的。要稳定基层防保人员,乡级要有专人负责

9、,要选择工作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承担此项工作。只有抓好了计算机培训,让每一个从事预防接种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方法,才能更好地利用电脑为免疫规划工作服务。 (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是信息系统成功运行的保障。系统运行以来,对开展情况进行多次检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不断提高系统运行质量。为全面、及时了解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交流,通过群远程维护等方式,及时解答、解决问题。 (四)以我为主,外力为辅是信息化建设坚持的方式。系统建设和运转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系统运行中经常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牵涉到多个方面,不仅仅是预防接种专业知识,更牵涉到电脑使用知识、数据传递和交换中的网络知识

10、,数据和数据库的管理等,目前我们对系统的认识尚不深入,无法进行系统的各项配置,难以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这些都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进行分工协作。在我县的建设中软件开发企业在人员培训、软件日常维护方面投入了足够的技术人员,承担了人员培训,提供了培训手册、操作屏幕录像课件、使用指南等,并且建立了远程和现场服务平台,采用客服电话、现场指导等方式提供技术支持,在系统建设初期有专业人员常住我县,及时解决了软件使用中的问题。 我县信息化管理虽已开展,但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多数人员只能进行简单的电脑操作,还未完全掌握客户端软件性能,一些功能均还未得到充分应用。二是少数单位对儿童摸底仍不彻底,录入率过低或原始接种资料录入不全。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是疾控中心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通语音自动通知系统。二是进一步加强资料的录入工作,使系统数据库资料更加充实、完整;三是继续加强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系统操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促进我县免疫规划工作上新的台阶。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