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化学非金属经典题---(答案)(共12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03928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3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期末化学非金属经典题---(答案)(共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期末化学非金属经典题---(答案)(共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期末化学非金属经典题---(答案)(共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期末化学非金属经典题---(答案)(共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期末化学非金属经典题---(答案)(共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期末化学非金属经典题---(答案)(共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期末化学非金属经典题---(答案)(共12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一期末化学非金属 (答案)1(11分)某实验小组欲探究SO2和Cl2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装置A中的反应为2KMnO4+16HCl(浓) = 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生成71 g Cl2转移的电子是 mol。装置C中生成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中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3)打开A、C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待反应完全后,小组同学又继续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适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甲同学由此认为SO2和Cl2发生

2、了反应,理由是该反应中生成了 (填离子符号)。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认为A中生成的Cl2中混有杂质,应该在装置A、B间增加一个洗气瓶,然后再按甲同学的方法即可得到正确结论。乙同学认为Cl2中混有的杂质是 ,洗气瓶中盛有试剂的名称是 。 丙同学则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结论均不合理。丙同学取适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溶液X,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得出结论,即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溶液X是 (填选项序号)。 aBaCl2溶液 bBa (OH)2溶液 cBa (NO3)2溶液 d品红溶液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11分)(1)KMnO4 2

3、 Na2SO3+H2SO4= Na2SO4+ SO2+ H2O(2分)(2)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3)Cl HCl 饱和食盐水 ab SO2+ Cl2+ 2H2O = 2HCl+H2SO4(2分)2(8分)氨气具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常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水 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图中方框内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序号)。 尾气处理装置中使用倒扣漏斗的作用是 。(3)工业上用NH3制取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8分)(1)N2+3H2 2NH3(2分) (2)2NH4Cl+Ca(OH)2 = CaCl2+2

4、NH3+2H2O(2分)催化剂C 防止烧杯中的水倒吸(3)4 NH3+ 5O2= 4NO+6H2O(2分)3. (12分)某课外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1)用该装置制备NO2并研究其性质。收集一试管NO2,取下试管B倒立在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C中NaOH溶液吸收NO2,生成两种盐,且被氧化与被还原的N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该装置也可用于制备Cl2并研究其性质。 若A中固体为漂白粉,滴入浓盐酸,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在B中放一小块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观察到试纸变蓝,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

5、因_。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替代NaOH溶液吸收氯气,已知25.0mL 0.1 molL-1的Na2S2O3溶液恰好把标准状况下224 mL Cl2完全转化为Cl时,S2O32转化成_(填选项)。 a. S2 b. S c. SO32 d. SO423. (12分,每空2分) (1)液面上升,红棕色气体变为无色 3NO2H2O=2HNO3NO 2NO22OH=NO3H2O(2)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Cl22I=2ClI2 I被氧化为I2,遇淀粉变蓝 d4. (10分)探究SO2的性质。甲组同学将SO2分别通入下列3种溶液中。(1)试管a中观察到的现

6、象是_。(2)试管b中观察到紫色褪去,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3)试管c中产生了能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_。(4)乙组同学多做了一组实验,他们将SO2通入盛有1.0 mol/L Fe(NO3)3和BaCl2的混合溶液(已知1.0 mol/L Fe(NO3)3溶液中c(H)0.1 mol/L)的试管d中,得到了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分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原因:观点1:SO2与Fe3反应观点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反应观点3:_。欲证明观点2,只需将试管d中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_(填字母)。a. 0.1 mol/L稀硝酸b

7、. 1.5 mol/L Ba(NO3)2和0.1 mol/L HNO3的混合溶液c. 6.0 mol/L NaNO3和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4 (10分)(1)溶液褪色 (2)还原性 (3)BaSO3(4)SO2和Fe3、酸性条件下都反应 c 5. (8分)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甲物质为氧化物: (1)若甲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既能溶于硫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写出下列转化的方程式:乙丙的离子方程式_;丙甲的化学方程式_。 (2)若向乙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混合溶液呈红色,则甲物质是_(填化学式)。 甲乙的离子方程式是_。 5 (8分)(每空2分

8、) (1) (2) 6. (12分)某课外小组模拟工业流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制备硝酸(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 (1)分别写出工业上用氨气制取NO及实验室用浓硝酸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_;_。 (2)连接好该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 (3)通入的气体a是_(填化学式),通入a的目的是:_。 (4)盛有NaCO溶液的烧杯为尾气处理装置,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NO+_NaCO+_HO=NaNO+_+_NaHCO(完成此方程式) (5)用NO代替NO与水和a气体反应可生成硝酸,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6 (12分) (1)4NH+5O4NO+6HO(2w分)Cu+4HNO3(浓

9、)=Cu(NO3)2+2NO2+2H2O(2分) (2)检验装置的气密性(1分) (3)O(1分) 可提高NO的转化率(或2NO+O=2NO)(2分) (4)2NO2+2Na2CO3+1H2O=NaNO2+NaNO3+2NaHCO3(NaNO31分,系数1分) (5)2N2O4+O2+2H2O=4HNO3(2分)7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1)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B中的干燥剂是碱石灰(3)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4)为防止过量氨

10、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F(填“F”或“G”)27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危害(1)已知:3Cl2+8NH36NH4Cl+N2,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Cl2是否泄漏当有少量Cl2泄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出现白烟(2)喷射石灰乳等碱性物质可以减轻少量Cl2泄漏造成的危害Cl2和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实验室常用烧碱溶液吸收Cl2若将Cl2通入热的烧碱溶液中,可以得到NaCl、NaClO和NaClO3的混合液当NaCl和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时,混合液中

11、NaClO和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8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图装置研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Cu+8H+2NO33Cu2+2NO+4H2O(2)实验过程中集气瓶收集到无色气体,由此说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某同学认为上述理由不足,原因是3NO2+H2O2HNO3+N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同学们经过讨论,决定改用装置B进行反应,实验步骤如图所示步骤拔去注射器的橡胶帽,拉动活塞吸入少量的空气后,迅速盖上橡胶帽如果观察到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的现象,就能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9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低温已知反应I为:NaCl

12、+CO2+NH3+H2ONaHCO3+NH4Cl(1)工业生产中,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是N2+3H22NH3(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以及少量的Ca2+、Mg2+、SO42等离子为得到纯净的饱和NaCl溶液,进行了如下操作请补全操作步骤:a向浓缩后的海水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b向滤液中加过量的BaCl2溶液或Ba(OH)2溶液,过滤;c向滤液中加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d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e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得到饱和NaCl溶液步骤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2+CO32CaCO3 Ba2+CO32BaCO3(3)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CO2+H2O(4)制得的纯碱中含有少量NaCl取5.5g纯碱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标准状况下1120mL CO2则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96.4%(保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