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融合教育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03956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融合教育期末考试重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前融合教育期末考试重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前融合教育期末考试重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前融合教育期末考试重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前融合教育期末考试重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融合教育期末考试重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融合教育期末考试重点整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融合教育期末考试重点整理1.1. 特殊儿童广义的理解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 种缺陷的儿童。1.2.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是指因个体差异而又各种不 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1. 3.个体间差异个体间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 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它表现在质的差异和量的差异两个方面:质的差 异是指生理心理特点的不同以及行为方式上的 不同;量的差异是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 的高低。1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使用一 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 教材、教法和教学 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

2、特殊需要的儿童进 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一) 教育对象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包括三 类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听力残疾以及视力残疾。(二) 教育内容替代性课程、调整原有的内容、补充必要的内容(三) 教育方法调整教学目标、方式、过程、时间;调整评价方法1. 5.特殊教育义务体系教育体系: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大陆地区已基本 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班为主体、特殊教育 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1 .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一一主管机构行政职责: 教育部主管全国的特殊教育工作。7. 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一) 重视生态学模式传统医学模式认为,个体的特殊性源于其内部的 生理条

3、件或疾病。生态学模式则认为,个体是在 真实、自然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发展的。个体的发展要收到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 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完整的系统。因此, 应将特殊儿童置于现实的环境中,从他们和社会 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作 用中进行考察。对特殊儿童的研究,应注重个体 对环境的双向适应性。因此,生态学的方法不仅 应致力于改善儿童自身的学习和行为, 而且要强 调改善儿童周围的环境。可能涉及的问题有(1)额统统的日常照料,比 如脑瘫、多重障碍儿童的日常照料,会给家长增 加许多额外的负担,家长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 力;(2)儿童社会适应技能习得;(3)儿童的教 育安置

4、与教育过程等等。(二) 重视早期干预早期干预是指对学龄前与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 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 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一 系列服务的措施。1 .早期干预的依据2 .早期干预的对象(1) 障碍儿童(2) 有发展落后可能的儿童一是母孕期有高危因素的儿童:高危因素包括35岁以上初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 甲状腺疾病、各种急慢性感染、先兆子痫等。二是高位新生儿:胎龄小于 37周的早产儿,大 于42周的过期产儿。全纳教育1.1. 产生历程(1) 20世纪中期,特殊教育在经济发展较好的 国家中有了迅猛的发展,人们开始对特殊教育的 目的、任务、实际效果展开讨

5、论。(2) 60年代早期,在1971年和1975年,联合 国分别通过了弱智儿童权利宣言、残疾人权 利宣言。1978年英国沃纳克委员会发表了关 于残疾儿童及青少年的教育报告=沃克报告, 70年代正常化思想开始出现。表现这一思想最 明显的实际结果是“去机构化”运动。8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用“特殊教育需要 儿童”术语。“特殊教育”这一名称也相应改为“特殊需要教育”(3)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泰国宗迪恩 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及实施全民教育 的行动纲领。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 牙萨拉曼卡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该宣言声明:每个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必 须有活的课达到并保持可接受的

6、学习水平的机 会。每一个儿童有其独特的个人特点、兴趣、 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制度的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 差异。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而这些学校应以一种能满足其特殊 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来接纳他 们。以全纳性为向导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态度、创造受人欢迎的社区、尽力全纳性社会以 及实现全民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此外,普通学校 应向绝大多数儿童提供一种有效的教育,提高整 个教育系统的效率并号召世界全国广泛开展全 纳教育。1.2. 全纳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儿童标签问题、残疾人问题、回归主流问题。1.3. 全纳教育的涵义全纳教育就是加强学生参与的

7、过程,主张促进学 生参与就近地区的文化、课程、社区活动,并减 少学生被排斥的过程。我国学者认为“全拿教育 是这样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 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 满足不同需求。”萨拉曼卡宣言:全纳教育应该在教育的过程 中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学校必须无条件地接收 学区内所有儿童,并为这些儿童发展所需的教育 提供必要的保障。1.4. 支持模式巡回指导、资源中心、资源教室方案、合作学习 模式。1. 5. 随班就读概念把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里,让他 们和正常儿童一起接收教育。随班就读是一种在 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形式。它 不是把特殊儿童简单地

8、放在普通班里,二是要创 造条件,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1.6. 随班就读学生的安置国家教委在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 作的试行办法中规定了随班就读的班额:在普 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每班以1-2人 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1.7. 随班就读的原则就近入学,区县教育部门负责规划,学校接收服 务区的儿童入学,改选适合的安置。1. 8.差异教学即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 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 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1. 9.重要文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 1994.6.10 通过萨拉曼卡 宣言。2006.12.13 :第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残疾人权

