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知识要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03558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知识要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主语 主语表示句子主要说明的人或事物,一般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等充当。2、谓语 谓语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1、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段2、短语有五种基本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3、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句子的特点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在书面上要用句末标点符号。4、句子可以分为 单句 和 复句 两大类,单句又有 主谓句 和 非主谓句 两大类。5、单句有什么特点?只有一套主谓结构。6、复句有什么特点?1)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结构。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7、主谓句 定义: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称为主谓句。 相关概念:1.由

2、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 2.主语用=(双线)表示,谓语用(单线)表示。或者,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表示。 举例:1.火苗向手术台扑来!2.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传来阵阵厮杀声。8、非主谓句 定义:由单个词和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句子,称为非主谓句。 相关概念:1.非主谓句也是句子,所以句末也有标点符号。2.非主谓句主要有名词句、动词句、形容词句三种。 举例:1.火!(单个词组成,名词句)2.为人民服务。(偏正短语组成,动词句)9、主谓句的主语表示谁或什么。通常以名词、代词或以名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充当。有时,其它实词或短语,如果能够表示被陈述的对象,也能作为主语。仿照示例分别标出主语和谓语,并说明主

3、语是由什么词或短语充当的。10、主谓句中的谓语表示主语是谁、是什么或干什么、怎么样等意思通常是由动词、形容词、名词或以动词、名词、形容词为中心语的短语充当,主谓短语也可以充当主谓句中的谓语。 仿照示例分别指出下列主谓句中的谓语表示什么,属于哪一种主谓句。1.他们看得入神。代词2.一个想法在他的头脑中产生了。偏正短语3.我 和 弼 时 同 志商 量 好 不 回 家。并列短语4.脚 步 声打 断 了 我 的 沉 思。偏正短语5.比 较 普 遍 的是 计 算 机 网 络。的字短语6.祖 国 统 一是 每 个 中 国 人 的 心 愿。主谓短语7.你觉 得 这 个 人 合 适 吗?代词1.营业员是一个年

4、轻人。表示“是谁”,动词谓语句2.春天雨水多。表示“怎么样”,主谓谓语句3.我 们主 张 积 极 的 思 想 斗 争。表示“怎么样”,动词谓语句4.昨 天 晚 上雨 下 得 很 大。表示“干什么”,主谓谓语句5.正 月 十 五元 宵 节。表示“是什么”,名词谓语句6.今 天 的 作 业太 多 了。表示“怎么样”,形容词谓语句12、综合练习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格中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山村人家,常用现成的树丫叉做凳脚。有一天,一只这样的凳脚坏了,父亲叫儿子到山林里去配一只。儿子拿着斧头在山上转了一圈,空着手回来了。父亲问他:“你是怎么搞的?”儿子愁眉苦脸地回答说:“树丫叉倒是很多,可是都是向上叉

5、,没有向下叉的。”2. 标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并指出充当主语的是什么词或短语,又是哪一种主谓句。这 个 个 体 户 办 的 小 旅 店真 小。偏正短语作主语,形容词谓语句。“ 四 人 帮 ” 终 于 下 台 了。名词作主语,动词谓语句。嗓 音清 脆 悦 耳。名词作主语,形容词谓语句。、1)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主谓句,哪些是非主谓句1.进来坐一会儿吧! 非主谓句2.我们要急着赶路。 主谓句3.这消息确实使人吃惊。 主谓句4.我们已经发现了数以亿计的恒星系。 主谓句5.可怜的人! 非主谓句6.放在门口的那张已经很旧的凳子。 非主谓句2)标出主语和谓语,并指出主语的成分1.他很 早 就 去

6、学 校 了。 代词作主语2.这 幅 画是 叔 叔 送 给 我 的。 偏正短语作主语3.输 给 她让 我 真 不 服 气。 动宾短语作主语4.声 音 响 亮是 回 答 问 题 的 基 本 要 求。 主谓短语作主语5.沙 漠是 人 类 最 顽 强 的 自 然 的 人 之 一。 名词作主语6.母 亲 和 宏 儿都 睡 着 了。 并列短语作主语3)主谓句根据谓语的不同,可以分为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四种。 1.雨下了三天三夜。 动词谓语句2.他身体不好。 主谓谓语句3.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 形容词谓语句4.你的头发乱蓬蓬的。 形容词谓语句5.这孩子山里人。 名词谓语句6.大家

7、休息一下吧。 动词谓语句7.老三从家里跑出来了。 动词谓语句8.你这个看法,我认为有些片面。 主谓谓语句、4)一个短语中最核心的部分称为中心语1.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的谓语中一定有中心语。且中心语就是位于短语中最关键的动词或形容词。2.由偏正短语组成谓语的名词谓语句谓语中也有中心语。3.主谓谓语句中的谓语没有中心语。5)主语和谓语中都有可能有中心语。显然,只有先区分了主语和谓语,才能找出主语和谓语中的中心语。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如果说主语和谓语是第一层级的,中心语就是第二层级的。6)动宾短语中动词支配的对象称为宾语。7)谓语并非动宾短语,因此无宾语8)名词前面的修饰语称为定语。9)现在

8、一般已经忽略了主语中心语的提法,今后所指的中心语,都是谓语中心语。10)动词、形容词前面的修饰语称为状语。1.陈述句:主+谓+宾 例:小明打碎了玻璃。2.反问句:“难道”+主+否定+宾+疑问助词例:难道小明没有打碎玻璃吗?3.双重否定句:主+否定+否定+谓+宾例:小明不可能没有打碎玻璃。4.祈使句:主谓宾的结构不能改成祈使句。主谓结构才可以。例:门开了去把门打开5.疑问句:主+谓+宾+疑问助词例:小明打碎玻璃了吗?6.感叹句:主+表示语气的副词+谓+宾+叹号例:小明居然打碎了玻璃!1.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 他不可以不去补习.2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 你明天不来上学。 3他要

9、去看书。(双重否定句) 他不得不去看书。 4陈述句:你吃过饭了 反问句:难道你没吃过饭? 设问句:你吃过饭了吗?一定吃过了. 疑问句:你吃过饭了吗? 被字句:饭被你吃了. 把字句:你把饭吃了. 否定句:你没吃饭.1.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们不得不遵守纪律 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们能不遵守纪律吗?2.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露出了头。 改为拟人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伸了个懒腰,从地里钻了出来。 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反问改陈述) 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 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直接引语改间接

10、引语 )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 他要去看书。(双重否定句) 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 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 他要去看电影。(双重否定句) 爸爸说:“我明天不去上班了。”(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陈述句改成反问句:1、加“难道”或“怎么”2、结尾加“吗”或“呢”划分句子成分一、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二、句子成分说明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11、”。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2)树叶黄了。(3)小王今年十六岁。(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5)明天星期日。(6)什么书他都看。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2、:(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2)(三杯)美酒敬亲人。(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1)他已经走了。(2)咱们北京见。(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

13、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3)他生于1918年。(4)他坐在桌子旁。(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7、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例如:(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8、复指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