9、利公约个别化教育计划1.1.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指一份由学校与家长共同制定的针对学生个别需要的书面教育协定。1.2. 意义世界人权宣言:“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平等并非仅指入学机会的均等,更意味着教 育过程的均等。个别化教育计划通过在教材、教 法、课程以及评价方式等哥哥方面的权衡,努力 使儿童接收最适合发展的教育。以实现真正意义 上的教育平等。智力障碍儿童1.1. 智力障碍的概念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 适应性任为的障碍。1.2. 智力障碍定义使用的前提第一,当前功能的限制必须置于个体同龄伙伴有代表性的社区环境背景以及文化中甲乙 考虑。第二,有效的评估应当考虑文化和语言

10、的多元性以及在沟通、感知、运动和行为方面的个 别差异。第三, 在同一个体内部,局限往往与优势 并存。第四,对限制进行描述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个体所需的支持方案。第五,通过一个阶段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支持,智障者的生活功能通常会有所改进。1. 3.智力功能的评估智力是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即观察力、记忆力、 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 思维能力。1.4. 智力测验智力测验,是通过测验的方式来衡量个体智力水 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1.5. 出生后的致病因素一一社会心理因素(1) 家庭的社会状况(2) 母亲孕期的心理状况(3) 家庭环境(4) 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智力障碍流行病学特征1.知觉特

11、征:智力障碍儿童的知觉恒常性不及飞 智障儿童。1.注意:难以完成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变;他们往往难以区分相关刺激与无关刺激, 难以将 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学习任务上,从而影响有效 学习的效果。1. 8.记忆记忆缺乏目的性,难以根据需要选择有意义的,重要的信息进行记忆。识记速度缓慢。对信息的保持效果差,容易遗忘,再现和再认困难。1. 9.思维思维直观具体,缺乏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能 力。思维刻板,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思维还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1.10. 学习环境(一) 融合的普通班级(二) 资源教师(三) 特殊班(四) 特殊教育学校(五) 在家教育(送教上门)1.11. 教学策略支架教学法“

12、最近发展区”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 凭 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 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 任务分析法就是将对学习者而言复杂的“总任务”分解成能够被其接受的多个简单的“分任务” 听觉障碍儿童1.1.概念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 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 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1. 2.特征 感知觉特点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听觉障碍儿童对复杂的事 务和环境感知不完整,缺乏听觉信息加工。不易 形成视听结合的综合信息。听觉障碍儿童知觉信息加工的整体性和理解性 就收到制约。 注意特点听觉障碍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13、的形成和发展都比较缓慢。听觉障碍儿童的有意注意稳定性较差。听觉障碍儿童注意的分配困难。 记忆特点头脑中留下的视觉、触觉和动觉表象比听觉表象要多。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 思维特点表现出更多的具体形象性。在掌握概念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概念的扩大与缩小。依据感知的特点、生活的情境或物体的功用。1.3.教学策略交流技能“全面交流方法”:在全面交流方法中,手语系 统与口语被同时使用。手语系统它是手势语和手指语的统称。(都以手为媒介传递信息)手势语是聋人利用手的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交 往的一种表达系统,亦称收拾表情语。手指语又称指语,是用指式(手指的格式变化) 来代表拼音字母,连接若干个指式,可以拼成任 何

14、的语言词句。视觉障碍儿童1.1.概念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 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 和社会参与。视野是指眼球固定注视一点时所能看见的空间 范围。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 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1. 2.特征语言和思维特点视觉障碍儿童使用的词汇缺乏感性的基础, 缺少 视觉形象,常出现词与视觉形象相互脱节的现 象,不能准确地把握一些视觉性词汇的内涵。个性特点并不是所有视觉障碍儿童都有个性和社会问题。视障儿童对失明能作出良好的心理调整,能正确 对待自己的局限性,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他们的情绪、情感的深刻性较好,通过教育能形 成较好的

15、理智感。视觉障碍学生的情绪倾向于消极。独立意向较 差。沟通障碍儿童1.1. 沟通障碍沟通障碍是指接收、发送、处理以及理解概念、 口头及书面信息、图形符号系统等方面的能力出 现障碍。1.2. 沟通障碍的分类言语障碍的分类构音障碍、发声障碍(嗓音障碍)、语流障碍(口 吃)语言障碍的分类语言发展迟滞、失语症1.3. 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1.1.概念美国94-142公法的定义p166我国的定义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是指行为表现与一般学生应有的行为明显偏离,p1661. 2.鉴定与分类鉴定标准:其一,行为或情绪显著异于其他同龄伙伴其二,除学校外,至少在其他一个情境中显现出 适应困难,其三,在学业、社会、人际、生活等方面的适应 有显著困难,且经评估后确定一般教育所提供的 辅导无显著成效。鉴别过程儿童个人信息的手机一一筛查测验一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